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CPK)
过程能力 CPK
培训目的
本培训课程完成后学员应学会
1、理解过程能力 2、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 过程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 是衡量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决定于 质量因素:人、机、料、法、环,与公 差无关。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 公差)的程度
1.67 84.13447 97.72499 99.86501 99.99683 99.99994
2.00 84.13447 97.72499 99.86501 99.99683 99.99997 99.9999998
1)K=0情形 即Cp=Cpk 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重合无偏移 2)K=1时的情形 Cpk=0 问题:Cpk=0时的产品合格率有多少?
K=1时的情形
K=1,即分 布中心与上 规范限或下 规范限重合。 此时合格率 应仍为50%。
TL
TU
形
Cp与Cpk的差别
过程能力介绍
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质量特性值
99.73%落在μ±3σ的范围内,即99.73%产 品落在6σ的范围内。
通过将6σ定义为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越小越好?
为什么过程能力越小越好?
过程能力等于6倍标准偏差( 6σ ) 标准偏差公式说明的问题?
s
( Xi X ) n 1
Cp表示无偏移情况下过程加工的一致性, 即“质量能力”。 Cp越大,质量能力越强。 Cpk表示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移情形 下的过程能力指数,Cpk越大表明二者的 偏移越小,是过程“质量能力”与“管理 能力”的结合。 Cp和Cpk二者的着重点不同,需要同时进 行考虑。
过程能力指数测量的标准步骤
No. 1
决定样本大小 此步适用于尚未使用SPC控制的参数,若已执行 SPC则直接跳至第二步
No. 2
采集到25到40个样本组,或者明确数据采集的 时间间隔(每周、每两周或每月等)
过程能力指数测量的标准步骤
No. 3
确保数据为 “正态分布”(控制图显示稳 态无异常点),若超限则剔除超出控制上、 下限的数据点。
有偏移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1、计算公式
T T Cpk 1 K 1 K 6 6s
2、K值的解释与计算 K表示为测量平均值(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 的偏移度:
K Mμ T/2
K值的图形解释
TL
ε T/2
TU
PU
M μ
分布均值μ与规范中心M有偏移的情形
K值的取值情形
No. 4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的取值
序号
1
过程能力指数
Cpk≥1.67 1.67>Cpk≥1.33 1.33>Cpk≥1.00 1.0>Cpk≥0.67
评价参考 过程能力过高(视具体情况) 过程能力充分,技术管理能力很好
2
3
过程能力较差,技术管理能力较勉强,设法提 高
过程能力不足,技术管理能力很差,立即采取 措施
4
5
0.67>Cpk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应采取紧急措施和全面检 查,必要时停工整顿
Cp和Cpk联合应用的合格品率(%)
Cp
Cpk
0.33 0.67 1.00 1.33 1.67 2.00
0.33 66.368
0.67 84.00 95.450
1.00 84.134 97.722 99.730
1.33 84.134 97.725 99.865 99.994
2
各测量数据与平均值越接近,标准偏差越小。
过程能力指数介绍
双侧公差情况 单侧公差情况 1)只有上限要求
Tu TL Tu TL Cp 6 6s
Tu Tu X Cpu 3 3s
2)只有下限要求
CpL
TL
3
X TL 3s
T T 有偏移公差情况 Cpk 1 K 1 K 6 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