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动档汽车驾驶技巧

手动档汽车驾驶技巧

手动档汽车驾驶技巧(一)看转速表换档这是一件很简单也极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一部引擎的工作状况是直接从转速上反映出来的。

以三菱-枪骑兵发展型第七代(MITSUBISHI L ANCER Evo.VII)上的4G63引擎为例,它的最大输出马力是280ps/6500rpm,最大扭矩是39kgm/3500rpm。

也就是说在3500转时它才能输出最大的扭矩,而一直要等到6500转它才有最大的马力值输出。

这里插入一个常识:扭矩大可以让车子加速快,马力大可以让车子极速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想把自己车子的性能发挥到极至,又或是想痛快的和别人飙一次车,则一定要勇敢的把转速先踩过最大扭矩的输出带,再踩过最大马力的输出带,甚至是坚定地等到转速表指针打到转速表的红线区刻度时,再踩下离合升高一档,接着将上面的过程重新来过一遍。

曾经有一位开蓝鸟(BLU EBIRD)U13的车主向本人抱怨他的车子太慢,有人当下带着他吊到高转兜了一圈,一路上逢车便超,却不想SR18DE引擎高转的美妙旋律让车主大惊失色,半路上就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求饶。

原来这位车主平日驾车习惯是不到2000转就换档,引擎还没来得及出力就被他升高一档把转速压了下去,怎么可能跑得快?在日常驾驶里,你未必要每次都把转速拉到尽,只需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转速点就行了(目前国内车子普遍是3500rpm最合适)。

这样做既锻炼了您引擎的筋骨,又提高了驾驶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也许常有人告诉您换档要看速度表,什么起步后立刻上二档,20公里上三档,40公里升四档......这完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现代汽车的齿轮比各不相同,用这样幼稚的模式统管所有的车型实在是可笑得很。

如果你信奉这套理论,那您这辈子也玩不转跑车和赛车了。

(二)跟趾减档动作HEEL&TOE先了解了转速和换档的关系,您才会明白这个动作的精妙所在.跟趾动作是一招地道的赛车技巧,在半自动变速箱问世以前,凡是想当赛车手的人都必须先学会跟趾动作.在欧,日等汽车文化较深厚的国家,跟趾动作的普及程度不亚于国内的“看速度表换档法”。

目前在国内的赛车训练课程中,跟趾动作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

何为跟趾?跟趾动作的操作方法其实不难:先用右脚尖踩下制动踏板减速,待转速快落到最大扭力输出转速以下(或你认定的换档点以下)时,快速用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右脚脚尖保持制动的同时用右脚的脚跟歪向油门踏板并踩下,完成补油动作后立刻减低一档,然后右脚跟离开油门,左脚放掉离合器踏板,右脚尖继续刹车,直到可以踩油门时再松开刹车把油门踩到底加速!跟趾动作的意义?谁都知道因为各档位之间齿轮比的不同在云做时会有转速差,跟趾制动作就是为了在赛场上减速,减挡的同时利用补油来消除转速差以达到平顺,快速减挡的目的。

假设一部车一挡齿比3.6,二挡齿比1.8,当前的引擎转速是3600rpm,变速箱的输出轴转速就是3600÷1.8=2000rpm。

如果你想在此减到一挡又要维持输出轴2000rpm不变(在极限行进时必须保证变速箱输出轴转速的稳定,否则会引起轮胎与地面的稳定摩擦瞬间改变,造成失控的局面),则一定要让引擎转速在2000×3.6=7200rpm的高峰。

这就是跟趾动作的意义:减挡补油,保持车体平衡。

练习跟趾动作时首先要找一部脚踏板位置合适的车,脚踏板不能离得太远,高低位置要几乎一致才能方便地做出跟趾动作。

(三)左脚刹车动作LEFT FOOT BRAKE我已说过转速的重要作用,这里讲解的左脚刹车技巧正是为了保持转速和轮胎的抓地力才发明出来的。

如何做出左脚刹车?影响赛车过弯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过弯的路线,其次就是轮胎的抓地力和引擎的动力输出。

当车手全油门冲入一个弯角后,发觉自己略有超速引发轻微的转向不足,这一点点的不足又不值得让车手的右脚放弃加速去专心制动,于是便一边狂踩油门,一边用左脚刹车来修正行车路线。

左脚刹车被广泛地应用在全球各种场地赛和拉力赛中,尤其适合于F 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和4WD(四轮驱动)的车型。

只要掌握好左脚刹车的力度,左脚刹车这个动作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实际驾驶中,用不用左脚刹车?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四)两脚离合DOU BL E C LUTCH以前的变速箱没有同步器,各挡位间有一点转速差便无法换进挡,两脚离合是那时人人必会的技巧两脚离合的操作方法比跟趾动作稍微复杂一点。

首先松开油门踏板,踩下离合器踏板,换进空挡,然后松开离合器踏板,补一脚空油(如果是加挡则不需补油),接着再次踩下离合器踏板换低一挡(或升高一挡),再松开离合器踏板结束动作。

两脚离合现在也是场地赛减挡技巧之一,和跟趾动作有着相同的作用。

在实际驾驶中,做不做两脚离合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记得在换档时稍补点油或在空挡多停留一刻即可。

这种动作对保护变速箱有莫大的帮助。

(五)跟趾,两脚混合法毕竟公路不同于赛场.在公路上做跟趾动作的机会不多,做两脚离合又没有必要,于是本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招简便易行的减挡技巧.方法如下:减速时先踩下制动踏板,待制动结束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右手握变速杆换进空挡,右脚尖同时离开制动踏板踩下油门补油,松开油门踏板,右手快速换低一档,最后松开离合,踩下油门.这招技巧容易至极,又有一定的效果,虽然在专业性上稍逊其他二者,但在日常驾驶总已经够用. 跟趾动作,左脚刹车,两脚离合动作各有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这点我就不再一一介绍,相信各位驾驶好手在练习中会领悟到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六)练就车感车感是指驾驶者对爱车的熟悉程度及驾驶感觉,一个合格的快车手应该能随时感知到车子轮胎的抓地力变化,能够在关键时刻不假思索的想到自己车身的位置和宽度,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七)正宗跟趾+两脚离合法这个动作没有任何花假,就是在做标准的跟趾动作同时进行两脚离合。

方法如下:刹车制动,踩下第一脚离合减进空挡,松开离合,然后,毫不停顿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再次踩下离合器并做一个跟趾动作减进目标档位。

在以往没有波箱没有同步器的年代,某些天才车手以此为生。

不过在现今,跟趾动作一脚离合足矣,多一脚离合只是会让你的跟趾动作更为平顺同时也让你双脚的动作看起来更加的潇洒漂亮。

(八)系好安全带系安全带也是驾驶技巧?!没错,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驾驶技巧.在激烈的驾驶中,车手的身体总是会因为各种强大的力而被晃得左摇右摆,无法安心驾车,安全带在这时就起到了作用.当身体被安全带紧紧的绑在座位上后,车手可以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来应对驾驶,提高速度,而不必再担心非专业化的座椅包不住自己.世界上所有的车赛中没有一项是不系安全带的.所以,哪怕是为了体验一下职业车手的感觉,请系上您的安全带吧!如何正确驾驶手动挡车虽然绝大多数人考驾照的时候学的都是手动挡,但是日常生活中害怕开手动挡,或者错误操作手动挡的人却不在少数。

开手挡车真的那么高深么?让我们来解密这门学问!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看透手动变速一般情况下,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要远远高于驱动车轮需要的转速,因此需要一套减速机构将发动机转速降低到和车轮吻合,这套减速机构就是变速器了。

发动机的输出动力由主轴通过离合器传递至变速器的主轴,再通过主轴上的齿轮与变速器副轴上的各个齿轮结合将转速降低至不同的转速,最后以合适的转速传递至车子的驱动轮.了解了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手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了,实际上我们推动上面的拨杆,变速箱里移动的就是变速器的副轴,不同的挡位对应的是不同的副轴齿轮和主轴齿轮相啮合,以获得不同的转速。

由于低挡位的齿轮传动比较大,现在的手动变速器车型上都装备了同步器,以帮助低档位挂挡时的顺利啮合。

手动变速器通常有4挡、5挡、6挡之分,下面我们就以最为常见的5挡手动变速器车型为例,讲解操作变速器的基本要领。

正确的挡杆操作法首先是握挡杆的手形;接下来便是挂挡动作,不妨先来看一下挡杆的机构。

通常状态下挡杆处于空挡即3、4挡位之间位置,这时将挡杆向左右水平方向推动,发现总是有一个回弹力将挡杆拉回原始位置。

这说明在水平方向有两支弹簧机构,始终拽着挡杆处于中间。

了解了这个机构,便可以很合理地操作各个挡位的挂入。

解开手动挡的疑团换挡动作越快越好吗?有些人总觉得换挡动作越快说明技术越好,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理论上,换挡的速度越迅速,损失的动力越少,性能当然越好;但是猛烈的换挡动作极容易伤到齿轮、同步器等机构,会对变速箱造成磨损。

尤其在一些跑车上,由于没有同步器,因此换挡时更需要在空挡处做短暂停留,换挡才能更顺畅。

即使现在大部分量产小车的挡位咬合都很平顺,我们还是建议换挡的动作不要太快,这样有助于延长齿轮组寿命。

如何掌握换挡时机?从前驾校师傅教授的都是根据发动机声音来选择换挡时机,也有人曾经总结到:1挡一脚油、2挡两脚油……其实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方法,最正确的应是看转速来选择换挡时机。

最佳换挡时机是因车而异的,转速上升快、高转扭力强的车可以在3000以上甚至4000rpm才换挡,而低扭强的车往往在2000rpm以上就可以换挡。

总之,只要在红线区范围之内都可以换挡,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车,让车子和乘客都感觉畅顺舒服就好。

空挡滑行省油吗?当车子空挡滑行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此时仍需要供应一定的油量来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因此空挡滑行其实是不省油的。

反而车子挂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的供油量为零,活塞的运动仅仅是靠机械惯性来维持,这时才最省油。

另外在日常驾驶中,当车速低于20km/h时为了减轻踩离合的负担,是允许短距离空挡滑行的,但高于这个车速则万万不可,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容易因长时间刹车而导致刹车过热失灵等严重后果。

刹车的时候要不要踩下离合器?这要看当时发动机转速以及车速的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踩刹车时如果转速掉得很快或是即将出现抖动情况,便要将离合踩下,确保车子不抖动、发动机不熄火。

当车速较快或是只需轻点刹车时,则不必踩离合。

否则,频繁的结合分离会加速离合器磨片的损耗。

半吊离合是否合适?短时间半吊离合可以使起步、换挡更加平顺,在量产车上这样做是可以的,这样做通常是为了不让发动机熄火。

但大呼油门(超过2500转)的同时半吊离合则是新手常犯的错误,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半吊离合,离合器内部的磨片会严重损耗,常常在车子外面会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这就是过度磨损离合器的表现。

因此,日常驾车中应该刻意培养自己在保持平顺性的前提下缩短半吊离合的时间,也就是更细腻地控制离合器,这其实就是驾驶手动挡车的最大学问所在。

加减档(配档)基本原则档速与档位相适当:从最低档速到最高档速都是本档的适应范围,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最低或最高档速;换档(加、减档):原则上只要达到档速范围,(如EQ1090汽车空车时2档可起步,起步后就可换入3档)就能换档,档位的取舍要考虑车速、动力性和经济性;拖档:低于最低档速一般称为拖档,拖档会使车辆行驶无力、前后窜动,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熄火;加档:当车速达到高一档的速度时,就应该实施加档,一般来说,高速车在档加档时机为发动机转速3500—4500转/分;减档:当车速接近档位最低车速时,就应该实施减档,高速车减档时机应该掌握在本档速度中—中偏低的范围内,最晚不能低于本档的最低车速;退档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路面和动力需求来掌握;不同路况下档位的运用:提速加档:在未进入正常行驶速度前,应该尽量在本档将车速提高(发动机转速中偏高所对应的车速),以便加档后车辆行驶有足够的动力性;这一点在实施上坡加档时尤为重要;保持档位动力性:上坡行驶和一般路面调整速度行驶时,档速应保持中速(发动机中速运转状态),使车辆行驶时有足够的冲力和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