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关于成立可穿戴智能设备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概念持续火热。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2017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1亿台,比2016年增长16.7%,市场规模达到305亿美元。
而随着消费升级及AI、VR、AR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可穿戴设备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迈向多功能,同时具有更加便携、实用等特点。
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保健、导航、社交网络、商务和媒体等许多领域有众多可开发应用,并能通过不同场景的应用给未来生活带来改变。
该可穿戴智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9664.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596.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14%;流动资金6068.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8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44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523.05万元,税金及附加347.60万元,利润总额9971.95万元,利税总额11694.99万元,税后净利润7478.9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216.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71%,投资利税率59.47%,投资回报率38.03%,全部投资回收期4.13年,提供就业职位658个。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而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产品。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普及,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不断增加,2015-2017年全球智能手表的出货量由1940万块增加至2017年的3330万块,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的产品,其出货量在可穿戴设备产品出货量的占比中不断增加,至2017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占比达到28.86%。
速发展着。
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智能手机演变成现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等等。
武汉关于成立可穿戴智能设备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市场分析、调研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项目生产安全第十二章投资风险分析第十三章项目节能评估第十四章实施进度计划第十五章投资计划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效益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来,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在飞速发展着。
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智能手机演变成现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等等。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2017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1.33亿只,同比增长29%;市场规模达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0%。
预计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到2021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2.82亿只,未来四年复合增速达21%;市场规模达462亿美元,未来4年复合增速达22%。
中国消费者对于穿戴设备的认知度不高,调查对象中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比达到了73%,而非常了解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调查对象仅占3%。
中国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智能可穿戴市场。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消费者最期待“健康监测”相关功能。
而通过穿戴硬件检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优化和管理健康,也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被发明的最初原因。
数据显示,在对可穿戴设备有所了解的用户中,有68.9%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可穿戴设备,只有31.1%表示不会购买可穿戴设备。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有较强的消费欲,在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中,35.6%可以接受的可穿戴设备的单价在300元以内,300-500元之间的占28.6%,500-1000元之间的16.7%,有19.1%表示可以接受1000元以上的可穿戴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发展迅速,而且简单实用的智能手环更是市场追捧的热点,国内外众多智能手机生产厂商、运营商纷纷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中国智能手环市场仍处在市场发展期,市场扩张迅速。
2015年,国内智能手环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2016年智能手环市场规模达到约56亿元。
预计2017年将会达75.5亿元的规模。
消费者对健康和健身控制方面的可穿戴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是如此。
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对健康监测、健身追踪,或者个人安全监测类的设备和应用感兴趣。
而且这种兴趣呈增长态势。
智能穿戴的目的是探索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智能设备穿戴在人体之上这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低功耗芯片、柔性电路板等穿戴设备核心硬件技术的成熟,部分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化的设想逐渐走向商用化,新式的穿戴设备不断推出。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武汉关于成立可穿戴智能设备生产制造公司四、项目承办单位xxx投资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某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2.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62万亿元。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5636.14平方米(折合约68.42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5636.1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8248.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937.9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6845.8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35.39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可穿戴智能设备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投资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投资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9664.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596.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14%;流动资金6068.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86%。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44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523.05万元,税金及附加347.60万元,利润总额9971.95万元,利税总额11694.99万元,税后净利润7478.9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216.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71%,投资利税率59.47%,投资回报率38.03%,全部投资回收期4.13年,提供就业职位658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
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
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自主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体系,依托于强大的技术、人才、设施领先优势,专注于相关行业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不断追求产品的领先适用,采取以直销为主、代理为辅的营销模式,对质量管理倾注了强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聘请具有专项管理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注重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全方位人才培养;为确保做好售后服务,还在国内主要用户地区成立多个产品服务中心,以此辐射全国所有用户,深受各地用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