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预防措施(一)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亿成佳苑小区3#住宅楼
2
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
设计单位
包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
建筑面积
1998m2
5
工程地点
土右萨拉齐镇黄河二处南6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
7
基础形式毛石基础8
建筑用途商住楼
预防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一、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依据“安全生产法”做好本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

二、为了使脚手架上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及临边各工种的作业与施工安全,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患于未然,做到警钟长鸣,事故为零。

三、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架工)应持证上岗,上岗前依据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四、项目部应提供安全防护用品,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鞋,并按规定正确使用与佩带。

五、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对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施工做好照明并应设红灯警示。

六、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红白相间油刷静态颜色,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验收,方可实施,严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七、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
部有关人员审批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架体应形成独立机构,不得与脚手架连接做好与建筑物的连接及支撑,架板满铺,四周设护身栏杆,并用密目网防护,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八、本工程为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部有关人员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作业层脚手架板应满铺,下设防护层,并设安全平网(兜网)脚手架外侧应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并且与架体拴牢,严禁随风摆动,作业人员上下楼走安全通道,严禁攀登脚手架,龙门架上下,更不淮乘坐吊兰上下。

九、模板工程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批合格后生效,模板支搭好以后,经项目部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支搭钢模板、支拆模板、绑扎钢筋时应保证施工人员有可靠的作业点,作业层设护身栏杆,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荷载应均匀堆置,严禁形成集中荷载。

十、对预留洞口中、楼道口,均应设防护小于1.5m的洞口用架板防护,大于1.5m以上除用架板或安全平网防护外还应设距地1.2m以上护身栏杆,楼梯口用φ48钢管二道防护(包括转向平台),基坑四周用钢管防护距地1.2m,设二道护身栏杆,并有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油刷,红、白相间颜色、夜间有红灯警示。

总之做到“有口就有盖有边就有栏”。

十一、对楼层边,屋面边,并设护身栏杆,临边防护护身栏杆1.2m,对于有屋面造型坡度较大时,设双向防护,采用专用的安全防护。

施工坍塌事故预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施工现场预防基坑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围墙)倒塌及脚手架坍塌,为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施工的基坑土方坍塌
基坑在开挖前充分考虑到基坑开挖的深度,凡有地下室,周围及地下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有防空洞、化粪池等负5m,以下时均应编制专门基坑支护的组织设计,支护有计算书及作法。

基坑开挖时充分考虑到土的类别和坡度的容许值,按高宽比进行放坡(详查规范)。

由于基坑边坡顶部堆土超载或由于震动,破坏了土的内聚力,引起土体结构破坏,宜造成滑坡。

由于施工方法不正确,开挖程序不对,采取超标高挖土或挖空底脚的做法,支撑设置或拆除不正确,排水措施不力及解冻时造成的坍塌等。

基坑开挖之前必须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护方案和放坡要求,其内容有支护结构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
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

不同深度的基坑和作业条件,所采用的支护方式不同,根据公司近几年施工情况一般采用原状土放坡,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m时,可采用一次性放坡,当深度达到4-5m时也可采用分级放坡,放坡必须保护边坡的稳定。

坑内支撑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采用在坑内加设支撑方法,槽沟可采用双面支撑,基坑可采用单面支撑,支撑材料选用扣件、钢管也可用顶柱、架板、支撑。

坑边荷载,坑边堆土和坑边机械必须距坑边1.2m以外,坑边堆土高度不能超过1.5m。

上下通道基坑作为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道路,包括车辆运输,上下通道一般为4-4.5m宽,坡度为1/3,不准攀爬模板、脚手架以确保安全、人员上下可采用木梯或绑扎扣件钢管梯子上下。

土方开挖所有挖掘机、装载机均应进行进场验收、确认合格后驾驶员持证上岗,并留有记录,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进行配合操作时,操作工人不得进入挖土机械作业半径内,必须进入时,待挖土机械作业停止后,人员方可进行坑底清理,坑底、边坡找平等作业。

挖土机作业位置的土质及支护条件,必须满足机械作业的荷载要求,机械应保持水平位置和足够的作业面。

挖土机械不能超标高挖土,坑底应留有20-30㎜余土,以便人工清
理找平,超标挖土容易造成土体结构破坏。

基坑作业环境应良好,作业人员必须有安全立足点,脚手架搭设符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有扫地杆、剪刀撑、护身栏杆等。

基坑专人进行坑边监测,发现基坑有裂缝变形时立即停止施工。

基坑四周设围堰,以防雨水倒灌,坑内有排水、集水坑。

基坑四周设临边防护,护身栏杆高度为1.2m、2m一根立柱。

二、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预防模板坍塌的关键,支撑系统的设计要有计算书,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施工,模板支撑尽量采用扣件、钢管支撑。

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基土应夯实,基土的支撑点应牢固平整,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必要的临进固定措施。

模板设计的技术要求:
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规定。

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的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能达到下列规定: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进行模板计算应考虑的荷载及荷载组合: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规定,模板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模板结构自重:模板结构的自重木为0.75KN/㎡,钢模板为1.1KN/㎡。

新浇灌混凝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自重为24KN/m3,钢筋自重:一般板结构每m3混凝土为1.1KN
梁每m3混凝土为1.5KN/㎡
施工人员设备自重:一般取值为2.5KN/㎡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荷载:水平面模板为KN/㎡
对垂直面模板为4KN/㎡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0.22KN/㎡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一般为4KN/㎡
模板支撑的具体做法:
立柱支撑可选用A3钢焊φ48×3.2壁厚,扣件用可铸锻扣件(玛钢件)重量不能低于1.34㎏(每个)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由于模板立柱承受的施工荷载往往大于楼板的设计荷载,因此常需要保持两层或多层立柱,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铺垫。

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
刀撑,立柱高度大于2m,应设两道水平支撑加扫地杆,满堂红模板立柱的水平支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柱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柱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当使用φ48×3.2钢管时,间距不应大于0.8-1m,若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模板上堆料和施工设备应合理分散堆放,不应造成集中荷载。

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内容,才能防止模板坍塌事故发生。

临设应高出施工现场地坪200-300㎜,铺砂浆砌作,内外抹水泥砂浆,有良好的通风与排水措施,施工现场围墙最好使用彩钢板,用100×100㎜方木,φ48钢管,罗栓紧固,施工现场围墙内严禁堆土或存放其他材料,以免造成坍塌。

大门门楼底脚浇筑C20混凝土埋地脚罗栓,与建筑物拉结,以防坍塌。

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的警示牌。

脚手架除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执行外,主要边墙件接结点均按三步三跨,二步三跨拉结,遇有框架工程,用φ48钢管形成“井”字型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以防造成坍塌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