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山东枣庄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8-山东枣庄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枣庄市学业水平测试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工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84分;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工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在本页上方空自处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测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12的倒数是()A.-2B. −12C.2D.12【考点】倒数.【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12的倒数是-2.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5+a5=a10B. a3÷a−1=a2C.a∙2a2=2a4D.(−a2)3=−a6【考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A、a5+a5=2a5,故本选项错误;B、a3÷a−1=a4,故本选项错误;C、a∙2a2=2a3,故本选项错误;D、(−a2)3=−a6,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要熟悉计算法则.3.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 B.30° C.45° D.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m∥n,∴∠2=∠ABC+∠1=30°+20°=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 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ac|=ac C.b<d D.c+d>0【考点】实数和数轴.数形结合.【分析】本题利用实数和数轴的对应关系结合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从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 <b <0,d >c >1;A 、|a|>|b|,故选项正确;B 、a 、c 异号,则|ac|=-ac ,故选项错误;C 、b <d ,故选项正确;D 、d >c >1,则a+d >0,故选项正确.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知识:从原点向右为正数,向左为负数.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5.如图,直线l 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若点A (3,m )在直线l 上,则m 的值是( ) A .-5 B .32 C .52 D.7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分析】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分析式,再将点A 代入求解可得.【解答】解:将(-2,0)、(0,1)代入,得:{−2k +b =0b =1 解得:{k =12b =1∴y=12x+1,将点A (3,m )代入,得:12+1=m ,即m=52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分析式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将边长为3a 的正方形沿虚线剪成两块正方形和两块长方形.若拿掉边长2b 的小正方形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块矩形,则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为( )A. 3a+2bB. 3a+4b C .6a+2b D .6a +4b 【考点】列代数式.【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边长为3a 的正方形的边长-边长2b 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边长2b 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依题意有3a-2b+2b×2=3a-2b+4b=3a+2b .故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为3a+2b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得到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和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关系.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 )A .(-3,-2)B .(2,2)C .(-2,2)D .(2,-2)【考点】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和图形变化-平移.【分析】首先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可得B 点坐标,然后再根据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符号改变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的坐标为(-1+3,-2),即(2,-2),则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2,2),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和图形变化-平移,以及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变化规律.8.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P ,AP=2,BP=6,∠APC=30°,则CD 的长为( )A.√15B.2√5C.2√15D.8【考点】垂径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分析】作OH ⊥CD 于H ,连结OC ,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OH ⊥CD 得到HC=HD ,再利用AP=2,BP=6可计算出半径OA=4,则OP=OA-AP=2,接着在Rt △OPH 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OH=12OP=1,然后在Rt △OHC 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H=√15,所以CD=2CH=2√5【解答】解:作OH ⊥CD 于H ,连结OC ,如图,∵OH ⊥CD ,∴HC=HD ,∵AP=2,BP=6,∴AB=8,∴OA=4,∴OP=OA-AP=2,在Rt △OPH 中,∵∠OPH=30°,∴∠POH=60°,∴OH=12OP=1, 在Rt △OHC 中,∵OC=4,OH=1,∴CH=√OC 2−OH 2=√5∴CD=2CH=2√5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9.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 图象的一部分,且过点A (3,0),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2<4ac B.ac>0 C.2a-b=0 D.a-b+c=0【考点】二次函数图象和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有b 2-4ac >0可对A 进行判断;由抛物线开口向上得a >0,由抛物线和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c <0,则可对B 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是x=1对C 选项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和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所以a-b+c=0,则可对D 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即b 2>4ac ,所以A 选项错误;∵抛物线开口向上,∴a >0,∵抛物线和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c <0,∴ac <0,所以B 选项错误;∵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b 2a =1,∴2a+b=0,所以C 选项错误;∵抛物线过点A (3,0),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1,∴抛物线和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a-b+c=0,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为抛物线,当a >0,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b 2a ;抛物线和y 轴的交点坐标为(0,c );当b 2-4ac >0,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当b 2-4ac=0,抛物线和x 轴有一个交点;当b 2-4ac <0,抛物线和x 轴没有交点.10.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 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 、PB ,那么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边BC 的中点,AE ⊥BD ,垂足为F ,则tan ∠BDE 的值是( )A .√24B .14C .13D .√23【考点】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矩形 【分析】证明△BEF ∽△DAF ,得出EF=12AF ,EF=13AE ,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 ,得出EF=13DE ,设EF=x ,则DE=3x ,由勾股定理求出DF=√DE 2−EF 2=2√2x ,再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BC ,AD ∥BC ,∵点E 是边BC 的中点,∴BE=12BC=12AD ,∴△BEF ∽△DAF ,∴EFAF =BE AD =12 ∴EF=12AF , ∴EF=13AE ,∵点E 是边BC 的中点,∴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 ,∴EF=13DE ,设EF=x ,则DE=3x ,∴DF=√DE 2−EF 2=2√2x∴tan ∠BDE=EFDF =x2√2x =√24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若AC=3,AB=5,则CE 的长为( )A .32B .43C .53D .85 【考点】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 ,即可得出EC=FC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 作FG ⊥AB 于点G ,∵∠ACB=90°,CD ⊥AB ,∴∠CDA=90°,∴∠CAF+∠CFA=90°,∠FAD+∠AED=90°,∵AF 平分∠CAB ,∴∠CAF=∠FAD ,∴∠CFA=∠AED=∠CEF ,∴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BFAB=FGAC,∵AC=3,AB=5,∠ACB=90°,∴BC=4,∴4−FC5=FG3,∵FC=FG,∴4−FC5=FC3,解得:FC=3 2,即CE的长为3 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第Ⅱ卷(非选择题题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若二元一次方程组{x+y=33x−5y=4的解为{x=ay=b,则a-b=________【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分析】将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x+y=3,3x-5y=4,∴两式相加可得:(x+y)+(3x-5y)=3+4,∴4x-4y=7,∴x-y=7 4,∵x=a,y=b,∴a-b=x-y=7 4【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求出a-b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4.如图,某商店营业大厅自动扶梯AB的倾斜角为31°,AB的长为12米,求大厅两层之间的高度为_________米.(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参考数据:sin31°=0.515,cos31°=0.857,tan31°=0.601】【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使用-坡度坡角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的使用:坡度【分析】过B作地平面的垂线段BC,垂足为C,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过B作地平面的垂线段BC,垂足为C.在Rt△ABC中,∵∠ACB=90°,∴BC=AB•sin∠BAC=12×0.515≈6.2(米).即大厅两层之间的距离BC的长约为6.2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使用-坡度坡角问题,把坡面和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在解决坡度的有关问题中,一般通过作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坡角即是一锐角,坡度实际就是一锐角的正切值,水平宽度或铅直高度都是直角边,实质也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15.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