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初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约需要5分钟)师:(玩影子图片)同学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做玩影子游戏),你们想玩吗?本来老师准备领大家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可受条件限制,那今天我们就在室内看几个小节目好吗?1.播放《手影戏》视频资料。
师生讨论交流:手影戏是怎样表演的?2.模仿表演自己创作的手影游戏。
师:你能用手也来做个这样的表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影子---光)师:那有光物体就会有影子吗?老师这里还有颗五角星(透明的),我们来玩一玩。
【所有学生活动。
学生玩中学科学。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光—不透明物体---影子】3、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相机导入课题。
【贴太阳,出示标题:太阳和影子】二、感性认知,深入探究——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
(约需要25分钟)1.探究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
(1)交流课前观察。
(2)右手演示。
假如我们面向正南方,用你的右手当太阳,示范一下太阳的运动轨迹。
(3)贴图片描述。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贴太阳的三个位置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想法。
学生表演。
学生如果找不到光,就没有影子。
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找产生影子的条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道必须用不透明的物体才有可能产生影子。
学生交流观察发现。
白天阳光下,灯光下,月光下。
大楼和小树的影子等等。
学生交流: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太阳在上方偏南;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全体学生起立用右手演示太阳运动轨迹。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贴太阳的三个位置。
学生交流:早晨,影子让学生玩中学。
汇报交流中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可以挖掘其对科学探索积极性。
师小结:老师观察到的现象跟同学们观察的一样。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弧线。
(箭头)2.探究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交流观察发现。
师:细心观察可是学习科学的好办法。
哪位同学观察过,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哪些变化呢?【如果学生记忆模糊,可以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猜测。
】(2)贴影子活动。
师:你真细心!老师这里有三个影子,谁能上来给影子找一下位置?3.大胆质疑,模拟验证: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师:他贴的准确吗?(质疑)有什么办法来证明?没有太阳怎么办?(学生自己想出探究验证的办法。
)(1)交流实验材料的选择。
(学生提出要求,各小组来领取)(2)规范实验步骤。
(3)交流注意事项。
师: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地方?(老师要提醒:手电筒的高度要控制好,记录你的发现。
)。
(4)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发现,归纳规律。
(1)汇报交流发现。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
(2)交流新发现。
探究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吗?(3)新问题。
引导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或者问题提出来。
【这个环节会出现多种可能,如果学生在西边,正午,影子在正北,傍晚,影子在东边。
影子的运动轨迹自西向北再向东,正好跟太阳运动方向相反。
早晨傍晚影子长,正午影子短。
早上傍晚影子模糊,中午影子清晰等。
学生把三个不同长短的影子贴在黑板上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想办法,采用比较科学的办法学生提出要求,各小组来领取实验材料。
师生交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或者问题提出来。
科学的探究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探讨规律。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获得科学发现的同时,感受合作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拓展延伸,提供给学生图片资料让其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是必要的,同时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没有新发现,教师出示图片:不同季节的一天正午时候同一物体的影子记录图。
你有什么发现?能解释原因吗?希望同学们课后坚持观察探究,你每天在同一个时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影子,作好记录,观察一年,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
】5.补画影子,评价欣赏。
师:老师在做实验的时候用图画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可是有几幅图忘记画上影子了。
【准备了很多图片】,你能帮我完成吗?(1)分领图片,画影子。
(2)评价欣赏。
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把4副图打乱顺序贴到黑板上)三:理性分析,拓展延伸——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约需要10分钟)1.排顺序,估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黑板上贴的4副图片。
2.巧评价,创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1)偏心评价引起竞争。
(2)小组合作讨论积累生活应用。
(3)展示各自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问:利用温度的变化,你能解释一下冬天大棚蔬菜的道理吗?(图片资料也可以,也可以留到课后)师: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这么大,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会让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太阳组奖励两颗星。
影子组汇报:各小组领取未画完的影子图片进行补画。
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先排顺序,再估计时间各小组讨论积累相关太阳和影子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1、估计时间2、辨别方向。
4、中午晒被子。
为什么中午晒好?(中午温度高,杀菌。
你知道的真多,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温度还有影响,早晨,傍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
)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解释大棚原理。
影子组汇报:1、也可以估计时间。
2、可以乘凉。
设计画影子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经历一种由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转变的过程,学生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进一步让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融进意趣浓厚的绘画当中。
猜测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手段,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结合学生刚才的所学,对所学知识进行逆运用,既能学以致用,又会将学习兴趣延伸。
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为生活服务,该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根据时间机动处理,也可以放到课后指导。
问实际上古代早就利用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来计时了,发明了日晷。
3.谈收获,选问题,激励探究的持续性。
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太阳和影子的科学知识,你一定收获很多,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吧。
师总结:这节课,太阳组和影子组表现都很好,每个组奖励一个太阳资料卡,你可以把太阳的有关知识或者问题进行积累。
相信对你的课后研究一定有帮助!3、太阳镜,遮光窗帘等。
小组内相互交流,把问题放在问题卡上。
从问题卡上选一个问题进行课后研究题中开始科学探究,又在问题中延续科学探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止境。
教师进行整体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光8、太阳和影子不透明物体影子短温度高影子长温度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2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 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3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 、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 、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 点,美国(华盛顿)7 :00 、德国13 :00 、澳大利亚22 :00 收看实况直播。
9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 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