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讲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

第4讲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


4.分权主义 洛克和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 都容易滥用权力,都容易把权力运用到极 限,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为止,无限制 的权力必然导致政府腐败,必然摧毁人民 的自由和权力。 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必须将权力依其 职能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以权力 制约权力。


(五)法的概念及特点



霍布斯的法律命令说。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 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任何另一个人的命令,而是专门对原先有义务服 从的人民发布的那种人的命令。 它的特点有: 1、法律是主权者制定的,主权者是唯一的立法者; 2、国家的主权者有权制定和废除法律,但其本身不受任何法律 的约束; 3、习惯必须得到主权者的默许才能成为法律; 4、自然法和民约法互相包容而范围相同; 5、原先的成文法被战胜国所用并继承,此时它就是战胜国的法。 强调法律不在于谁来制定而在于谁有权力执行; 6、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效力都是来自国家的意志和主权代表者 的意志; 7、法不能违反理性,要符合立法者的意向意图; 8、法律既然是命令,而命令须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方式来表 达和宣布,而且要有明显的证据说明这一法律来源于主权者的意志。
二、格老秀斯
格老秀斯,荷兰人, 11岁入大学,攻读 数学、哲学和法学, 15岁获法学博士学位。 16岁任律师,20岁任荷兰律师公会主席。 1622至1624年完成巨著《战争与和平法》。

格老秀斯在法学上有两个重要地位: 第一,开创了国际公法学,被誉为“国际 法之父”; 第二,把自然法学推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成为古典自然法学的创始人,被誉为 “自然法之父”。

三、霍布斯
霍布斯,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乡村牧 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 15岁进著名的牛津大学 学习。曾经做过培根的 秘书,深受培根思想的 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期间,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 返回英国。

(一)自然法思想


1.自然状态 霍布斯从人性本恶的理念出发,认为在自然 状态下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自然状态实际上是 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 人性有三类 互相竞争——为利益而侵略 彼此猜疑——为安全而侵略 追求荣耀——为名誉而侵略
2.定义 支配国与国相互交际的法律。是各国共 同签定和公认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国际法可分为两类:一是以人类理性为 渊源的国际法,即自然国际法;二是根据 各国共同的意志所制定的国际法,即意志 国际法。自然国际法是制定意志国际法的 依据。

3.关于战争 (1)批判战时无法律的观点。 (2)战争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 战争是指为了防御和保卫财产而进行的战争。包 括自卫、恢复被人掠夺的财产和对侵略者的惩罚。 反之,都是不正义的战争。 (3)战争所要遵循的国际法原则:第一、要坚 持宣战的原则,反对不宣战的狡猾行为;第二、 战争中要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对非参战人员应采 取保护措施;第三、坚持公海自由通行的原则; 第四、要保护交战国双方外交代表的安全。
(二)国际法


1.国际法的产生 (1)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是在古代万民法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古罗马时代,法学家们认为人类理性是自然法的来源, 社会契约是万民法的来源。 中世纪时期,万民法不再是一种私法,而是指运用于 社会关系,特别是政治社会关系的法律,由于中世纪时期 各国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大多是战争关系,因此,万民法便 成了调整战时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2)17世纪初,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荷兰开始与西班牙、 英国争夺海上霸权,许多国家卷入战争,在这种历史条件 下,格老秀斯根据荷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传统的 万民法作了新的解释。他明确指出,万民法就是处理国际 关系的法律。
(四)政体论


霍布斯主张按照掌握统治权人数的多少来划 分政体:君主国、民主国家或平民国家和贵族国 家。 他竭力推崇君主制,认为其优点: 1.是君主即国家,国家即君主,君主的私利与 国家公利是一致的; 2.是政策是一贯的,不会出现经常的变更; 3.君主使建议统一并得出一个最后的决断,减 少意见的纷争。




(2)自然法的“清单” 寻求和平,信守和平 对等地放弃自然权利 要履行契约 要知道感恩 和顺 宽宥 实行以怨报怨的报复中,不要注意旧恶,要注意引导向善,否则 就叫残忍 不可用行动、语言、相貌或姿态来表示仇视或藐视,违反的就叫 侮辱 承认别人在本性上同自己平等,否则就叫自傲 对待别人应当谦慎 应秉公办事 调和矛盾,应以调解手段达到和平之目的 发生争执,由公断人判定
自然法的总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自然法的特征 ——自然法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并不是一种 法律,而只是道德律,因而只对人们的内 心产生约束力 ——自然法永恒不变 ——自然法所要求的只是努力,努力履行 就是实现正义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霍布斯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在经过长期的相互 残害的苦难之后,人们在畏死之情和安业乐生的自然感情 的驱使下,在理性的启示下,并受自然法的支配,认识到 人类在谋求和平与安全的自然法同时,还要具备道德上的 约束力,才能达到自我保存的可能,为此人们就需要强有 力的公共权力。 国家是在人们转让权利、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 目的是对外相互帮助抗御外敌,对内谋求和平。 国家的本质,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人都对 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平等与 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这就 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





2.什么是自然法 格老秀斯认为,自然法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理性。 自然法就是人类理性和本性的本性的体现。 “自然法是真正理性的命令,是一切行为善恶 的指示,也是判断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 3.自然法的渊源 (1)人类理性是自然法的渊源 (2)上帝的自由意志也是自然法的渊源(第二源 泉) 但是,“自然法具有永久性和绝对性,上帝也 不能改变自然法,就像上帝不能使二乘二不等于 四。“

2.个人主义 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主义为其价值观 念。 这种观念认为,集体和社会是由个体组 成,个体是集体和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组成集体和社会的目的和发展目标, 因而个人对集体、社会及其政治代表拥有 优先权。

3.激进主义 为个人的诸种权利辩护,为革命制造舆论。 沃尔夫:“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说到自然 法时,我们从来不曾指自然的法律而言,而毋宁 是指凭借自然法之力量而自然地属于人的权利。” 自然法学家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一个人生而 有之、不可或缺、不容剥夺的。这些权利具有超 越政治领域和法律领域的本性,不是政治权威或 立法机关所赋予,但却必须为他们所承认与宣告。

3.自然法 (1)自然法的含义 人类在自然状态下,都有自然权利和自 由,人们在自然律的支配下生活。 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 它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 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 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




(一)自然法 1. 自然法之母即为人性 格老总结了“人性——自然法——市 民法——法律”的法律形成脉络。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它奠定了社会交 往的基础;而自然法的信守又源于契约必 须信守的理念,因此自然法又是市民法之 祖。
自然状态的特点: (1)无是非区别,动机出自内心的感情 (2)无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无人人服从 的权力、无作为正义表现的法律 (3)无私人财产的存在

2.自然权利 “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 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 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1)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即自我保全, 也就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取得和保护 自己所需用的东西。 (2)自然权利围绕着生命和安全来进 行。

第四讲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
一、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古典自然法学
(一)古典自然法学派 古典自然法学派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 指西方自然法在17~19世纪时的一个发展阶段。 其理论的批判矛头指向中世纪神学,而其立足点 则在于为人的权利,特别是资产阶级权利进行理 论上的论证。这种理论主张自然法代表人类的理 性或本性,是最高的法律,按照人类的普遍理性, 人们可以推演出详尽的、普遍适用于人类的法律 或法典。

(三)古典自然法理论的特征
1.理性主义 古典自然法论者把自然法归于理性,或 认为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 理性,在他们那里指人类的一种自然的 能力,是行为或信仰的正当理由,评判善 恶是非的根本标准。 把自然法视为理性的建构,意味着自然 法是绝对有效地、不证自明的、一贯的和 必然的,即使上帝也不能改变。
5.社会契约论 (1)人生而是自由的和平等,但在自然状态下难以维护, 惟有通过协议组成社会或国家。 (2)国家产生于社会契约,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保 障每个缔约人的自然权利。 (3)法律是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协商而制定的契约,而 不是依靠权力强加于人的命令。 (4)合法的政府和权力源自法律(契约),政府权力职 能在法律(契约)预设的范围内行使。 (5)公民守法的道德基础在于公民是契约的当事人,有 履行诺言的道德义务。 (6)人是带着自然权利加入社会和国家的,他们让渡了 自己的权力,但始终保留收回让渡出去的权利的权利。 (7)公民进入社会是为了使自己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8)作为契约的产物,政府是为公众的幸福而存在的, 当政府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时,对它革命是正当的。
(三)君主主权论


国家主权虽然是人们协议授予的,君权是人授的,但是主权者不 是订立契约的一方,不存在违反契约的问题,主权者不可被推翻。不 论主权者是昏君、暴君,都应承认自己的选择,不能采取任何违背契 约的行为。因此主权者不受契约的约束,他们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1.不得反对君主的意志和行为; 2.臣民对主权者的意志应该绝对服从; 3.由于主权者是由社会大多数承认的,少数人必须服从,否则遭 到惩罚也是应该的; 4.主权者的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不会侵害臣民的利益; 5.主权者为全国利益计,有权决定哪些学说和意见有害于和平, 哪些有利于和平; 6.立法权; 7.司法权也属于主权的范围; 8.宣战和媾和的权利; 9.官员的甄选权; 10.主权者有权对臣民颁赐爵禄和施行体罚、罚金的权利; 11.臣民无权处死或处罚主权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