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型教学模式主张语言教学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决策者。
本文简述了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意义、特点,任务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及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步骤和结果。
【关键词】任务型学教学方法;原则;小学英语教学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learning by using”的方式设置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求,避免单一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teaching),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及合作与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情”,即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
为了适应教育新形势办出特色,笔者在近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任务型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几年的实践,对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具体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现从任务型教学的概念、类型、特点,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以及实施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任务型教学的概念和意义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任务型教学就转换成了任务型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使用语言,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它关注语言的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
其所谋求的目标不再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必须理解其所学语言才能完成任务。
当学习者尝试进行交际时,他们必须考虑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
因此,当学习者完成任务之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
当学习者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将得到不断的训练和提升。
任务型教学理念彻底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和实际运用相割裂、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割裂等不正常的现象。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与当今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其实施将有利于英语课程目标的达成。
Skehan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吴春华,2002:18)。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课堂以任务为中心,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它是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交际活动的过程。
2.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类型及特点2.1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类型;笔者经过平时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与在课堂上的实践探索,对常见的任务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类如下。
2.1.1拼版任务( Make up tasks),小组中每人轮流讲一段故事,然后由小组连串成整个故事,这类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1.2观点交换任务(0pinion-exchanging tasks),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交换观点及意见(不必达成统一的意见),这类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辩论的能力。
2.1.3比较任务(Comparing tasks),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1.4做决定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做决定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协商、讨论后做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
2.1.5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这类任务一般要求开拓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1.6解决问题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此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2.1.7列举任务(Listing tasks),就是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相关的描述和介绍。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但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2.2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每种教育理论都有一定的特点,只有把握好教育理论的特点才能将教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2.2.1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家都知道,在以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
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齐刷刷地在下面记笔记,不管听懂也好,没听懂也罢都要写。
而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交际者、是任务的沟通者,而教师则是助学者、是任务的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和学生偶尔的“伙伴”(史道群,2003:65)。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热爱理解全体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到在爱的海洋中学习和生活。
2.2.2任务真实、有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郭延灶,2003:50)。
任务型教学中要求设计的任务真实,并且要有趣。
因此,每位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并做到这三者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会英语的语言特点,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
2.2.3任务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习能力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一个人就算穷尽一生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冰山一角。
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的人。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不够理性,心理较为脆弱。
任务型英语教学要求设计的任务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当不仅仅是知识,还应当包含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对学生健康的关爱。
因此,任务活动的设计要形式多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可以科学合理地将英语与图音体美劳等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等得到全面发展。
3.任务型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3.1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心里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和善模仿等特征,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跟着做,学生被教师牵着走。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大量语言知识,学生强迫去记忆很多的语法知识,结果却事倍功半。
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里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听(Listening)、说(Saying)、读(Reading)、写(Writing)、唱(Singing)、玩(Playing)等活动不断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语言的用法,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里的“教学”有两层含义,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
一些英语教师上课的时候很严肃,总是板着脸,导致学生上课的时候心情紧张,战战兢兢,从而学习兴趣下降,这样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积极性很不利。
学生兴趣的降低又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授教的积极性与能动性降低,从而形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创建一种自然、真实、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例如:在进行What’s this?的教学时,先进行一段Chant表演Bob,Bob,Bob。
引导学生加入活泼的动作表演,马上就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加入一段抒情优美的“I can sing a rainbow”,轻松的教学氛围自然形成。
3.3趣味性原则;小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和开展猜迷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些有趣活动的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语言。
3.4循序渐进的原则;万事开头难,教师刚开始施教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任务的难易尺度,不要设计过于难的教学任务,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头痛于英语学习,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英语教学也是如此。
因此,任务设计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初级任务过渡到高级任务的原则。
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听读、后说写的顺序,使教学成阶梯式,层层递进。
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让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任务的同时,自己的英语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3.5合理的评价原则;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结果应当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当把任务结果以各种成果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生在参与任务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因为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同的微笑,一句“good job!”都会使学生受到无限鼓舞,使他们更加自信,从而在活动中更好的发挥。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力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一个把理论化为实践的过程。
一堂好的课,正如一杯浓香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教学理论,在理论中钻研,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武功的上层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教学中没有一招处处都适用的“万能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运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施教,不必受常规思维的约束,灵活的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特点,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会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沟通,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