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养殖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建立概况冷水鱼引进养殖及本地野生鱼驯化研究项目建立是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九寨旅游精品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进行的,在旅游食品消费中需要鲜、活、生、猛,该项目建立对开发利用本地的水资源为旅游市场提供高档鱼类消费,提升旅游食品消费档次,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县位于川西部高原前沿,岷山山脉和秦岭山脉源头,以高山峡谷为主,海拔1160—4700米,全县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8%,年降雨量552㎜。
年均气温12.7度,日照时数为1636.9小时。
常年水温8—15度,境内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水质优良,溶氧含量高。
特别是以世界精品风景名胜的**水,勘称世界一绝,故有“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之说,全县以水为景的风景区多处;能利用的有养殖开发价值的山泉溪流有近30余条,地表水20亿立方米。
二、项目建立的必要性、1、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根据农业部《渔业良种二期发展规划》以及《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确定从现在到2010年的水产养殖良种化的重点:(1)“四大家鱼”和鲤、鲫、鳊鲂是我国的重要养殖品种,约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70%左右,必须加大品种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力度。
“四大家鱼”要以已建立的国家级原种场为依托,扩大原种的养殖面积。
鲤鱼重点发展建鲤、松浦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品种;银鲫重点发展方正银鲫、彭泽鲫和异育银鲫。
(2)增加名优品种的养殖种类:除鳜鱼、虹鳟、长吻鮠、条纹鲈等外,要继续开发名优品种,如翘嘴红鲌、金鳟、大西洋鲑、大鳞鲑、俄罗斯鲟、硬头鳟等新的养殖品种。
2、我县水产养殖项目建设的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环保、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食品需求量大幅度上涨以及县内有世界级精品风景区**;随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来我县旅游人数增长快,至2004年11月底止,游客达到200万人次/年,境外游客18万人次/年。
如此众多游人的食品消费供应特别重要,特别是鲜、活、生、猛高档次食物供应严重缺乏。
我县现有12亩水面进行部份家鱼(鲤、草、鲫)养殖,因为水温低以及养殖品种不对路导致产量低、数量少、成本高、品质欠佳,难以进入高档消费食品行列,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山泉、溪水,空闲荒滩地,增加农民收入,而建设高产优质冷水鱼~虹鳟、金鳟,大西洋鲑,俄罗斯鲟及开发驯化本地优质经济鱼~齐口裂腹鱼、石鲃鱼养殖示范研究项目。
这些鱼生长在20℃以下的高溶氧清澈水中。
在进入市场前的运输、暂养时期均需要高含氧水质,运输、暂养难度大,死亡率高,影响销售和供应,故必须在本地饲养供应。
才能为旅游市场提供高档鲜活鱼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收入。
三、项目建设条件本县辖区面积5300平方公里,17个乡镇,常住人口6.3万人,全县有宾馆、饭店230余家,三星级以上宾馆11家,达到三星级宾馆24家(待评),有海外接待能力的宾馆48家,有西餐配菜的宾馆18家,有韩国、日本配菜的宾馆有22家。
2004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8万人次。
项目建设为其提供后勤保障,是项目建设后重要的条件。
1、基础条件项目建设区内属嘉陵江支流,有大小不等的可以用于饲养冷水鱼类的山泉溪流30余条(名称叫××沟);水质清澈、优良,水温稳定,常年8—15度,PH值6.5—7.5;浮游生物4门38种,溶氧8㎎/L以上。
非常适宜冷水鱼类生长。
全县交通便利。
各项目实施区均通公路,离县城、景区最近的养殖场3公里,最远不超过80公里。
近80%以上的路是柏油路面。
电力设备齐全,项目建设区内全部均可通电,而且是大电网输电,能源充足,可保证动力及生活用电。
项目实施区内有大量闲置的不可耕作的砂滩荒地可供项目建设使用。
2、社会经济条件我县是西部重点开发支持的农业县,产业结构为: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
沿边远山沟居住的农牧民经济收入不足1000元。
生产用土地少,产量低,生活、生存困难,目前还未从旅游业中受益;项目的实施可给其带来显著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生存质量,增强保护环境,开发资源的信心。
是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手段,故项目建设区内农民积极性较高。
3、现研究开发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3%,养殖产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200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482万吨,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的比例为62.22%∶37.78%,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水产原、良种是国家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水产原、良种是新阶段水产养殖业发展和良种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县淡水鱼养殖是86年开始引进养殖。
冷水鱼(虹鳟鱼引进、本地鱼试养)养殖从98年计划,2001年开始进行。
经几年的试验、示范,现已建成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场2处,占地5.3亩,有养殖水面3亩,养殖池13个,孵化池(室)1处30平方,饲养品种有红鳟、金鳟、本地齐口裂腹鱼(驯化试验)、石鲃鱼(驯化养殖)。
2004年10月产鳟鱼850㎏。
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来,引进鳟、鲑鱼类等冷水养殖方向正确,技术成熟,鱼生长快,抗性强,病害少,肉质优,效益高。
为了进一步将该项目作强做大,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多品种高档鱼类而计划引进,大西洋鲑鱼、俄罗斯鲟等优质鱼种进行饲养。
本地齐口裂腹鱼是白水江流域重要的三个大型经济鱼类(重口裂腹和牙鱼已绝迹)之一。
是国家二类保护鱼类。
该鱼抗性强,耐寒,杂食,具回游性,肉质优良,经济价值高。
经多年家养、驯化,仍难以大规模繁殖,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人们对高档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和开发,近年来我地所产的一种个体较小的石鲃鱼(本地名)随之进入高档食谱。
由于野生资源有限,过度捕捞,面临绝种危险,为了保护本地鱼类资源和种源,合理的持续的开发利用,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4、饲料来源由于所选引进的优良冷水鱼的食性均为肉食性凶猛鱼类,故蛋白质(动物性)饲料要求高,需求量大,本地有大量的豆类,玉米、小麦等粮食,可基本解决植物蛋白类营养料。
县内有一个肉类加工企业和屠宰场。
年宰杀3万头生猪;加工牛肉1.5万公斤,有20余吨动物下脚料,可解决70%以上的动物蛋白需求及鱼类饲料加工需要。
四、项目实施单位的人力资源及技术力量该项目实施以县科技局、“**绿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水产养殖场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设,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水产养殖。
公司现有固定资产投资45万元,养殖场两个,占地面积5.3亩,分别建于**乡(离县城区3公里)和**乡,共有养殖水面3亩。
2004年10月供鳟鱼产品850公斤。
公司现有人员12人,高级水产养殖人员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技术员3人,饲养人员3人。
冷水鱼引进及本地野生鱼驯化养殖研究项目的实施承担单位是:**县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科技局。
协助单位是**县水利局。
公司负责养殖场的改扩建、饲养管理及销售。
科技局、水利局负责全县的水产科技管理,协调工作、项目的论证、各种计划编制、项目申报、资金筹措、实施、管理、验收、评审、鱼种引进、试验研究、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总结工作。
负责组建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组及专家咨询组等工作。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内容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成熟的先进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开发野生鱼类资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引进优良、优质、高产、高效益鱼种及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利用**的品牌,抓住大九寨旅游圈建设及大量需求的市场机遇,为旅游市场和境内外高档消费游客提供优质、绿色高档食品;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将该项目作强做大,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建设目标在原有的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和增加养殖品种,充分利用地下水及山泉溪流,紧紧围绕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名优品种,依靠遗传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和名优品种的开发水产养殖品种的良种化,以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利用3年时间引进翘嘴虹鳟、金鳟、大西洋鲑、大鳞鲑、俄罗斯鲟、硬头鳟等新的养殖品种,开发利用荒河滩,增加养殖场(户)。
在原养殖场建二个本地野生鱼类驯化池及研究试验池。
对齐口裂腹鱼、石鲃鱼进行家养驯化及繁殖研究,找出家养技术标准及饲料配方、家养下的产卵、孵化等技术关键。
二、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多少而计划建设规模及养殖品种1、**养殖场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养殖池6个,占地0.6亩。
裂腹鱼驯化池2个(0.2亩),石鲃鱼驯化养殖池性2个(0.2亩)。
剩余池用于野生鱼驯化、繁殖及大西洋鲑、俄罗斯鲟的引进、试验及研究。
2、改扩建**养殖场。
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标准养殖池8口,供商品鱼养殖试验、示范基地。
3、在**沟内建一处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商品鱼养殖场。
主要生产商品鱼就近供应旅游市场。
4、有条件的农户可建设小池或网箱养殖。
5、建一个饲料加工厂,利用本地饲料资源进行鱼饲料加工,解决外地调购料饲,降低饲养成本。
6、在**口建一市场供应暂养池,随时为消费者提供鲜活鱼产品。
7、在**养殖场建一占地20㎡的鲑鱼孵化池。
第三章产品市场预测该项目实施后的终级产品是:优质高档、鲜活鲑鳟鱼产品。
由于鳟鱼、鲑鱼、鲟鱼及本地野生鱼生活在高溶氧清澈的流水中,故长距离运输和进入餐桌前的暂养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只能在本地饲养,短距离少量运输,供应市场。
据市场调查,我县全年鱼类供应量在15吨左右,市场需求在80吨左右。
目前市场鱼供应品种有鲤、草、鲢、鲫,有少量本地野生齐口裂腹鱼(约300公斤),石鲃鱼(约30公斤),供应市场。
2004年产虹鳟850公斤,全是天堂宾馆(五星级)购买。
来我县的游客是该项目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由于所选鱼均属低脂肪、高蛋白,无刺海洋回游鱼,特别适合于外宾吃生鱼片用。
至2004年11月底止,来**的游人达到200万人次/年,接待境外游客18万人次。
其中有40万东南沿海及北京地区的国内客人和境外客人为主的高档冷水鱼消费人群,故需求旺盛,所需数量大,价格高。
(各种鱼市场价格统计附后)按来**200万人次中的50万人消费,每人消费鲜活鱼200g计算,需10万公斤鲜鱼产品(100吨)。
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故项目前景广阔。
**养殖场建成后(16个养殖池),可产商品鲜活鱼20吨;**养殖场产商品鲜活鱼15吨;**养殖场建成后可产鲜鱼30吨;还有30吨的缺口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