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班级管理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班级管理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未来人才的素质。

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呢?我觉得关键是要切实抓好班集体建设这一核心。

下面是我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严以律已,为人师表
在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对自己的言行并不十分注意,常把学生引入误区。

有一年,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

尽管我大声疾呼,然收效甚微。

后来有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您要求我们的作业字迹要端正,可您在黑板上的板书…漂亮‟得使我们无法辨认。

”这时我才真正领悟到老师的表率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从此以后,我处处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我总是身先士卒,好象要求学生做到随手拾纸屑,我每次进教室,都会不声不响地把纸屑拾起来放进垃圾箱内。

后来班上逐渐养成了一个风气,谁桌子底下出现纸屑,就会受到同学们的指责。

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二、坚持博爱,无私奉献
实践证明,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使学生爱这个集体,要使学生爱这个集体,班主任首先要对每个学生付出
爱。

我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作努力。

1、对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因为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进步,但同样也具有青少年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同样有缺点和不足。

这就不能对他们偏爱,对他们的缺点就视而不见。

应该既爱他们好的一面,又从爱护出发,批评其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他们。

2、对后进生要宽厚和容忍。

后进生心理普遍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我们要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点滴的积极因素,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步步得到满足,从而把老师的要求变为他自身的内在需要。

三、建立一个强大的班组干部队伍
做过班主任的都有一个共识:要带好一个班,不怕有后进生,就怕没有得力的班干部。

一个好的班干部核心一旦形成,就能使一个松散的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班主任也自然会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四、抓好班级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保证,思想建设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通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思想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既是
一种有形的表现,又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优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个体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

但良好的班风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教育者花费较长的时间,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我认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教室环境。

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优化教室环境是培养和形成文明班风的一个重要手段。

2、树立榜样。

少年儿童模仿性强,榜样以其生动、具体和崇高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励他们仿效榜样,像榜样那样克服困难。

3、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对学生行为评价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恰当的批评和表扬,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严格管理。

严格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性工作。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从而发展到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为形成良好的班风而奠定基础。

健全的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影响要比教师个人的影响大得多,它往往能解决一般教育行政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很沉
重的。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甚至还要负责管理学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那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是长者,他们是晚辈;我们是教师,他们是学生;我们是管理着,他们是受管理者,我们是教育者,他们是被教育者……这些都对。

但更深入一点思考:不论是“管”还是“教”,我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师尊”俯视着受教育、受管理的学生,我们就是以这样的一种高姿态用指令式的语言来“教育”学生的。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被动地接受,而这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出自自愿。

既非本意,自然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这也就是很多学生”屡教不改“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很聪明也很有个性,他们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头人,他们不愿意被老师指挥得团团转,他们也不是空空的盒子,任由别人把思想塞进来。

专制的教师虽然能让学生在表面上遵从你,但无法让学生真正改变自己的缺点,一旦脱离教师的”高压政策“,他的一切缺点就会“原形毕露”,而且这样的教师也无法赢得学生的真正尊敬。

如何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呢?我想到了“帮”字。

我们都不喜欢别人的高压管理,但我们不会拒绝别人对我们的帮助。

别人的帮助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从别人的善举中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浓浓的爱。

如果我们不是去管制学生的
行为,而是去帮助学生改掉他们身上的缺点,那他们对老师的认识又有了不同的理解:老师不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的领导者、管理者,而是一位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好朋友,他正和我一起努力把我身上的缺点改掉呢,我可不能辜负她的希望啊!现在不是老师要我改而是我要改,而且老师还和我一起努力帮助我把缺点改掉。

学生在意识上有了改变,行动上自然也会有变化。

试想:有谁会拒绝别人的善意帮助?又有谁不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呢?又有谁不愿意在一位经常帮助自己的好朋友面前表现得更好一些呢?虽然只是一个字的转变,由“管”到“帮”,但不论是从角色、意识还是行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转变必须是观念上的转变,观念转变了,行动才会有所变化,行动变化了,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效果不同了,学生就受益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唯有不断地学习、反思、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