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战略大决战--PPT课件-(1)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战略大决战--PPT课件-(1)分解


B
C 新保安 D 张家口
3 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的标志( B )
A 北平的和平解放 B 南京的解放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上海的解放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C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至今,国民党主席和亲民党主 席第一次访问大陆,这在台湾和大陆关系 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歼敌人数 55万余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 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假如你是当时的领导人,你会如何 来解放北平?为什么?
请你作为历史评论员评论三大 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 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 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 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 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 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 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 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 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 表被推翻。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3)通过上述活动,你受到的最大启发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 为解放江南地区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 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 天津 B 北平
----毛泽东 朱德
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湖口


江西
占领总统府,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 的国民政权垮台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接收100万日军 基本上是步枪 武器装备 的装备,取得
美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大城市,绝大 拥有地区 部分铁路交通
请你说说人 民群众在解 放战争中的
作用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 众 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 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月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歼敌人数: 52万余人
发起 时间
过程 义
歼敌人数 三大战役的 意义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歼敌人数: 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人数和人 民解放军人数有什么变化?
人 民 解 放 军
万30人0 万29人0
国 民 党 军 队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线
小城镇、乡村、 偏远地区
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 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 国民党呢?
材料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表一)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二)
(1)阅读表一,根据对比思考: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 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请写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1)现在台湾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2)你认为阻挠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 一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为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目标,青少 年 应如何做?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 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
(2)阅读表二,你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有什么感受? 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基础。 作用: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 雄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