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专业属性……………………………………………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一)人才培养目标………………………………(二)人才培养定位………………………………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工作过程分析………………………………(二)人才培养规格………………………………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一)人才培养模式…………………………………(二)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六、实践教学体系………………………………………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八、人才培养实施………………………………………(一)教学进程安排………………………………(二)通用资格证书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九、毕业资格要求………………………………………十、培养方案实施保障…………………………………(一)教学团队保障…………………………………(二)实验实训条件保障……………………………(三)管理制度保障…………………………………十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二)实施说明………………………………………附件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附件2: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一、专业属性专业名称:导游专业专业代码:640103专业类别:旅游大类(二级类)学历层次:普通高职专科标准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及同等学历者(文理兼收)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大专水平的文化素质,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发展需要,除了掌握导游基本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有一定的导游讲解能力、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旅行社基层管理能力,能在旅行社、酒店、景区或度假区、会展中心等旅游服务企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导游和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定位表2-1 导游专业定位表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工作过程分析通过人才市场充分调研,在与行(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该专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岗位(群),归纳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技能要求。
导游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主要技能要求如下:1、专业主干课程构建思路首先通过导游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情况,提出清晰的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其次,由工作领域分析各工作领域包含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第三,通过对行动领域的分级、归纳、整理、排序,得到本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基本行动领域);然后,通过对基本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引领,开发导游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
2、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根据人才需求调查结果(详见附件1),在旅游行业用人单位看来,高职学生可从事的较为重要的有导游员(全陪、地陪、景区讲解员)、旅行社管理师、旅游管理师、景区管理师、涉外旅游管理师、旅游咨询师、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均是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大,技术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岗位。
同时,调查也表明:导游员、旅行社管理师、旅游管理师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专业;景区管理师、涉外旅游管理师、旅游咨询师、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师是用人单位较为关注的专业。
从岗位工作性质来看导游专业学生大多在服务行业的第一线,主要从事专业性强的技能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我们结合高职生学历及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因素,确定了高职导游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3个。
(1)导游员岗位(群)主要面向旅行社和景区等单位,从事全陪导游、地陪导游、景区讲解员等岗位。
(2)旅行社服务与管理岗位(群)主要面向各大旅行社,从事外联、计调、领队、票务、旅游咨询、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旅行社管理等岗位工作。
(3)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岗位(群)主要面向旅游景区售票、验票、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处理、景区商业从业人员、旅游景区安全员、景区管理等岗位。
3、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能力分析(1)专业(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3-1 导游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2)专业(群)的共性职业能力分析依据导游服务领域就业岗位(群)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全面梳理和清晰本职业领域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并归纳和细化出导游专业(群)职业领域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共性专业能力如表3-2所示。
表3-2导游专业共性职业能力分析表(3)专业方向的专项职业能力依据导游专业技术领域就业岗位(群)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归纳和细化出专业方向岗位职能能力,如表3-3所示。
表3-3 岗位专项能力分析表(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保证体系,完成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
1、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①熟练掌握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及相关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旅行社基本业务的操作技能;②掌握导游服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③掌握旅行社及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结构(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①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把握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科学写作和实际工作能力;②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及安全管理、旅游与服务管理等各项专业实践领域。
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3)素质结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历史与文化修养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①政治素质: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道德素质: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敢于负责、善于沟通和团结合作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自律谦让的职业意识。
③历史与文化修养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懂科学,爱科学,追求真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④身体素质:具备一定的保健知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
⑤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与职业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⑥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导游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综合分析得出导游专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目标,结合重庆旅游特点和导游活动的特殊性,确定了导游专业“基础通道、实践通道、发展通道”的”三通道”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模式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导游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导游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所谓基础通道,就是指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通道,它强调的是注重公共课、基础理论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掌握导游专业知识,以证书考试内容为牵引,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脱节。
实践通道,就是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习,承接导游各项任务,注重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以达到检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发展通道:安排学生进入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独立工作和决策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换句话说:“教学为基础,实践为过程,就业促发展。
”“基础通道”、“实践通道”、“发展通道”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二)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从旅游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调查入手,根据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就业部门、就业岗位(群),通过专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等方式,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引入导游行业标准和生产性内容,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建立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
导游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图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职业能力 职业拓展 重庆导游、导游业务、模拟导游、旅游踩线、导游认知实习 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计调业务、海外领队业务管理、旅游线路设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市场营销 调酒技术、摄影文化、旅游公共关系、茶艺文化 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实习实训课程 导游高技能人才 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商务礼仪、旅游心理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旅游法律法规专业基础课程(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数:64学时适用专业:导游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的重要补充,同时更加突出实际流程操作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旅行社计调、外联、导游、门市接待及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与业界同行、相关业务单位沟通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就业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旅行社业务操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1、知识目标(1)熟悉旅行社接待服务的心理学和基本礼仪知识;(2)掌握旅行社工作的基本沟通技巧;(3)熟悉旅行社外联部、导游部、计调部及财务部基本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4)熟悉旅游接待过程中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