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规划的“魂魄”之容量
话说某员工阿宽刚刚进入网络规划领域,阿宽对移动通信技术比较了解,但进入通信规划领域,总是有点水土不服。
如果有个领路人指引一条路,那至少能加快成熟的速度。
在这个圈子里找个资深并不困难,这不,“黄师傅”出现了。
以下是这二位的师徒对话。
黄师傅热情真诚,满脸堆笑。
俗话说人之大患在于好为人师,黄师傅也一样。
听了阿宽的困惑之后,问道:“你说网络运营者建设移动网络的目的是什么呢?”
宽:“赚钱。
”
黄:“恩,你说的很直接,我们把这个目的给学术化一点,赚钱就是收入减掉成本。
因此网络的目的: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那网络运营者找谁收钱呢?”
宽:“当然是移动用户了。
”
黄:“这么难的问题都明白,太有才了。
要从用户腰包里拿出钱,得给用户提供好的服务,因此电信业务、价格、市场、营销等等都是让用户掏钱使用通信服务的手段。
我们做网络规划的先不谈这些,就谈网络,那怎么才能建一个让用户满意的网络呢呢?”
宽:“……”
黄:“我们分解一下:首先,用户个体流量和用户数量的乘积构成了网络容量,网络需要提供给用户满意的容量;同时,用户分布在整个城市、乡镇、深山老林、戈壁沙漠,网络还要覆盖住祖国的山山水水;另外,用户的通话和其他业务的感知如何,这些业务是否好用,以无线电波为通道的移动通信网络充满了变数,网络需要规划一系列工程参数、网络配置参数、频率配置参数、码参数、邻区参数来尽可能的降低这种变数,提升用户的业务感知。
当然,这些都必须要考虑如何节约成本。
另外,现有的网络还有什么可以继续利用的?是一步到位花大价钱铺一张大网,还是逐步升级,添油战术?是先把所有业务都覆盖了呢,还是把业务分开,专网专用?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都是运营者要考虑的。
”
宽:“好像有点明白了,那我们做网络规划要做什么呢?”
黄:“在规划阶段,网络还不存在,但人们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因此网络规划就是通过描绘一个网络蓝图,来给客户吃定心丸。
网络规划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个可演进的网络?如何整合已有的网络?本网络要为多少用户提供多大面积覆盖的多好质量的服
务?”
宽“说慢点,有点晕。
”
黄:“好,那我把这几个问题拆成几个词,即网络规划的纲:容量、覆盖、质量(品质)、
整合、人。
”
容量
第二天早上8点半一上班,阿宽就找了黄师傅,说想请教一下容量规划。
黄师傅说:“大家都很忙,咱们删繁就简,半个小时把这点事搞搞清。
”
之后,他喝了口水:“根据预测,中国2010年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0万量,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建立一张多大的交通网络来满足这么多汽车的出行呢?”
宽:“这跟移动网容量有啥关系?”
黄:“交通网络规划的核心是满足交通容量,通信网络规划的核心则是满足通信容量,二者如出一辙。
所以在一些国家,交通和通信是一个行政部门。
”
黄:“再问一个问题:容量规划的本质是什么?”
宽:“不就是算网络能力吗?”
黄:“容量规划的本质,是配置。
是对网络资源的配置。
网络需要多少载波、频点、信道、时隙、负荷……。
因此与其叫网络容量规划,不如叫网络配置规划。
”
黄:“那配置的本质是什么?需求和供给。
”
宽:“我明白了,就是分析预测用户的业务需求,然后计算而得出配置的资源。
”
黄:“对。
需求来自最终用户,容量规划要预测用户对通信话务量及业务量的统计量化需求。
当然,每个用户的通话时间、通话时长、业务时长都属于个性化,即各不相同。
但是冷漠的网络不能照顾所有用户,于是只好将众多用户的不同需求表征成一个标准人的需求,用一种
高雅的词说叫“业务模型”。
”
宽:“需求很容易理解,那供给的网络资源是什么?是设备吗?”
黄:“你说设备也算对,但是我们跟运营商谈设备配置,谈的是什么配置?”
宽:“恩,对于GSM来说,一般就是谈载频。
”
黄:“2G网络的网络资源就是最直接的业务信道,因此网络资源单元即为信道、载频;”
宽:“2G网络我明白,可是3G网络都是一个载频就能组网,而且还是多业务混合,怎么进
行配置规划?”
黄:“3G网络是CDMA系统,业务信道由码来表征。
那么网络资源如何表征?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增加一份业务,对网络就增加一份干扰,因此3G的网络资源就是干扰资源。
干扰是资源?不太好听,因此我们就粉饰一下,叫“负荷,LOAD”。
当负荷堆积到一定量时,网络就无法解码,这就是极限容量。
因此,工程师设计了一个“CE,信道单元”(TD叫BRU,基本载频单元)来表征一个基本业务的负荷。
其实,IS-95就是这么算的,不过就是IS-95设备存在信道的配置。
那么这个基本业务用什么比较好呢?3G初期当然就话音喽。
所以3G 网络的网络资源就是信道单元,实际是业务负荷。
当然业务负荷最终可能会转成码资源或者时隙(TD-SCDMA),这取决于设备商和运营商如何协商。
”
黄:“你一定想知道对于HSPA、LTE的后3G网络资源配置拿什么表征?这里先卖个关子,
反正还没到那时候呢,先不说。
”
宽:“不过,我们似乎还要配置从基站向核心网侧的资源。
”
黄:“是啊,基站向核心网元的配置则是链路和接口(A接口、IuB接口、……)。
从基站到传输侧,再到核心网,从容量角度看就是流量的汇合,这之上的通信全部是有线通信,所
以这部分容量的配置就很直观。
”
宽:“师傅,我们搞清了需求,搞清了供给,但需求是流量,供给是配置,这两个怎么对上
啊?”
黄:“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需求到供给的匹配是容量规划的核心学问。
因为成本和资源利剑挂在上方,成本和资源是有限的,钱紧。
还是拿汽车和道路做比喻。
城市里这么多辆汽车,不可能条条马路都是双向十车道,满足所有人“一路畅通”的需求,只能根据不同
地区的流量,有针对性的配快速路、配环路,剩下还只能是红绿灯、普通路。
怎么针对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供给道路就是个运筹学问题。
通信网络的道理一样,不可能供给“一路畅通”的网络,因此必须要想出一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需求,但能够有效供给的方法。
这门学问叫“排队论”。
关于排队论的学科,我不多说了,你自己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
个人。
”
宽:“师傅,最难的学问你让我自学,真有你的。
”
黄:“其实你肯定在学校里学过,拿来用一下就更熟了。
我再问你个问题,你对网络做了容量规划,但凭什么你的规划配置是最合理的?用什么来评估网络的容量规划?”
宽:“我做的配置能满足需求不就OK了。
网络建成测试时的流量能满足需求,甚至超过需
求就能评估了。
”
黄:“你提到测试,这是评估的方法,但我关心的是什么指标来评估,你认为用网络的实际流量来评估,那有个问题,如果你规划的网络配置有挺大的空闲你不是瞎花钱吗?”
宽:“我明白了,其实容量规划是有限资源的规划,因此评估网络的容量使用状况得用投入
产出比,就是效率。
”
黄:“阿宽你还挺有悟性的啊,不愧是我徒弟。
从移动通信网络角度看,网络容量规划归根结底指的是容量效率的规划,即在有限资源(如频率、设备、信道单元、负荷)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能力。
所以说一个本地移动网络容量规划的水平单看投入多少成本不够,单看满足多大的需求也不够,要看满足需求与投入正本的比值,即利用率。
这里边有信道利用率,有频谱利用率,以后可能还会有时隙利用率,码利用率……”
黄:“好了,时间到了,你把这些总结一下。
”
宽:“总结一下,容量规划实际关注的是需求和供给,用户的通信业务需求即建立业务模型,这个研究足够再写一本书;供给就是配置资源,而资源就是能够衡量业务设备配置,信道、载频、负载、信道单元……;把资源和需求进行匹配要通过“排队论”来实现;网络容量的效果评估得用效率的思想,就是用利用率来评估。
恩,这么一理,我就清晰了,明显感觉经
验值大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