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V分型的检测

HPV分型的检测



感染途径
1、性传播途径
2、密切接触 3、间接接触: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 4、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时防护不好,造 成自身感染或通过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5、母婴传播:是由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常见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对比
对比项目 范畴 灵敏度 重复性 结果判读 细胞学检查 细胞形态学检查 60﹪左右 低 对阅片医生要求高,受 主观因素影响大 HPV检测(不分型) 病原学检测 >95﹪ 高 结果直观,受主观因素 影响小 HPV基因分型检测 病原学检测 >95﹪ 高 结果直观,受主观因素 影响小
临床意义
判断是否发生细胞病变, 判断是否存在HPV感染, 但低灵敏度易导致漏诊 初步提示子宫病变风险
分型检测能更好的提示 宫颈病变风险:1.可以 明确患者是否是同一基 因型持续感染。2.不同 基因型感染,临床处理 不同。
宫颈癌的首选— HPV检测
与细胞学检查相比,HPV检测具有更高 的敏感度和重复性。国际权威机构—欧洲 生殖感染和肿瘤研究组织推荐将HPV检测 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8.目前治疗 HPV 感染的方针是“治病不治毒”,
对于HPV 感染的检查与治疗的轻视和过分恐惧都 不适宜
HPV基因分型检测原理

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
片技术。 利用HPV的基因特点设计特异引物,可以扩增出23 种HPV基因型的目标片段,再将扩增产物与固定在 膜条上的包括18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在内的分型
女阴癌
16、18
HPV感染并容易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 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者。 2.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 3.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性伴侣的女性。 4.现在或以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 5.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 6.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 女 性。 7.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 8.吸烟的女性。 9.有过宫颈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CIN及殖 道
谢谢!!!
HPV亚型及地域分布

目前已有120多种HPV基因型被确定,其中40多种亚型与生殖道感染有关, 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HPV感染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病变。 HPV有严格的嗜上皮特性,只能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层,根据HPV的组织 嗜异性,将其分为皮肤类和粘膜类。后者又根据其致病力不同分为低危型 和高危型。低危型包括6、11、42、43、44等亚型,主要引起肛门皮肤及 男性外生殖器、女性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部位的外生性疣类病变和低 度子宫颈上皮内瘤。高危型包括16、18、31、33、35、45、52、53、56、 58等十多种亚型,除了可引起外生殖器疣外,还可引起外生殖器癌、宫颈 癌及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尤其是宫颈癌。研究表明,HPV引起的肛门癌、 阴茎癌、女阴癌和宫颈癌中,以宫颈癌最多,99.7%的宫颈癌中都能发现 高危性HPV感染,其中以16、18型为主,约占发病的65%,是诱发宫颈癌 首要潜在病因。
样,HPV也是一种DNA病毒。它原是多瘤空泡病毒科的一员,1999年国际病毒
分类委员会(ICTV)取消多瘤空泡病毒科,代之以乳头瘤病毒科,因此,HPV 便归属此门下。
HPV的生物学特点
1、HPV为小DNA病毒,通常引起生殖器疣、子宫颈及肛门、生殖道
癌。目前已完全鉴别到的HPV有80种型,型与型之间的差异在于基因结 构的不同,基因结构的差异决定其存在部位及可能导致的皮肤病变类
型。
2、乳头瘤病毒科的成员主要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牛乳头瘤病毒、 狗口腔乳头瘤病毒、棉尾兔乳头瘤病毒、多乳房小鼠乳头瘤病毒和鹿
乳头瘤病毒。
3、HPV呈球形,无包膜,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HPV基因组是双链 环状,以共价闭合的超螺旋、开放的环状DNA结构。
HPV感染特点

初次感染HPV大部分可自行消退。与病毒的侵袭能力和感染者的免

L1、L2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形成病毒外壳,L2蛋白在病毒感染靶细胞 的过程中及其感染后的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型别HPV
L2蛋白8-81、90-115和280-333(以HPV16为基准)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高
度保守 。
HPV基因结构图
乳头瘤病毒的基因组主要编码三 组基因。 1、三个癌基因,包括E5、E6和 E7,负责调节癌细胞转化过程。 2、两个调节基因,包括E1和E2, 负责调节转录和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3、两个结构蛋白基因,包括L1 和L2,组成病毒颗粒。

探针进行杂交,依据杂交信号的有无来判断是否
有这些HPV基因型的存在。
HPV基因结构特点

为双链环状DNA,长约8kb,由8个ORF框组成,按基因功能可分为长控
制区(上游调控区)、早期基因区(E1、E2、E4-E7)编码六个早期蛋 白和晚期基因区(L1、L2)编码两个晚期蛋白。

E1、E2与病毒的复制有关,E6、E7是癌基因,分别与抑癌基因P53、 pRb结合并导致其失活,这是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分 子机制。
宫颈癌筛查的首选
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
制作人:王 洋



宫颈癌与HPV关系 HPV简介 HPV的生物学特点


HPV感染特点
HPV基因分型检测原理 HPV基因结构特点


常用HPV检测方法
HPV的基因分型 HPV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பைடு நூலகம்
宫颈癌与HPV关系
豪森,德国人, 2008年10月诺贝尔奖获得者 研究了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据权威机 构统计,全球每分钟就有一例宫颈癌新发病例,每2 分钟就有一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在中国每4分钟就有 一例宫颈癌新发病例,每天约80名妇女死于此疾病 。近年来宫颈癌患病呈上升趋势。

什么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avirus,简称HPV)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
毒科,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长约8Kb。目前发现的HPV亚型有200多种, 主要分为皮肤型和生殖道粘膜型,可以感染多种组织和器官。感染可以自然 消退,也可以持续感染甚至引起组织非典型增生和肿瘤。此外,根据致病 性,HPV又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以宫颈HPV感染为例,低危型常引起宫颈 尖锐湿疣,以6和11型最常见;高危可致宫颈癌,其中宫颈鳞癌以16型感染为 主,其次为18型,宫颈腺癌以18型感染为主,其次为16型。像乙肝病毒一
常用HPV检测方法的分析
一、染色镜检: 将疣状物作组织切片或生殖道局部粘液涂片,用帕尼科拉染剂染色 后,光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空泡细胞或角化不良细胞和角化过度细胞,可 初步诊断HPV 。 二、HPV-DNA检测: 根据不同标本采用点杂交或原位杂交检测HPV-DNA。亦可选择适当的 特异序列,合成引物做PCR后进行杂交,PCR具有敏感,特异及可选择不 同型别的引物扩增后分型等优点。 三、血清学试验: 应用重组技术表达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或抗原免疫动物制 备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检测组织或局部粘液中HPV抗原。
疫状态相关,连续多次的HPV感染会引发女性子宫颈发生病变,并 可能导致子宫颈癌。

HPV感染后以整合和非整合两种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 性行为和年龄是两个HPV相关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感染高峰年龄:17-33岁;每年新感染的病例,高峰年龄为20~24
岁。
注:
如何对待HPV感染?
1.HPV 感染较为常见 2.多数 HPV 可以被清除,“一过性”感染不致宫 颈病变 3.少数持续性感染会引发宫颈病变 4.HPV致CINI、CINII、CINIII到浸润癌需要相当 长的时间,一般是8-10年 5.致宫颈癌的是高危型HPV 6.HPV(+)只说明是一种感染,并非是一种疾病 7.没有HPV感染可以不得宫颈癌 , 因此避免HPV 感染可以避免发生宫颈癌
HPV检测应用

优生优育:用于孕前体检,保证生育质量。
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有助于了解细胞异常的转归, 细胞学异常合并HPV阳性,提示预后不佳,需积极治疗并 随诊。


外阴、内生殖道、肛周新生物性质鉴定,尖锐湿疣诊断。
宫颈癌患者预后指标,阳性预后相对较差。
HPV疫苗
截止目前,已有两种经通过认证的 HPV疫苗,即Gardasil和Cervarix,可以 预防引起70%宫颈癌的两种高危型HPV(16 型和18型)。此外Gardasil 还可预防两 种引起大部分生殖道疣的低危型HPV(6 型和11型)。然而,没有证据显示疫苗 对于接种之前通过性接触感染的HPV具有 预防作用。因此,它们的预防是不完全的, 女性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细胞学和HPV检查 (30岁以上)。

HPV引起的常见疾病与HPV亚型
扁平疣
寻常疣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尖锐湿疣 鲍温样丘疹病 宫颈上皮内瘤 浸润性宫颈癌 阴茎癌
3、10、27、28、41
1、2、4、7、27、29、40、54 5、8、12、14、15、17、19、25 38、46、47、49、 50 6、11、16、18、31、33、34、35、39、51、6468、70、73 16、18、39、42 6、11、16、18、31、33、35、43、44、51、56、 58、61 16、18、31、33、 35、39、45、51、52、56、58、 59、68 16、18
HPV标本采集要求

采集生殖道拭子标本,要求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 对于生殖器或肛周有疣状增生,怀疑为尖锐湿疣的患者,采集疣体表皮脱 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用力来擦拭疣状组织表面三次,取 得脱落细胞。

对于其它可疑感染者,采集女性宫颈口分泌物棉拭子样本,采样前用棉拭 子将宫颈口或尿道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檫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 水浸润的棉拭子,紧贴宫颈口或尿道口粘膜,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 泌物及脱落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