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色彩调和

第六章色彩调和


6.1.1.1同类色调和
同类色调和即0~15度为同类色,从肉眼上观察属于近 似而不易区别的色相,其效果柔和,雅致,是色彩调和的 主要配色手段.如果并置在一起便形成了弱对比色调,看 起来融合为一体,给人以和谐秩序的调和感,但又有细小 差别的配色.如自然界的树冠和花瓣就是这样的配色
6.1.1.2类似色调和
6.2.4色量调和
• 6.2.4.1面积调和 • 6.2.4.2分割调和
作业
• 一 重复调和 • 选择一色形单元重复构成以达到和谐色彩
画面的目的.要求尺寸200X200M M • 二 几何调和 • 以春 夏 秋 冬任何一个季节完成 • 四色调和的一幅装饰画,要有创新,并符 合几何调和的理论.200X200MM • (选择你感兴趣的其中一个完成作业)
类似色调和是指两个色彩在色相环处于30~45度的 位置,相邻或接近的色彩组合.所谓类似就是双方色彩 接近,相似,其特征在于色与色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 但较同类色相又有变化,不容易产生呆滞感.类似调和 是类似要素的组合,与同类调和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如 晨曦,夕阳就是这样的配色
6.1.1.3临近色调和
• 无论是色相,明度还是纯度,只要使画面 上的色彩成为一种渐变系列,如等差或是 等比,形成有节奏序列和秩序的调和效果, 就是推移调和.推移调和可细分为层阶分 明的渐变调和和过度均匀的晕色调和.
6.1.3.1渐变调和
• 又称为“浓淡法”
6.1.3.2晕色调和
• 晕色调和也是推移调和的一种,这是我国 一种传统的色彩调和装饰方法,也是中国 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技法.“晕”最早出现 在北魏是的壁画中,它是有西域传来的一 种“凹凸”画法(即明暗透视法,有立体 感)演变而来,这是在同一种颜色中用由 深到浅(称为退晕)或由浅到深(称为对 晕)均匀过度的手法,能使颜色形成闪烁 的发晕效果.
几何调和是指在伊顿色相环上位于等腰,等边三角形和长 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顶点上色相之间的调和手段.也 就是依色相环上的几何位置来确定的调和效果.它包括三 色调和,四色调和和多色调和.无论是三色调和还是四色 调和,都能在等分的伊顿色相环上很方便的选出来.这个 特征是伊顿色相环的科学之处.
三色调和 等边三角形关系:伊顿12色相环的三等分,间隔 4色相的配色,其三色以三原色为基本,若将三色 旋转混色就成为无彩色,这种配色可以得到平衡, 如色料的红 黄 蓝三原色 等腰三角形关系:它是一种典型的三色调和.在3 色配色时,以一个色为基准,选择其补色色相的相 邻两边色相的做法,能求得变化和统一的并存如黄 红紫 篮紫三色
6.2.1.1同一明度调和
• 统一色彩的明度,而不改变色像和纯度使 画面达到调和的方法称为同一明度调 和.具体来说就是在色相纯度和明度三个 变量中只调整明度这个变量即在配色各方 中混如黑色或是白色明度被提高或是降低, 绝大部分纯度会降低,色相虽然不变但个 性被消弱,原来色彩间过分刺激的对比也 被消弱,混入的黑色和白色越多,也越容 易取得调和
补色调和的方法: 1 在对比强烈的补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等差,等比 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的柔和,形成色彩调 和的效果 2 在互补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3 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 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或将在对比各色中都加入同 一中小面积的其他色
6.1.2.2几何调和
6.1.1类似调和
第五章色彩对比“5.1.1.1类似色对 比”中已经介绍过,在伊顿色相环上两色相 在圆周上相差0~15度为同类色,30~ 45为类似色,60~90度为临近色.这 种关系是通过数理的方法有秩序地排列在伊 顿的12色色相环的数学模型中.其中同类 色,类似色搭配为什么特别容易协调?这是 因为其在色相环上的所在位置的数理秩序造 成的.而这种秩序的形成又是因为在这组有 秩序的色彩中的每个色中都含有共同因素, 这样容易使色彩协调,更容易调和
• 不改变明度和纯度,通过统一色彩的色相 而达到的调和称为同一色相调和
6.2.2重复调和
• 重复是构成形式法则中一种重要的方 法.将两种或多种色彩的搭配作为一个单 元或色彩,然后将其反复排列来增加调和 效果.像这样的方法称为重复调和
6.2.3色调调和
• 6.2.3.1主次调和 • 6.2.3.2基调调和
6.1.2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或称为对比色调和, 是以强调变化中有秩序而组合 的调和色彩.这样的色彩组合 关系既强调变化又要实现统一, 主要不依赖要素的一致,而是 要靠某种秩序组合来实现.由 于对比色的差异大,调和后的 色彩比类似调和更活泼,生动 且鲜明
61.2.1补色调和
补色的配置尤需注意如何减低彼此争艳的情 形,区分宾主,虚实,强弱,强调一色位主,它 色为辅,才可能产生强烈而又和谐的调和感 受.从色彩视觉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合本身具 备达到调和的条件.因为视觉在接受某一色时, 总是会欲求其相对的补色来取得生理平衡.如果 某对补色配置其混色结果为无彩色,那么其在视 觉上所取得的是最平衡的组合
6.2统一调和
• 统一调和是通过强化同一要素,弱化差别, 形成统一协调感的色彩调和方法,是用定 量的方法谋求统一和变化.此调和的关键 在于整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否有 共同的因素以上色彩因差别大 而不调和时,可增加或改变同一因素,赋 予同质要素,降低色彩对比,这种选择统 一性很强的色彩组合,削弱对比取得色彩 调和的方法即同一调和
6.2.1.2同一纯度调和
• 通过统一色彩的纯度,不改变色相和明度, 使画面达到调和的方法称为同一纯度调 和.这种调和是靠色彩纯度的鲜浊来变化 画面,其配色效果社调和的,有种柔和, 朦胧的效果,如混入同一灰色调和,因不 改变色相和明度只有纯度的变化,使这一 方式显得单调统一,刺激性减小.
6.2.1.3同一色相调和
四色调和 伊顿12色色相环的四等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 间隔3色相的配色,大体上与根据两组补色对的配 色相同.如黄 紫 红橙 蓝绿正方形关系 ;黄 绿 黄橙 红紫 篮紫长方形关系
黄橙 橙 红橙
红 红紫
黄 黄绿 绿
蓝绿


蓝紫


篮 紫

红 紫
黄 黄绿
黄橙
蓝绿
红橙





几何调和
6.1.3推移调和
临近色调和是指两个色彩在色相环上处于60~90 度的位置,已经具有一定差异和变化的色彩调和.是 类似调和过度到对比调和的色彩搭配形式.同类色和 类似色搭配本身就是调和的,而临近色调和则要适当 地增加色彩双方的共性,才能趋于调和.例如杜甫的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黄鹂和翠柳便组合成一 幅临近色和谐的早春景象.比如:朱红与桔黄,朱红 以红为主,里面略有少量黄色;桔黄以黄为主,里面 有少许红色,虽然它们在色相上有很大差别,但在视 觉上却比较接近
第六章色彩调和
6.1秩序调和 6.1.1类似调和 6.1.2对比调和 6.1.3推移调和
6.1秩序调和
秩序调和的关键是要赋予变化以一定的条理和秩序, 使之和谐有韵律.在上一章色彩对比中我们谈到了 色三元对比,即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 比.而在色彩调和中我们着重在色相调和上,它包 括类似调和和对比调和.而明度调和和纯度调和的 方法则分散在推移调和和同一调和中加以叙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