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

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Fe—56 Cu—64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瓷器B.铁罐C.铅笔D.塑料杯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一种铁的合金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C.生铁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碳D.钢、纯铁、黄铜、纯铜都属于金属材料3.金属材料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的材料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常用于制成发热体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铜广泛用作导线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l2+2NaBr===2NaCl+Br2B.Fe2O3+3CO2Fe+3CO2C.Zn+CuSO4===ZnSO4+CuD.CuO+H2Cu+H2O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8.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9.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③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5分)如图,是一架大型客机。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2.(7分)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铁矿石炼铁化学原理,如图所示。

(1)该活动小组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①给玻璃管加热;②停止加热;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固体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色,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说明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将废液进行处理并得到铜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图所示。

(1)加入A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Ⅰ和Ⅱ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除用到烧杯、漏斗和铁架台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3)检验C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过处理后,氧化铁中铁元素________(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原废液中氯化亚铁中铁元素质量。

14.(7分)为探究锌、铜、铬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铬丝均与50mL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性;(2)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要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放入________________的50mL稀硫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

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5.(9分)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向前运动了。

【可选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盐酸。

(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金属是__________(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要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最快,应往试管中加入上述哪种金属?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比________活泼,产生氢气速度更快;(3)有的同学根据上述小车推进原理,发现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则他在试管中投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其利用了它的________性质。

【继续探究】【注意:若答对此部分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若仍用上述提供的试剂,在不增减小车的设备、不改变试剂总质量及道路的摩擦系数不变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讲,如何使小车跑得更远?请将改进的方法和理由填写在表中。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人铁粉回收铜,请计算:(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参考答案与点拨1.B 2.C 3.D 4.B5.D 点拨:铜用作导线利用了其导电性,与其金属活动性无关。

6.B7.C 点拨: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参加反应的酸的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质量不等,C不正确。

8.A9.C 点拨:C项中,第一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Zn>Ag;第二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Zn>Fe。

但是没有证明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0.B 点拨: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锌过量,这时滤渣中不仅有过量的锌,还有生成的铁和铜;还有一种可能是滤渣中含有铁,则一定含有置换出来的铜。

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锌,①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可能含有锌,②正确;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最后溶液不一定变成浅绿色,因为滤渣中可能含有过量的锌,③错误;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④正确;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⑤错误。

答案选B。

11.(1)铝(或锂、钛;填元素符号也给分) (2)硬度大、抗腐蚀(3)强4Al+3O2===2Al2O312.(1)③①②④(2)红棕黑Fe2O3+3CO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尾气点燃或收集13.(1)Fe+CuCl2===FeCl2+Cu(2)过滤玻璃棒(3)加入铁粉有气泡生成(4)大于14.(1)导电(2)Cr+H2SO4===CrSO4+H2↑置换(3)锌丝(或铬丝) 15%(或5%) (4)C15.(1)②恰好完全反应Fe+2HCl===FeCl2+H2↑(2)①锌铁(3)干冰物理【继续探究】16.解:(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的铁粉质量为x。

Fe+CuSO4===Cu+FeSO456 160x1.6kg56=x=0.56kg160答: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56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