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管理网络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网络图本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组织一旦中标,我公司将按照投标文件中承诺投入的项目部成员立即着手组建项目经理部,并从本部抽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同时,调配精良的施工设备进入工地,按照“先施工后生活,先通后善”的原则,快速进场、快速施工,临建与前期清理工作平行作业,各工序间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不脱节,在天气较好时段做到“人歇工作面不停”。
2.布置原则2.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依据1、设计资料,包括工程河道平面布置图,建设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下管网位置图;2、已调查收集到的地区资料,包括地方资源情况,交通运输条件,水、电等条件,社会劳动力和生活设施等情况;3、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4、施工总进度计划;5、各种材料、构件、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
2.2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1、施工总布置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尽量做到合理布置,方便生活,便于生产调度,有利于施工;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紧凑布置,将占地减少到最低,不挤占交通道路;2、合理布置场内施工道路,最大限度地缩短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场内二次搬运。
因此,各种施工资源将按供应计划分期分批进场,施工资源尽量布置在使用地点附近,大型重件尽量堆放在起重设备工作范围之内;3、安全和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生活设施和施工中的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要求;遵守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避免环境污染;4、按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进行布置。
3.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区段划分本工程施工主要工作内容是截流围堰构筑,河道疏浚。
3.1施工总体方案1、施工截流围堰填筑为满足水力冲挖机组施工需要,进场后立即组织机械进行本标段截流围堰封堵施工,采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开挖河道土方进行封堵。
按堤防标准进行碾压。
2、降排水截流围堰填筑出水面截断水流后,立即安排水泵抽排水,抽干河内明水,一边填筑一边抽水,为下面河道土方开挖创造条件。
3、围堰填筑本工程一旦开工,及时组织机械进行围堰填筑施工,围堰填筑就地取排泥场内好土进行填筑,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施工,局部缺土地段利用5t自卸汽车转运土填筑,确保在河道具备开挖条件前完成围堰填筑施工。
4、河道疏浚开挖河道内明水排完及围堰构筑好后利用水力冲挖机组进行河道开挖施工。
河道开挖采取分区分段同时施工,土方按土方平衡方案弃至指定排泥场内。
5、截流围堰拆除施工河道土方开挖完成,护坡施工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拆除施工截流围堰放水,为防汛行洪做好准备,并且具备水下工程验收条件。
围堰拆除首先利用水力冲挖机组将水面以上部分及内坡部分直接开挖输送至排泥场,水面以下部分采用抓斗挖泥船进行拆除,泥驳运至排泥场旁边,泥浆泵输送至排泥场内。
8、排泥场平整吹填结束后,及时进行排泥场降排水工作,以便早日能进行排泥场平整施工。
排泥场平整主要采用推土机进行施工,挖掘机配合施工。
3.2施工区段划分整个工程施工点多,施工难度大。
根据我公司近几年来的施工管理经验,为便于工程实施和管理,各工区主要负责施工范围内的截流围堰填筑及拆除、施工围堰的填筑、场内外临时便道修筑、积水排除、河道土方开挖、排泥场平整等工程施工,以及各自工区范围内生产、技术、质量、后勤保障等管理与协调工作。
4.施工交通工程布置4.1场外交通布置工程所在地交通便利。
大型施工机具和建筑材料可通过水路、陆路直接运到施工现场附近。
4.2场内交通布置1、施工区临时便道为了保证机械设备进退场,沿河道修建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充分利用现有村庄道路及便道,现场没有道路部分段重新修建施工便道,便道基础采用土路基础,局部路面采用建筑道渣处理。
2、办公区、生活区的道路办公区、生活区内部拟租借民房作为项目办公和生活。
5.施工供电和施工照明5.1施工供电本工程施工用电拟采用电网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式。
进场后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根据所需电量,请供电部门进行设计。
确保施工用电。
每个施工班组设立配电间,配电间内设相应的补偿器、计量装置、配电开关柜等,施工区现场采用电缆送电至各施工用电点。
工地用电采用三级保护装置,局部区域采用二级保护装置。
此外在施工营地配备30KW柴油发电机组2台套,供各施工区应急用电。
5.2 施工照明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照明,其照明度不低于下表的规定:在不便于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特殊照明设施。
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
为保证夜间过往车辆及人员安全行车,进出场道路和主要道路根据要求设置路灯。
最低照明度的规定数值表在不便于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应采用特殊照明设施。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供电电压不应大于24V。
6.施工供水本工程施工供水主要用于项目部营地施工生活和生产用水。
项目部施工生活用水从驻地村庄转引自来水,生产用水使用水泵河道中取水,以此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正常供应。
为确保施工供水质量,项目部拟将所取水定期送至具有专业资质的水检测部门检测,水质经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7.施工通信如中标进场后,项目部拟将安排专职人员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安装2部程控电话及宽带网络,并在现场办公区安装1台传真机,用于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及其他外界部门联系。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用于对外联系。
另外,在工地配备5台对讲机,用于工地内部现场测放、现场联系和生产调度,保证项目部的通信运转正常。
8.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在施工布置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时,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条件,按照有利于施工和现场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方面的因素,以便各工区生产方便管理:施工段划分的长度;各专业特点;有利于生产、经济合理;临时设施布置尽量少占地,充分利用沿线现有场地;场地布署既要便于工程施工,又不影响施工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转;场地内临时设施结合施工设备、辅助设备的布置,使其有利于看管,并尽量缩短巡回路线;以及临时设施布置后尽量减少扰民。
由于本工程施工点多面广,为了便于项目管理,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生产、生活设施包括:办公室1间、会议室1间、试验室1间、宿舍2间、食堂、浴室、医务室、值班室等,修理间、仓库1间等。
临时生产设施用房均采用彩板房结构,临时房屋建筑外墙色泽、风格基本一致。
房屋布置成排成行,排列有序,按文明工地标准化要求原则布置。
临时生产、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收集生活垃圾,专人清运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食堂人员持健康证上岗。
为了便于管理和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生活区、办公区分别采用隔离栅围墙封闭。
生活用房部分可租用当地民房解决。
9.工地试验室工地现场将自建现场土工试验室,工地试验室布置在项目部办公区内,配备办公用房1间,占地约20m2。
试验室配备土工试验仪器,工地试验室布置在项目部办公区内,试验室配备具有多年工作经历的试验工程师为负责人,配备1名专职试验员,试验人员持证上岗。
拟配备本工程的主要试验设备将在工地临时设施搭设验收结束后进场,满足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拟配备本工程的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见附表:《拟配备本工程的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0.修理间本工程对外交通方便,机械设备所用零配件方便购买,同时修理比较方便,所以现场只设简易的维修间,负责机器设备的小修和日常维护保养。
修理间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表11.混凝土生产系统本工程无混凝土工程。
12.临时施工用地项目部临时施工用地明细见附表:《临时用地表》。
6、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断流施工。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完成工程各项目标,施工期做好施工围堰工作是关键因素之一,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的围堰施工和维护方案,配备充足的施工资源,满足施工强度和安全要求。
1.施工围堰断面设计本工程施工围堰主要是施工截流围堰填筑。
1.1截流围堰设计断面标准由于本工程采用截断进行干地施工,如中标进场后,首先在施工区段内填筑施工截流围堰。
围堰顶面做成微拱形,利于排除雨水。
2.施工围堰填筑和维护1)、围堰的施工方法拟计划采用1.0m3液压挖掘机配合160推土机进行施工。
2)、取土前,先对表面进行清表,将排泥场表层耕作层土(约30cm左右)铲运至业主指定的堆土区,待工程完工后,将其覆盖至排泥场表层。
3)、围堰填筑前先对原滩地进行认真清基,沟塘部位先对沟塘进行认真清淤。
4)、截流围堰填筑按进占挤淤法从河两侧向中间合拢进行填筑。
填筑出水面,水上部分分层上土,土层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0.91,围堰顶面做成微拱形,确保施工围堰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安全可靠。
5)、截流围堰填筑完成后及时进行防护,防护措施为:在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水土工布,采用袋装土进行压实,局部土质较差部位打设直径15cm的单排木桩,插上竹篱笆进行防护。
6)、围堰施工完毕后,将派专人负责监测围堰安全和边坡稳定,以及日常性巡查和维护,经常观测何垛河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围堰的安全。
3.截流围堰拆除河道疏浚开挖结束后需对截流围堰进行拆除,拆除前,首先申报围堰拆除施工方案,按监理人批准的方案组织进行施工。
围堰拆除采用陆上和水下拆除相结合施工方法,首先利用水力冲挖机组将围堰水面以上部分以及围堰内坡上大部分土方直接开挖输送至排泥场,剩余水下部分土方开坝放水后利用抓斗挖泥船进行水下施工,输送至排泥场内。
围堰拆除施工过程中采用GPS配合测深仪进行跟踪测量控制,确保河底底高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围堰拆除施工时,注意观测围堰稳定情况,发现塌方及滑坡现象及时报告处理,尤其是水力冲挖机组对围堰缩小后,施工时,要密切关注围堰变化情况,确保施工机械安全。
围堰拆除结束后采用GPS配合测深仪进行水下测量验收,并绘制成图,报请监理检测,合格申请完工验收。
施工降排水及降水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截流围堰填筑完成后,必须立即开展施工降排水工作,加大力度分段尽快抽干河槽明水,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工程施工排水及降水分为明水排除、施工期渗水及雨水排除及后期降水。
1.明水排除根据降排水施工方案规划,在主河及支河截流围堰填筑过程中,即安排机电排水施工队进场接通电源,搭设好值班工棚,准备好水泵等抽水物资。
施工封堵结束,立即架设准备好的水泵抽排河槽明水,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大面积排水系统的布置和排水设备的选择要统筹考虑与施工期的经常性排水相结合。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前期的大面积积水主要为河槽明水。
2.施工期降排水2.1.项目部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降排水项目部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外围分别布置小型排水沟与周围排水系相通,积水直接排出。
2.2.开挖区排水由于本工程施工面广,土质较差,地表渗水严重,地表渗水及施工期降雨雨水通过水力冲挖机组泥浆泵及时抽排,保证土方开挖正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