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辨证信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有伤阴之虞,故水肿兼阴虚者不宜单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亦可作羹,煮粥饭食,或入丸散。
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布包;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滑利,故阳气下陷、肾虚遗精及内无湿热者禁服。
石韦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
主治:
(1)血淋,热淋,石淋。
(2)血热崩漏、尿血、吐血、衄血。
(3)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清泄,故阴虚及无湿热者禁服。
滑石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胃、肺、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主治: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
(2)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
(3)湿疮,湿疹,痱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块状者宜打碎先下,细粉者宜布包;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细粉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寒滑清利,故脾气虚、精滑及热病伤津者忌服。
木通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主治:
(1)湿热淋痛,水肿尿少。
(2)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3)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4)湿热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泄降通利,故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忌服。
通草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主治:
(1)湿热淋证。
(2)湿温证,水肿尿少。
(3)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气阴两虚者、孕妇慎服。
冬葵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滑利,故孕妇及脾虚便溏者慎服。
萹蓄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主治:
(1)热淋,血淋
(2)蛔虫病,蛲虫病
(3)湿疹,阴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绞汁涂。
【使用注意】本品苦微寒而泄降清利,能缓通大便,故脾虚便溏者慎服。
瞿麦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主治:
(1)热淋,血淋,石淋。
(2)瘀血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通利,故孕妇忌服,妇女经期慎服。
地肤子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清利,故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忌服。
萆薢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主治:
(1)膏淋,白浊(表现:小便似米泔水)。
(2)湿盛带下。
(3)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泄降,故肾虚阴亏者慎服。
海金沙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止痛。
主治:
(1)热淋,血淋,石淋,膏淋。
(2)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布包;或研末,每次2-3g。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者慎服。
灯心草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清利,故下焦虚寒、小便失禁者忌服。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1)黄疸。
(治湿热黄疸要药)
(2)湿疮,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本品微寒苦泄,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金钱草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鲜者加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治热毒痈疮或毒蛇咬伤,可取鲜品捣汁服,以渣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外用鲜品熏洗,有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报道。
广金钱草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除湿,利尿通淋,退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津伤者慎服。
连钱草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浸酒、绞汁。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绞汁涂。
配伍意义
滑石配生甘草:既清利暑热,又利水而不伤津,主治暑湿身热烦渴。
补充:茯苓配白术:既利水渗湿力强,又健脾燥湿,善治脾水湿内盛者,兼治妊娠胎动不安或兼浮肿者。
【最佳选择题】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的药是
A.鸡内金
B.补骨脂
C.金樱子
D.芡实
E.泽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泽泻: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下列哪项不是灯心草的功效
A.利尿
B.通淋
C.清心
D.除烦
E.下乳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灯心草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E不属于灯心草功效。
【配伍选择题】
A.破血通经
B.攻毒杀虫
C.祛风止痛
D.清心除烦
E.消痰散结
1.瞿麦除利尿通淋外,又能
2.灯心草利尿通淋外,又能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瞿麦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灯心草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以心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