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护理查房-2016

呼吸衰竭护理查房-2016


病历资料
入ICU时情况:T 38.3℃ P 118次/分 R 25次/分 BP 105/76mmhg 神志模糊,精神萎,体型偏瘦,营养一般, 平车推入病房,查体不合作。口唇明显发绀。胸廓对称,呈 桶装,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入ICU辅助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血)(WBC) 13.63 *10^9/L;中性细胞比率 (NEU) 89.0 %;血红蛋白(HGB) 151 g/L;红细胞压积(HCT) 48.9 %;血小板(PLT) 282 *10^9/L; 2.血气分析:PH:7.40,PaCO2:39mmHg,PaO2: 58mmHg,Lac:3.3mmol/L,ABE:-0.5mmol/L,SaO290%;
病因
肺气体交换涉及两个环节,首先为通气(依赖“通气泵”作 用),其次为肺换气(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根据气体交换的两个环节,急性呼吸衰竭可分为肺衰竭和泵 衰竭。
引起肺衰竭的常见病因 肺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气体交 换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合不足,而无明显 的二氧化碳潴留。①呼吸道气流受限,包括喉头水肿、喉痉 挛、异物、肿瘤、外伤、感染等上呼吸道梗阻,以及支气管 哮喘严重发作、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等下呼吸道阻力增加② 肺实质疾病,包括严重肺部感染、毛细支气管炎、肺水肿等
分型
呼吸衰竭必定有动脉血氧分压的降低。根据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否升高,可将其分 为低氧血症(Ⅰ型)和伴有低氧血症的高 碳酸血症型( Ⅱ 型)呼吸衰竭。根据主要 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通气性和换气型呼 吸功能衰竭。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肺 衰竭和泵衰竭。根据原发病变部位不同, 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衰竭。根据发 病的急缓,可分为慢性和急性呼吸衰竭。
肺主气,可呼吸,吸入大气中清气,呼出浊气, 与大气相通,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肺为 娇脏,外合皮毛。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 肺失宣降而发咳喘。若久病不愈可致肺气虚 损,并累及脾肾。肺虚不能调节治理心血的 运行,则心气心阳亦亏虚,终至肺、脾、肾、 心俱虚而成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气候变化, 饮食、情志及劳累等因素,则可诱发为本病。
中医基础
呼吸衰竭为呼吸系统急症,临床治疗应祛除诱因, 防止呼吸功能恶化,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 能。本病以痰瘀热为标,肺脾心肾之虚为本,其病 理过程由肺阴亏虚发展到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 阳衰惫,宜分清脏腑虚实,标本缓急。缓解期以补 肺脾心肾之虚治本为要,兼以祛痰化瘀清热;急性 期多见痰浊蒙闭、痰火扰心、痰热动风,病情危重, 宜以祛痰清热,醒神开窍,熄风止痉为大法。临床 中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注重祛痰、 平喘、化瘀、醒神,内外结合,内服药物合外治法, 如配合气道切开术、机械通气、高频通气、雾化吸 入等。
病因
引起泵衰竭的常见病因 通气泵由胸廓、呼吸肌 及调节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神经系统组成。 ①呼吸肌疲劳或衰竭②胸廓和胸膜病变③神 经肌接头病变④运动神经病变⑤中枢神经系 统抑制或功能紊乱
病历资料
患者,男,69岁,入ICU时间: 09:12 患者因“反复咳、痰、喘十余年, 加重伴意识模糊1天”入院。患者于十多年前始常于天气变化或冬春季 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近几年来出现活动后气促,呈进行性 加重,日常一般生活稍受限,未曾住院正规治疗,常在社区予以抗感染、 平喘、祛痰治疗好转。患者昨日胸闷气喘明显,意识欠清,精神萎靡, 咳嗽无力,今家属送至我院急诊,至急诊时查体:T 37.8℃,BP 113/79mmHg,P 114次/分,SPO2 89%,神志欠清,精神萎,口唇紫 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哮鸣音及痰鸣音,心律齐,双下 肢无水肿。查血气示:PH 7.39,PCO2 36.6mmHg,PO2 52mmHg,ABE -3mmol/L,Lac 4.4mmol/L,SO2 86%。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 ST-T改变。胸片示左下肺斑片影。血常规:WBC14.53 *10^9/L;NEU 87.9%。请呼吸科会诊后收住ICU治疗。病程中患者意识欠清,胸闷气 喘伴紫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无咯血,无偏瘫,无二便 失禁,无恶心呕吐,纳差乏力,二便未诉异常。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病史十余年,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入ICU诊断: 1.AECOPD 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 2.肾功能不全
诊疗计划
1、予密切监测意识,呼吸及生命体征变化, 气道吸引,痰液充分引流。 2、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制酸、抗凝、 改善机体免疫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如行胸部CT,痰 培养,寻找病原学依据。
中医基础
呼 吸 衰 竭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6-08
概念
呼吸衰竭: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动 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 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诊断
呼吸衰竭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 竭。急性呼吸衰竭指没有基础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则指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过较长时间发展成的呼吸衰 竭。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病情在 短时间内急性加重者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临床情况兼有急性呼吸衰竭的 特点,临床上的处理措施也与急性呼吸衰竭相似。
病历资料
❖ 24小时液体入量2380ml,出量1450ml。血 气示:PH:7.41,PaCO2:45mmHg,PaO2: 86mmHg,Lac:0.9mmol/L,ABE:3.2mmol/L,Sa O297%。患者目前病情稳定,氧合改善,肌 酐恢复正常,可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予 转病区。
诊断
护理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多而粘稠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弹性降低、通气功能障碍
有关 ❖ 睡眠型态紊乱:与咳嗽、呼吸困难、焦虑有关 ❖ 潜在并发症:感染 与痰液潴留、机体抵抗力下降有
关 ❖ 潜在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 自理能力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