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模拟试题(2)本试卷仅供学员参加"两学"河北师生网培训辅导练习使用,不做其它使用,特此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个测验能够对受试者参加完测验之后行为表现的预测程度是……………()A.构想效度B.预测效度C.内容效度D.副本效度2.以个体测量的结果和参照团体测量结果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等级的评价属于………………()A.等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安置性评价3.提出严明纪律模式的心理学家是………………………………………………()A.坎特B.琼斯C.格拉瑟D.德雷克斯4.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在思想、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表明他的态度品德发展到…………………………………()A.依从阶段 B. 认同阶段C.内化阶段D. 变化阶段5.运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班杜拉C.科尔伯格D.费斯廷格6.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心理学家、哲学家、教师等具有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能力是…………………()A.逻辑数理智能B.视觉空间智能C.言语语言智能D.自然观察者智能7.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前四层次的需要是…………………………………()A.动力性需要B.成长性需要C.缺失性需要D.必要性需要8.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是………………………………………………()A. 格式塔学派B.桑代克C.贾德D.奥苏伯尔9.认为遗忘是由于一些较低级的概念被较高级的概念取代,从而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遗忘理论是………………()A.压抑说B.干扰说C.痕迹衰退说D.同化说10.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A.学习态度B.学习兴趣C.学习需要D.学习意识11.在头脑中保持5秒到1分钟左右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 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 D.及时记忆12.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教育措施的能力是…………()A.教育机智 B.教学反思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控制点13.科尔伯格认为,10-20岁人品德发展到达哪个阶段…………………………()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后习俗阶段D.中习俗阶段14.中考、高考、英语四六级考试均属于是………………………………………()A.形成性评价 B.最佳表现评价C.诊断性评价 D.典型表现评价15.运用模拟教学、实地参观、搜集标本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是………()A.模象直观 B.言语直观C.实物直观 D.图形直观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发现遗忘规律是……………………………………………()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C.呈现倒“U” 曲线 D.反比关系17.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与理解的教学模式是……………………………()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C.直观式教学 D.随机进入教学18. 从教育实际中寻找课题,由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为解决教育实践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访谈法C.调查法 D.教育行动研究19.当学生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题太难时,他的归因属于………()A.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 B. 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C.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的 D. 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的20.纪律的逻辑后果模式的提出者是……………………………………………()A.德雷克斯 B.琼斯C.格拉瑟 D.坎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21.迈克尔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_________ 。
2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_________ 。
23.态度与品德形成包括依从、_________ 和内化三个阶段。
24.班杜拉提出强化包括自我强化、直接强化和_________ 。
25.会骑自行车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是由于存在_________ 。
26.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指导策略和_________ 。
27.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应的相对地位的愿望称为_________ 。
28.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维果斯基的_________ 思想。
29.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_________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30.奥苏伯尔认为组织者可以分为比较性组织者和_________ 。
31.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经历了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_________ 三个阶段。
32. 教师的知识结构由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_________ 组成。
33.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_________ 。
34.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_________ 和动机过程组成。
35.创造力具有独创性、流畅性和_________ 等特征。
三、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7.同化论及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与条件38.态度与品德的关系39.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
40.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41.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
1.B2.C3.A4.B5.C6.D7.C8.C9.D 10.B 11.B 12.A 13.B 14.B 15.C 16.A17.D 18.D 19.D 2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
21.资源管理策略。
22.情绪唤醒。
23.认同。
24.替代强化。
25.负迁移。
26.自我评价策略。
27.自我提高内驱力。
28.最近发展区。
29意义建构。
30.陈述性组织者。
31.符号性表征。
32.条件性知识。
33.布卢姆。
34.复现。
35.变通性。
三、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
36.答题要点:1、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3、学习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在教师指导下接收、加工和储存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他人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
4、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应该是建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知识意义表征。
5、学习条件。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境作用;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对学习环境设计,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资源。
37.答题要点:1、同化论是奥苏伯尔提出的。
2、该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命题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合并列结合学习,这些学习都是通过同化实现的。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
3、实现同化的条件有三个:学习者是否具有将新观念与已有观念发生相互作用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学习者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新的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改善。
38.答题要点:1、二者的构成成分不同。
品德包含行为成分;态度不包括行为成分。
2、价值内化成分不同。
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重视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变化;但是只有当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才成为品德。
3、涉及范畴不同。
在性格结构中,只有态度特征与品德有关,在态度特征中,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稳定态度称品德,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成分称态度。
39.答题要点:1、针对气质类型的有缺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简单分析,略)2、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简单分析,略)3、教师本人必须能正确认识与调控自己气质的有缺点,避免自己气质特征的消极方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
40.答题要点:1、利用榜样的作用,用性格培养性格。
(举例分析,略)2、运用赏识教育,为性格发展指引方向。
(举例分析,略)3、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塑造性格。
(举例分析,略)4、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举例分析,略)5、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善学生性格。
(举例分析,略)41.答题要点:1、改善外部条件。
(1)优化家庭环境。
(2)转变社会风气。
(3)建立良好同伴集体。
(4)提供良好的榜样。
(5)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2、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
(1)树立正确的个人信念。
(2)改变错误认知,形成正确观念。
(3)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
3、举例分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