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记录1 目的便于生产部的生产管理,培训粗纱工序操作者的技能技巧,掌握在生产过程中应知的常识,让安全优质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 范围适用于粗纱工序生产作业操作规程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3 职责由生产部制定和修改,操作工执行。
4 工作内容4.1 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工作是生产员工的第一项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法,交接双方提前十五分钟对岗开车交换,交班者以主动交清为主,接班者以检查为主,做到相互合作又分清责任,交换内容如下内容重点要求1.整理整顿1.机台和地面按清洁进度表2.棉条桶,筒管车整齐排列在黄线框格内3.疵品当班处理4.坏筒管` 本班回收,放在固定的地方2.生产情况1.前后供应情况按生产平衡要求2.工艺变更机台落实3.熟桶条,退出空桶和筒摆放整齐4.生活情况正常5.交班纱用班工号纸区分3.设备情况1.平揩车填写停台时间2.坏机原因清楚3.自停装置无失灵4.皮辊,皮圈,清洁器齐全,无损坏4.工具纱扫/棕扫/菊花扦/长竹签当班收回放在本班工具箱内4.2 设备操作4.2.1 开机前准备工作4.2.1.1 要求与工艺相符:筒管、棉条、集合器、钳口。
4.2.1.2 检查机台用什么色筒管,纺什么支数。
4.2.1.3 检查牵伸区有无缺钳口、集合器、摇架有无压住皮圈,检查皮圈有无装错。
4.2.1.4 检查压掌中是否变形、绕花、及绕数是否正确。
4.2.1.5 检查机后棉条是否有撕裂条。
4.2.1.6 检查机前张力是否正常。
4.2.1.7 检查棉条有无穿过、前后喇叭口。
4.2.1.8 如果长时间(2天或以上)停台,最少开15-30分钟空机并检查正常后才能开机。
4.2.1.9 检查产量表是否是2500,如果不是应先复位至2500读数。
4.2.2 开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2.2.1 将电箱总掣往上推,到机头第一盏灯亮即可开机。
4.2.2.2 开机按照安全操作法进行。
4.2.3 值机过程要点:4.2.3.1 转班方法:机头左上角有一个“7”字形的转班按钮,转A为甲班,转B为乙班,转C为丙班。
4.2.3.2 当班对应的产量是“千米”为单位。
4.2.3.3 计长器显示到20时机顶上红灯亮准备落纱。
4.2.3.4 落纱前后工作分开。
a) 落纱前准备4台单锭纱车并要注明责任号及A、B、C、D顺序。
b) 落纱前检查机后棉条有无撕裂条并作好记录。
c) 落纱后需清牵伸机台的,打开盖板,拾净风箱花清干净牵伸区,用竹签清干净皮辊,罗拉两头的积花,将筒管完全按平后将龙筋复入用布、手套清扫前车面,扫干净下龙筋和筒管脚的积花,拾干净纱尾和锭翼挂花才开机,当粗纱绕至离管顶10CM即停机将地面扫干净。
4.2.3.5 值机过程:每隔15分钟走一次巡回,检查机前有无打飞花,有无纱疵附入,纱线的张力,假捻器、吸风管、铁棒的积花,机后棉条有无起毛,撕裂条、混支等。
4.2.3.6 机顶信号灯的作用:a) 黄灯:机前锭翼部位打飞花或有障碍物飞过造成着灯的。
b) 红灯:计长器显示读数至20时,亮红灯,挡车工准备落纱。
c) 绿色灯:机前假捻区断头或有障碍物飞过,车面多飞花,假捻器有绕花而造成着灯的。
d) 白色灯:机后撕裂条,或机架有挂花而造成的。
4.2.3.7 突然停电或断皮带、扫齿轮的处理方法:a) 如果突然停电,待有电后检查纱果有无粗幼节,有无纱线重叠,如果有则手动落纱处理一层左右的纱果后测试,测试合格可以拉到下工序用,然后正常开机。
b) 如果断铁炮皮带及扫齿则手动落纱待测试定量、条干。
未经测试的注明禁用两字,重新开机后在经试验室测试合格才可以开机。
4.2.4 停机要点及注意事项:4.2.4.1 停机先停按钮键(红色键),在锭翼完全停稳后,才去打总电源。
4.2.4.2 2小时以上停机待条一定要关总电源,打开摇架。
4.2.4.3 停机维修一定要关总电源及注明维修字样。
4.2.4.4 纺纱过程中停机要顾及纱果冒头、冒脚。
4.3 全面操作4.3.1 巡回工作巡回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使生产顺利进行。
4.3.2 巡回路线及要求4.3.2.1 巡回路线:“凹”字型a) 每人看两台机:b) 正常情况下巡回周期不允许超过15分钟。
c) 巡回过程中眼看耳听机器运转情况;结合做好预防疵捉疵工作。
d) 结合处理好机器停台(机前和机后断头);结合处理毛条,纠正交叉棉条。
e) 结合清洁进度表。
f) 结合检查粗纱成形情况。
g) 结合做好整理整顿工作。
h) 转批号换条时全部打空,重新生头。
4.3.3 机前、机后接头,落纱、换条工作一台粗纱机后棉条分两段,在细纱那头数起来,第一段60锭,第二段60锭(包含纺不定长锭位),够棉条后搭棉条,棉条经过导条架、喇叭口,进入牵伸区,各项工作完成后点动开,直至罗拉吐出须条。
先将锭翼较正位置,然后插入导纱管引纱,由下而上牵到导纱管,按工艺要求,绕压掌绕数。
接头时将纱头用退捻方法扯成笔尖状,长度约45mm,纤维要平直,扯罗拉吐出的须条约为50 mm,纤维要松散,平直,包卷后用左手中、拇、食三指顺包卷方向轻轻卷后再少许退捻,使包卷后的纱条光滑,开机后待压掌打过绒布后手动落纱,交接头部份处理掉。
重新开机纱果纺到500米左或拿两个纱到试验室测定量,合格后才能正常开机。
机前断头的按规定接头(2000米以下缺半层不接头,2000米以下缺10公分不接头)。
换条工作是影响粗纱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生产效率,挡车工必须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团结合作的集体作业。
机后换条一段(不包括不定长锭位),先等压掌往下纺到10公分左右停机,然后将机后棉条桶面处撕断,拉开条桶扫净地面的飞花,在棉条尾部上方30CM左右点上蓝粉后拉棉条上机(注:拉内排棉条时,必须要有人在内排接应,且两桶棉条要并排拉,避免产生毛条、烂条),然后接头、开机,待接头过机后落纱。
将蓝粉及接头部份(蓝粉之前的纱)处理掉才能送到后工序使用。
退出的空桶要放到并条机前黄格内并接规定摆放好。
不定长锭位换条,不用点蓝粉,棉条用竹签接头过机前打断重新接头。
工艺牌标识内容要与机台所纺支数、管色、使用并条机棉条的内容相同,且落纱后的纱果要放到对应支数的细纱机前摆放后。
另:1400米以下的纱果(包括1400米)可用60锭的单锭车装,1400米以上纱果要用30锭的单锭车装,避免纱果因摩擦起毛。
(用单锭车可根据单锭车的规格和纱果的直径而定。
)4.4 质量控制4.4.1 质量把关工作粗纱工序产生的纱疵极大程度影响到成纱的质量。
主要分为三个来源:机后、牵伸区、机前卷绕区。
4.4.1.1 机后-棉条质量纱疵:a.机后熟条有打摺或有飞花附入。
b.机后熟条严重起毛、有烂条。
c.机后棉条撕裂。
4.4.1.2 牵伸区的纱疵:a.牵伸皮辊失效、加压不够。
b.皮辊变形弯曲或转动不灵,或皮辊与前罗拉不平行。
c.隔距块纺纱。
d.隔距块压住备用皮圈纺纱。
e.上、下皮圈有破损、上销变形等。
f.棉条进入牵伸区时道路不正确(如漏穿喇叭口、集合器等。
)g.集合器、喇叭口有积尘或挂花。
h.皮圈跑偏,棉条跑出通道。
I.皮辊吸白花。
J.假捻器有破损K.罗拉绕花4.4.1.3 卷绕区的纱疵:a.锭管内挂花。
b.压掌绕数不对,压掌挂花严重、压掌变形。
c.锭子摇头或筒管跳动、弯曲。
d.飞花无拾干净。
4.4.1.4 紧纱、松纱、烂纱(主要出现在机前卷绕部分)a) 压掌绕数不对。
b) 粗纱条压住压掌纺纱。
c) 断头后相隔长时间才接头。
d) 压掌变形(上翘或下垂)。
e) 铁炮皮带复位不正确,整台机纱松。
f) 张力松(须条跳动大)。
g) H位不会复位4.4.1.5 冒头、冒脚a) 张力变化大,时紧时松。
b) 停机位置不当(在换向处停机)。
c) 锭子、筒管、压掌高低不一或跳动。
d) 压掌变形。
e) 电器控制换向装置失灵。
4.4.1.6 飞花附入a) 棉条内有飞花、绒板花、或送风管有飞花跌落。
b) 无按规定清桶底尘花(剩下最后一车纱时清)。
c) 绒圈转动不灵,造成绒板花附入棉条。
d) 无停机做清洁,或清洁时动作过大,造成飞花附入。
e) 锭管内或锭翼挂花。
f) 机前打飞花,无拾净飞花就开机。
4.4.1.7 油污粗纱a) 皮辊轴头、罗拉头等有油污溢出。
b) 送风管内有黑色污物跌落。
c) 起纺时无按规定停机扫地。
d) 清洁时脏花附入纱条。
e) 挡车工油手接头。
f) 粗纱落地沾油污。
4.4.2 清洁进度表备注: a) 纺剩最后一车纱的棉条开始,用竹签拾净棉条中间空心位置的飞毛。
b) 清集合器要求:早班清1#-3#;中班清4#、5#;夜班清6#、7#;并且按单号清单号机,双号清双号机,要求起摇架清,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c) 吸棉管、下皮圈逢大清洁日早班停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