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硫化基础知识分析

轮胎-硫化基础知识分析


硫化基础知识
6、胎里漏线与胎体帘线弯曲 (1)机头宽度与帘线假定伸张值选取不合理 (2)胎胚周长大小选取不合理,周长小,伸张大,造成 胎里漏线,反之出现帘线弯曲。 (3)成型机传递环和机头扇形块出现故障可以造成胎圈 定位出现偏差 (4)成型时局部拉伸,造成尺寸变小;部件接头脱开。 (5)带束层偏歪 (6)硫化定型压力过大、时间过长,造成胎体帘线发生 弯曲,胎体反包高度降低,硫化后产生帘线弯曲。 (8)压辊压力过大 (9)硫化过程中,硫化胶囊渗漏,导致胶囊内热水渗到 胎里,压迫内衬层胶料内渗。 (10)内衬层厚度偏薄造成胎里漏线
硫化基础知识
第二讲:硫化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
1、胎坯检查: (1)胎坯倒放:标识线在上侧。 (2)胎坯要放正:减少变形。 ( 3 )胎坯修整:胎圈和子口处均匀扎眼,不得扎透,为 排气和进一步整修胎坯。 2、吊胎坯:启模前3—5分钟,主要为恢复胎胚的形状, 如时间过长,则胎坯部件移位、变形过大。 3、硫化记录确认: (1) 异常硫化条件的轮胎要单独存放 ( 2 )按要求正常对硫化工艺参数记录,确保记录真是可 靠、可追溯。
硫化基础知识
5、气密层气泡、脱层 (1)成型中超定型压力低或组合压辊压力小、组合滚压 各段压力及轨迹设置有问题; (2)半成品部件不粘、喷霜; (3)垫胶定位偏歪,胎体与带束层之间产生孔隙 (4)内衬层胶料含水过多,硫化时形成气泡。 (5)内衬层压延时贴合不实,层间存在气泡。 (6) 成型时有水或胶浆未干。 (7) 胎坯气泡未按标准修理。 (8)胶囊砂眼造成轻微漏水、汽。
T90=ML+(MH-ML)×90%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条件的选取和确定
一般来讲,测定出正硫化时间后,并不等于找到了具体产品的最 适宜硫化条件,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的厚度、胶料的导热系数、制品材料中其它材料对导热的影响、 模型尺寸、模型材料、产品具体形状、硫化介质(油、蒸汽、水、 气、射线) 硫化三要素:时间、温度、压力 1、硫化压力 (1)施加硫化压力的目的:通过水胎或胶囊传递热量,达到内外硫 化的目的;使胶料易于流动和充满模腔;提高胶料的致密性;提 高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胶料与骨架材料的粘合性能。 但不是越大越好,还应考虑生产成本和设备的承受能力。 (2)硫化压力的选取:随胶料配方、可塑性、产品结构不同而不同, 在工艺上遵循:塑性大压力小,产品厚、层数多、结构复杂压力 大。 2、硫化时间:交联反应完成的时间;与温度有相应的关系。
(2)硫化延时: 内温波动延时按下表进行 总欠程度 1-50 51-110 111-150 151-180 补时(分) 3 5 8 12 外温波动延时按下表进行 总欠程度 0-20 20-50 51-100 101-150 补时(分) 0 0.5 1.0 1.5 说明:每5分钟温度降低1度,总欠程度为1。 8、硫化过程参数控制: (1)定型:一次定型压力0.03~0.04Mpa;时间20秒 二次定型压力0.06 ~0.08Mpa,时间20~25秒。 定型高度的计算: 装胎高度:下胎圈距下侧板10—15mm。 注意:机械手对中精度±2mm。
自由基(或离子) 橡胶 2、交联反应阶段 交 联 交联键重排裂解、主链改性 3、网构形成阶段 硫化胶 在网构形成阶段的前期交联反应趋向完成,产生的交 联键发生重排和裂解反应;而此阶段的后期,交联反 应已经基本停止,随之发生的主要是交联键的重排和 裂解反应。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反应历程图
强度
焦烧
热硫化
平坦硫化
硫化基础知识
第一讲:理论基础部分 硫化历程
一、硫化定义:硫化是在一定的条件平时所说的硫化三要素。 二、橡胶硫化反应历程: 促进剂、活性剂 硫磺 1、诱导阶段 促进剂多硫化合物 橡胶 含橡胶分子链的多硫化合物 分解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基础知识
(2)内压蒸汽:压力0.8±0.1Mpa,温度170±3度。 (3)内压热水:压力2.6±0.1Mpa,温度169±2度。 (4)外压蒸汽:压力0.39±0.03Mpa,温度151±2度。 ( 5 )注意:内压回水温度低于 165 度或高于 175 度不得装 模硫化。外温低于或高于标准2度,不得装模硫化。 9、启模平放(考虑后硫化):外胎平放6月1日-9月30 日 40分钟以上;其他时间20分钟以上。 10、修剪:(1)部位活络块胶边、胎趾大边、排气孔胶 柱(2)修剪标准:≤1mm。(3)注意不得损伤外胎。
硫化基础知识
7、稀线 (1)成型时部件接头过大; (2)成型时对帘布拉伸过大 (3)帘布大传递速度与主鼓的速度不匹配; (4)帘布长度比标准短,接头机接头时对其进行拉伸; (5)胎胚在成型机上超定型时压力过大; (6)硫化定型压力过大; (7)胎体帘布和内衬层过渡层不粘,造成与胎体分离; (8)压延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稀线; (9)帘布在直裁接头造成的稀线
第三讲: 外观缺陷原因分析
硫化基础知识
1、子口大边(或子口大边漏钢丝) (1)胶料粘度偏低 (2)胎侧/子口半成品挤出厚度偏厚。 (3)内衬层压延时宽度超标。 (4)成型时,部件/灯光定位不准,成型时胎体反包/正包 (胎侧/子口)不好,导致胎圈部位胶料过多。 (5)胎坯成型时两边扣圈不对称或成型时钢丝圈变形、胎 坯存放不当变形的原因引起胎圈部位半成品迁移。 (6)胎坯装入高度不合适,过大会使胎坯过度拉伸、偏 歪,过小,则对胎坯支撑不牢,合模时把胎坯挤偏。 (7)机械手对中精度达不到要求,把胎坯装偏。 (8)机械手张开直径偏大,吊胎坯时胎坯偏歪 (9)胶囊膨胀不均匀,定型时把胎坯挤偏。 (10)钢丝圈直径比标准小。 (11)硫化胶囊不对 (12)同一硫化模具上的胎圈和胎圈卡环之间不配合
硫化基础知识
3、子口上抽 (1)胎胚在硫化定型过程中,胶囊打褶; (2)胎圈过大; (3)钢丝圈不园; (4)子口部位材料不足; (5)胎圈定位不准。
硫化基础知识
4、胎里皱疤、出沟、窝气、不平等 (1)隔离剂过多或未干,硫化汽化导致窝气。 (2)装胎定型或硫化过程中断电或失压,胎里与胶囊剥离。 (3)定型高度过大,上下卡盘紧紧拉住胎坯的胎圈,胶囊与 胎里的空气无法排出。 (4)定型压力超出上线,产生肩部弯情况,导致胎里反弧 (4)胎坯装模不正,重新定型时对胎坯反复进行抽真空,定 型动力导致胶囊与内衬层剥离。 (5)合模后蒸汽或热水未及时充入硫化胶囊,造成胶囊瞬间 失压。 (6)内衬层接头开或过大 (7)带束层紧或周长偏小 (8)垫肩胶上反或位置偏移造成胎里反弧 (9)胶囊伸展不充分
硫化基础知识
8、重皮、裂口、缺胶
( 1 )相应部位的胶料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加工温度过高,焦烧时间 短。 (2)成型贴合偏歪,影响胶料流动; (3)成型的胎坯胎侧接头虚接;修补胎坯过渡不均匀。 (4)成型过程中半成品部件拉伸变形,局部胶料不足。 ( 5 )硫化模具表面不干净或排气孔堵塞,胎侧底板排气孔或排气 槽堵塞。 ( 6 )胎坯装模定型时压力过大或时间过长,胎坯变软局部拉伸变 薄或裂开。 (7 )硫化时二次暂停高度过小或时间过长,胎坯过早的接触胎侧, 局部缺胶。 (8)硫化机泄露,水或蒸汽喷到胎侧表面,导致表面缺胶。 (9)胶囊隔离剂涂刷过多,污染侧板,造成缺胶或裂口。 (10)材料不足、胎胚周长偏低等。
硫化基础知识
4、硫化工号: 放置:空白处,无商标、字体、凤线处,左单,右双。 5、模具清理:保证轮胎外观质量。 ( 1 )模具和花纹清理原则:模具每生产 1000 条轮胎清模, 一般每月清洗一次。 (2)气孔通透:花纹块或侧板每连续2个气孔堵塞,必须 进行通透处理。
硫化基础知识
6、硫化胶囊 (1)存放时要保证其自然状态。 (2)要经常检查胶囊,如发现出现胶囊裂口、局 部薄或损伤的要及时更换。 (3)更换胶囊进行预热,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注意:胶囊脱模剂滴落在下侧板上必须擦净。 7、硫化延时 ( 1 )季节转换:每年 6 月 1 日 —9 月 30 日使用外温 143度硫化(比正常低2度),考虑后硫化)。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过程中胶料性能的变化
1、拉伸强度:峰值 2、定伸应力:峰值 3、弹性:峰值 4、硬度:几乎不变 5、伸长率:峰值 6、永久变形:峰值 7、磨耗性能:正硫化磨耗性能最好 8、耐热性:正硫化耐热性最好 9、透气性:硫化充分的胶料比硫化不足的胶料耐透气
硫化基础知识
正硫化及其测试方法正硫化及其测试方法
硫化基础知识
硫化介质:胶料加热传递热能量的物质,常见 的硫化介质包括饱和蒸汽、过热水、过热蒸汽、 过热水等。我厂生产全钢胎主要采用饱和蒸汽 和过热水。 1 、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的蒸汽。优点:给热系数大,导热效率高,放 热量大,传热均匀,可以改变压力来确定温度, 压力和温度比较稳定,好控制。 2、热水:在一定压力下,超过100℃的水。优 点:能够提供较高的温度,赋予较大的压力; 不可压缩性,可将动力站的压力尽量大的用于 硫化;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压力。
硫化基础知识
3、硫化温度:硫化反应的前提。 我厂全钢胎外压温度在 151±2℃和155±2℃左右,斜交 载重轮胎温度145±2℃,还有其它使用温度(如工程轮 胎和轿车轮胎)。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硫化速度越快,硫化温度每提 高10℃,硫化时间缩短一半(经验公式)。温度和时间 的关系一般采取范德霍夫公式: τ 1/τ 2=K(t2-t1)/10 其中: τ 1 为温度为 t1 时的硫化时间, τ 2 为温度为 t2 时 的硫化时间,K为硫化反应系数,一般情况下K=2。 硫化条件的确定单独讲
硫化基础知识
2、热硫化阶段:相当于硫化反应的交联阶段,逐渐产应 网构,使橡胶强度和弹性急剧上升。 3、平坦硫化阶段:相当于硫化反应网构形成的前期。在 这一时期胶料保持最佳硫化性能,所以我们正硫化时 间一般选在这一阶段。 正硫化时间:从胶料开始加热起至出现平坦期止所经历 的时间称正硫化时间,即剩余焦烧时间和热硫化时间之 和. 4、过硫化阶段:相当于硫化反应中网构形成的后期。在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交联键的重排及交联键的裂解,因 此胶料性能明显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