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概述及基本理论)
管理者得到通知后扩散已经发生了,当时的清理人员甚至没 有意识到危险的巨大,进行了草率的抢救,大多数人都是直接 暴露在核辐射中。
几天后的基辅,大家对此一无所知,“5.1”节的时候, 父母们还都把孩子带到阳光明媚的户外,直到环境部门检 查空气质量时,才发现恐怖的异常。
3个月后,31名工人死亡。在倾颓的4号核反应堆上建 起了混凝土遮蔽所,而此后2年里另3座核反应堆依然工作。
例3:天津奥林匹克体育场
是一座不规则的椭圆形建筑, 状如水滴,昵称为“水滴”。 占地34.5公顷,建筑面积15.8 万平方米,总投资14.8亿元, 南北长380米,东西长270米, 高53米,既可满足国际足球和 田径比赛要求,而且还设有卖 场、展馆、会议厅、健身室等 多项辅助设施。为了将其建成 体育比赛、体育设施、文化、 休闲、娱乐、健身、购物为一 体的综合性体育场,设计者煞 费苦心,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 虑了奥运之后的运营维护和商 业经营,加大了设计与施工难
绪论
电影2012海报
海啸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最大的核电站之一, 位于乌克兰境内。对于那里的操作人员来说,安全不是他们的 工作,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发电。
1986年4月25日晚,操作人员想看看机器关闭时是否能发电, 就将保险等设备关闭,而这使得放射出能量过高,融化了核反 应堆,4号核反应堆发生了爆炸,190吨辐射巨大的核反应物排 放到空气中,这些辐射物质不仅扩散到乌克兰,甚至扩散到欧 洲的一些地区。
例6:南京南站工程
南京南站被誉为亚洲第二大高铁站,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 其中主站房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是一座连接8条高等级铁路的国 家铁道枢纽站,并实现了“铁路和公路‘合二为一’”,在南京铁 路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大致600米范围内,铁路、地铁、公路客运、 公交、轻轨5大交通体系全在里面了,而通过200多部电梯,这5大 交通体系完全连接在一起,实现了“零换乘”。当然,复杂繁多的 交通功能也使该工程的风险加大。
例4: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
2002年12月,荷兰建 筑师雷姆·库哈斯率领 的荷兰大都会(OMA)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中央 电视台建筑设计方案中 标了,其设计思想是两 栋摩天大楼,斜歪着身 子在地面和高空连接起 来。该设计方案预算 50亿元人民币,占地 19.7万平方米,最高处 达234米,两个塔楼在 162米高空相交对接, 在结构设计上存在较大 隐忧,可施工性较差, 项目风险大。
• 项目管理的定义
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 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 建设项目的特点 1、投资巨大 2、建设周期长 3、有时间限制,有资金限制和经济性要求 4、一次性,固定性 5、复杂性和系统性 6、风险较大
例1:鸟巢——国家体育场
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原计划 投资38.9亿元)。建筑顶面呈 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 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 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占地面 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 方米。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 设防裂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 级1级。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 万吨,整个鸟巢的钢结构必须 浑然一体,编织成“鸟巢”结 构,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 膜结构,结构很复杂,施工中 存在很多无例而循的特色和困 难,工程风险大。
1991年,1号反应堆起火,一年后遮蔽所也开始破损, 政府花费了1亿600万美元修补破损的遮蔽所。
2000年12月,迫于国际压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永久 关闭。
至今已有15000人因此事件死亡,5万余人终生残疾, 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
•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学 科,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价和决策,选择最 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 本争取获得合理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第一章 风险管理导论
为什么学习风险管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
高。但无论如何,人类都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意
不
外事故等各种威胁。
确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面临各种风险的概率不
定
断增加。人类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
性
风险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 类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寻找回避风险、处理风险的方 法,探索有效的途径来降低风险成本。
例2: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与圆形的“鸟巢”——国 家体育场相互呼应,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理念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 产物,工程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是根据水分子结构、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 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设计人员利用三维 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占地7.8公顷,却没有使用一根钢筋,一块混凝土;其墙身和顶棚都是用细钢管连 接而成的,有1.2万个节点;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 技术等为一体 ,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无先例可循,工程设计、施工、ETFE 膜(采光好,但国际多用不透明的、技术比较成熟的PTFE膜,国内对ETFE膜结 构的理论研究当时几乎空白)使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大挑战。
2012年5月16 日,中央电视 台新台址建设 工程主楼终于 竣工!
例5:国家大剧院
1999年7月,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建 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方案 中标。国家大剧院以钢结构网壳 围护,呈半椭圆球形,整个壳体 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 跨度212.2米,项目施工时是世界 上最大的穹顶;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 楼的深度,项目施工时是北京最 深的建筑。整个国家大剧院坐落 于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中,各 种通道及入口均设在水下。国家 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独特而复杂, 投资巨大,项目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