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学因素研究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学因素研究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学因素研究发表时间:2012-03-31T10:13:55.0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7月总第195期供稿作者:王清玲朱明泉[导读]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皮肤科王清玲朱明泉邮编266033 基金项目:青岛市2008年度医药科研指导计划(2008-wszd049)【摘要】目的:研究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运用成人A型行为问卷(TABP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测定9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病人格特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

结果:研究组A型行为模式为55.43%,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述情障碍总分、因子I、II、III、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人A型行为问卷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Psychosomatic study on the patients with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Wang Qingling ,Zhu Mingquan, Yan Zhouping.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Qingdao Haici Hospital,Qingdao,26603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social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atients with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Methods:The psychosocial factors were evaluated by TABPQ,TAS,SDS,SAS in 92 patients with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and 50 normal controls.Results: The rates of type “A” behavior were 55.43% in the test group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TABPQ ,the scores of TAS I,II,III,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The psychosocial factors are special in the patients with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We should take the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to the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patients. [key words] ster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TABPQ;SAS;SDS 颜面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病名。

是一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使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而导致皮肤发生炎症的皮肤病。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本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然而国内外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心理学因素的调查在国内几乎是空白。

本项研究试图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心理学因素的调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组患者92例,其中男14例(15.22%),女78例(84.78%),年龄18~58岁,平均(34.29±6.54)岁,20岁以下6例,21~30岁31例,31~40岁38例,41~50岁11例,51岁以上6例。

原发病:接触性皮炎23例,日光性皮炎9例,脂溢性皮炎19例,酒渣鼻20例,湿疹15例,不详6例。

用药时间7月~41个月,平均(5.43±2.76)个月。

对照组50例,选自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以及本院工作人员。

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间断或连续外用激素制剂2个月以上;停用激素呈依赖性或有反跳现象;皮损表现为潮红或红斑、丘疹、痤疮样、酒渣鼻样皮炎;局部瘙痒、干燥、脱屑、灼热或触痛及紧绷感。

遇热、遇冷或情绪波动面部涨红,具备上述一条即可诊断。

1.3方法:采用问卷式表格,无记名形式,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自填,评定情况为最近1周以来情况。

成人A型行为问卷(TABPQ):包括60个项目,其中TH25题、CH25题、L10题。

如果L≥7为无效问卷;A型行为模式的确定标准为TH+CH>27分;<27为B型;=27为中间型[1]。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两组述情障碍状况。

TAS共26题,归纳为4个因子,因子I表示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II表示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III表示幻想性,因子IV表示外向性思维。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述情障碍越严重[2]。

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

SAS和SDS均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无或偶有=1,少有=2,常有=3,绝大部分或持续有=4。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总粗分乘以1.25)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3]。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应用t检验、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TABPQ结果:见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A型行为模式分别为55.43%和40%,经Ridit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TABPQ结果例(%)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经Ridit分析,P<0.05。

2.2 TAS结果:见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TAS总分及因子I、II、I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因子IV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两组TAS结果( ±s)2.3 SAS和SDS调查结果:见表3。

研究组的SAS、SDS和对照组相比,平均得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组的SAS、SDS和全国常模相比,平均得分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的SAS、SDS和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SAS和SDS调查结果( ±s)注:研究组的SAS、SDS与对照组相比,t =4.92、4.85,P均<0.01;研究组的SAS、SDS与全国常模相比,t =5.03、4.92,P均<0.01;对照组的SAS、SDS与全国常模相比,t =0.24、1.47,P均>0.05。

3 讨论因国内自 70年代普遍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某些皮肤病以及近年各种美容产品良莠不齐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已被有些学者列为心身疾病的一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喜欢争强好胜,他们常常醉心于工作,缺乏耐心,容易被激惹,并且常有时间紧迫感。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首次提出了A型行为类型的概念。

A型行为(性格)是一种具有过强的竞争性以及高度的时间紧迫感的人格类型, A型性格是冠心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A型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4]。

本项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A型行为模式分别为55.43%和4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提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A型行为可能是发病原因之一。

而且在TAS调查中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述情障碍总分及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幻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向性思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述情障碍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

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5]。

我们研究发现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而这可能是疾病发生或者加重的因素之一,亦可能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述情障碍缺乏幻想和想像力,思维具体且僵化。

提示可以在皮肤科的传统治疗基础上辅以行为松弛治疗、暗示治疗,必要时可合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这对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们同时发现:研究组的SAS、SDS和对照组及全国常模相比,平均得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激因素引起心身疾病,情绪是一个重要的中介,通过对患者的认知评价,应激因素转化为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经边缘系统作用,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通过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等多种途径,影响外周系统和器官,产生心身疾病[6]。

本研究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

提示焦虑抑郁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与持久不愈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

患者因为皮损发生于面部,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能提高本病的整体治疗疗效。

总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健康状况,应该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1] 徐斌,王效道.心身医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0:380-382.[2]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35-236.[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78.[4] Raikkonen,Katri. Modern views on the concept of type A behavior. Psychiatric Fennica, 2002,23:89[5]姚芳传. 述情障碍.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18:141-142.[6] Attah Johnson FY, Mostahimi H. Comordity between dermatological disease and psychiatry disorders. Int J Derm,2005,34:244-2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