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杨海军 2012、05、27)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5、陶渊明《饮酒》中表现诗人达到物我合一的意境诗句是: , 。
6、杜甫《望岳》诗中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最能表现泰山特点的诗句是: , 。
7、“云横秦岭家何在?”热爱家乡是诗人永恒的情结。
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委婉表达这种情结的诗句是: , 。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不少古诗描写或赞美荷花,请再写出这样的连续两句诗: , 。
9、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0、穿越剧《步步惊心》改编自童华的同名小说,原著语言功底深厚,历史文学知识丰富,引用了许多诗词典故。
如在若曦过生日这一回时,十四爷念诗道:“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诗,念给若曦听,更是念给自己听。
二、语言基础及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 11、古人云:“书,心画也。
”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
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
(3分)博 观 而 约 取 ,厚 积 而 薄 发 。
12、下列各个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馈.赠gu ì 匀称.(ch èng ) 无垠.y íng 周道如砥.(d ǐ) B 、黝.黑(y ōu ) 慰藉.(j í) 虬.须qi ú 面面相觑.(q ù) C 、荫.庇y ìn 亵.渎xi è 牡蛎.l ì吹毛求疵.(c ī) D 、潮汛.x ùn提.防t í 门楣.m éi 忍俊不禁.(j ìn )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 .这个园林方圆不过数亩,却布局得幽深莫测,深入其中,常引起人们“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惊叹。
B .敬业奉献模范的推荐标准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在提高产品质量、劳动效率等方面贡献突出。
C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见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D .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在其博客中撰文,提出:“在降低英语高考权重的同时,应提高全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观点。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手.足无措...了。
B .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C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 、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将于2012年秋季正式启用。
B 、英法联军在鸦片战争中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C 、今年中超上座率再创新高,继首轮场均上座率达2.2万人左右后,第二轮场均达到2.53万人。
D 、第23届空调赶集会将为广大消费者奉献一场饕餮盛宴,必然会带动新一轮的空调抢购。
16、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坚持”“整改”“调考”“突然”都属于动词。
B .短语“药用胶囊”“东坡外滩”“低碳生活”与“全面实施”的结构相同。
C .“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发射中心发射卫星”。
D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主题”中“每年的4月22日”是定语。
17、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续写两句,构成排比句。
(2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 ; , ; , 。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18、口语交际(4分)在由黄冈市文明办,共青团黄冈市委,黄冈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主办的以“千名志愿者进社区”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中,黄冈市千名志愿者深入菜市场、商业街、十字路口等人口密集处向市民发放“文明城市由我做起”的宣传册,指出并劝告市民的不文明行为。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面对下列情形,你将如何说?(1)在十字路口当交通协管员时,你看到了一名正准备闯红灯的中年男子,你举起旗帜对他说:(2)在奥康步行街当卫生协管员时,你看到一名年轻女子随手将果皮扔在地上,你走上前去对她说:三、浅层阅读理解(29分)(一)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面题目(2分)新华社哈尔滨5月2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0日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
在哈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病区,刘延东向张丽莉转达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问候。
刘延东说,张丽莉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不愧是高尚师德的典范。
中央领导同志牵挂她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派出国内最好的医生参与救治,衷心祝愿张丽莉早日康复,回到她热爱的校园和学生中间。
19、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2分)(二)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4分)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
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
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
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
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20、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描写的是祥子第一次买车的情景。
祥子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B、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祥子到南京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C、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D、《骆驼祥子》中与祥子相关的精彩章节有“怒辞杨宅” 、“曹家遇险” 、“晦暗的地狱”、“最后的绝望”。
21、《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以祥子的坎坷悲惨遭遇为主要情节,结合祥子前后性格特征,想一想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4分)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