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林洋屋面光伏电站并网启动方案

扬州林洋屋面光伏电站并网启动方案

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4.92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批准:审核:编写:32015年月10日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4.92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程序1.工程简介为发展新能源,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扬州林洋零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容量配置如下:建装机容备注组件数量筑组件规序号量并网位置编格(Wp)(块)(KWp) 号分为5个1000kW发1#、2#逆变1408 1 2# 5632 250 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器元设置两台500kW逆3#逆变器 704 250 2816 2 3#变器及一台1000kVA4#逆变器 251408 5632 3 4# 箱变。

并网点位于厂0 区高压配电室10kV5#逆变器 1408 250 5# 5632 4 母线合 4928250 519712计该项目装机容量为4.928MWp,符合国家电网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p的规定,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于2015年2月投运,发电量意向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意向并网电压等级为10kV。

该用户目前由专线110kV龙泉变10kV奔多线单电源供电,本期容量为(4*2000)kVA。

10kV奔多线导线为电缆YJV22-3*400,长期运行载流限额为482安。

2014年最大电。

53.17%线路负载率为,分)40点8日11月11(安256.3流为2.总则2.1 并网光伏逆变器和光伏发电单元、升压变电部分启动试运行是并网光伏电站基本建设工程启动试运行和交接验收的重要环节,它对电池组件、汇流部分、逆变部分、升压配电部分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考验。

检查光伏电站设计和施工质量,验证光伏电站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质量,通过对光伏电站机电设备在正式运行状态下的调整和试验,使其最终达到安全、经济、稳定的生产电能的目的。

2.2 本程序用于江苏奔多新材料有限公司4.92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启动试运行试验。

2.3 启动试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本程序做局部的调整和补充。

3.主要编制依据《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 20047.1)《晶体硅光伏(PV)方阵 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 18210)《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Q/SPS 22)《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 20514)《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 199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48《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969200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 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的通知》Q/GDW 250-2009《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建标(2006)102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基建安全[2007]25号《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322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19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中国建筑业协会文件建协[2008]17号)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 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00号《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的通知》设备制造厂家资料、设计资料4.光伏电站启动试运行前的联合检查4.1协调联系制度各单位的协调联系制度已建立、落实。

4.2 机电设备安装、检查、试验记录投运范围内所有的机电设备安装、检查、试验记录,均须经参加验收各方签字验收,电气保护整定完毕。

4.3 试运行环境要求4.3.1 各层地面已清扫干净,无障碍物。

4.3.2 临时孔洞已封堵,电缆沟盖板就位。

4.3.3 各部位和通道的照明良好。

4.3.4 各部位与指挥机构的通信方式完备;联络、指挥信号正常。

4.3.5 各部位设备的标识已经安装完成并核对正确。

4.3.6 各运行设备已可靠接地。

4.3.7 与试运行有关的图纸、资料配备完整,相关记录表格已经准备就绪,运行人员已培训后上岗。

4.3.8 运行部位与施工部位已隔离,运行设备和运行部位均有相应的安全标志。

太阳光伏组件检查4.44.4.1 组件产品应是完整的,每个太阳电池组件上的标志应符合IEC 61215或IEC 61646中第4章的要求,标注额定输出功率(或电流)、额定工作电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有合格标志;附带制造商的贮运、安装和电路连接指示。

4.4.2 组件互连应符合方阵电气结构设计,每个光伏组件均应在组件接线盒内加装旁路二极管。

4.4.3组件互连电缆已连接正确,电池板接地可靠。

4.5 汇流箱检查4.5.1 检查汇流箱外观合格,汇流箱内部接线满足设计要求,电缆标牌标识清晰。

4.5.2 汇流箱应进行可靠接地,并具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设置相应的避雷器。

4.5.3 汇流箱的防护等级设计应能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4.6 直流汇流柜、直流开关柜检查4.6.1 直流汇流柜、直流开关柜结构的防护等级设计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4.6.2 直流汇流柜、直流开关柜应进行可靠接地,并具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设置相应的浪涌吸收保护装置。

4.6.3 直流汇流柜、直流开关柜的接线端子设计应能保证电缆线可靠连接,应有防松动零件,对既导电又作紧固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铜质材料。

直流开关柜内的输入输出回路采用短路保护直流汇流柜、4.6.4 和过电流保护装置,装置应便于操作。

4.7 连接电缆检查4.7.1 连接电缆应采用耐候、耐紫外辐射、阻燃等抗老化的电缆。

4.7.2 连接电缆的线径应满足方阵各自回路通过最大电流的要求,以减少线路的损耗。

4.7.3 电缆与接线端应采用连接端头,并且有抗氧化措施,连接紧固无松动。

4.8 触电保护和接地检查4.8.1 B类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确认能正常动作后才允许投入使用;4.8.2 为了尽量减少雷电感应电压的侵袭,应可能地减少接线环路面积;4.8.3 光伏阵列框架应对等电位连接导体进行接地。

等电位体的安装应把电气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

所有附件及支架都应采用接地材料和接地体相连。

4.10 逆变器检查4.10.1设备表面不应有明显损伤,零部件应牢固无松动;4.10.2 线缆安装应牢固、正确,无短路;4.10.3 模块安装检查:模块应安装牢固,螺丝打紧,地址拨码设置正确,标识和铭牌清晰。

监控系统检查4.11.4.11.1 应对监控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准确、可靠。

4.11.2 应对监控系统的显示功能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显示参数正常。

4.11.3 监控系统与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相关一次设备同步投入运行。

4.11.4 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通信畅通。

5.发电单元监控设备调试5.1 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机、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装置、接线、内部调试完成;5.2 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通讯正常;5.3 监控系统各模拟量采集正常、开关量显示正常;5.4 监控系统相关画面及数据库完成;5.5 监控系统远方分合开关试验正常。

6.发电单元10kV变压器受电6.1发电单元10kV变压器受电需具备的条件6.1.1 10kV变压器安装完毕;6.1.2 10kV变压器相关的试验完毕;6.1.3 10kV变压器一次电缆接引完毕,二次配线完成;6.1.4 10kV变压器相关的调试工作完成,10kV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档位在Ⅲ档;;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在“分”位6.1.5 10kV.6.1.6 各个发电单元10kV变压器温度保护模拟试验正常;6.1.7 各个发电单元10kV变压器高压侧负荷开关均在“分”位。

6.2 10kV变压器充电步骤(冲击试验三次)6.2.1检查10kV箱式变压器高压侧负荷开关;低压侧开关均在分位;6.2.2检查10kV 接入高压柜、并网高压柜、进线高压柜,C101/C102/C103开关均在分位;6.2.3 合上10kV接入柜 C101开关;检查C101开关确已在合位;检查电度仪表,确认电压等数据正常。

6.2.4 合上10kV并网柜 C102开关;检查C102开关确已在合位;检查电度仪表,确认电压等数据正常。

6.2.5 合上10kV进线柜 C103开关;检查C103开关确已在合位;检查电度仪表,确认电压等数据正常。

6.2.6 现场操作人员在1区进行测试,检测#1箱式升压变高压负荷开关出线侧电压值,确认电已到位。

6.2.7合上#1箱式升压变高压侧负荷开关1TRH40,检查1TRH40开关确已在合位。

6.2.8通过10kV进线柜C103进线开关对#1箱式变压器进行第1次冲击试验(变压器带电时间不小于10min),测#1变压器励磁涌流幅值;6.2.9检查#1箱式变压器带电是否运行正常,有无异音、无异常。

进线开关确C103进线开关;检查C103进线柜10kV拉开6.2.10.已在分位;6.2.11拉开#1 箱式变压器高压侧1TRH40隔离开关;检查1TRH40隔离开关确已在分位;6.2.12 #1箱式变压器第一次冲击试验完毕。

6.2.13 按以上步骤进行#1箱式变压器第二次冲击试验(变压器带电时间不小于5min)。

6.2.14 5min后按以上步骤进行#1箱式变压器第三次冲击试验。

6.3 #1逆变器交流柜上电6.3.1检查#1逆变器室C1、C2交流配电柜开关均在分位;6.3.2 检查#1箱变低压侧开关均在分位;6.3.3按照#1发电单元箱式变压器冲击试验步骤逐步给#1箱式变压器送电;检查变压器带电运行正常;6.3.4合上#1箱变低压侧开关;检查开关均在合位;送电至逆变器室C1、C2交流柜;6.3.5检测#1逆变器室C1、C2交流柜上电正常。

7. #1发电单元启动7.1 #1发电单元汇流箱投运7.1.1 #1发电单元电池组件安装完成,表面清洁;7.1.2 #1发电单元直流防雷配电柜支路开关在分位;7.1.3 #1发电单元电池组件接线完成,组件与汇流箱之间的接线完成;汇流箱与直流防雷配电柜、数据采集器之间的接线完成;方阵各汇#1测量汇流箱支路电压,电压测量正常后投入7.1.4 流箱内支路保险,测量汇集母排电压值,检查汇流箱数据采集正常;7.1.5 电压测量正常后投入汇流箱输出开关;7.2 逆变器投运7.2.1 逆变器启动具备条件7.2.1.1 逆变器室直流防雷配电柜、逆变器安装接线完成;7.2.1.2 检查直流汇流柜各输入支路电压正常;7.2.1.3 检查直流开关柜输出电压正常;7.2.1.4 检查逆变器交流输出开关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