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绿萍lǜpíng:植物名,又名满江红,体小,飘 浮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 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 用。 水藻shuǐ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zhùxù:存放,储藏。 澄清chéngqīng:清亮。 空灵kōnglíng:灵活而不可捉摸。 水墨画shuǐmîhuà:指用水墨画的国画,不 上彩色。 蓝汪汪lán wāngwāng:深广的样子;广阔的 样子;水充盈的样子。
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 “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絮青回忆,老舍生 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渡 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 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 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 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 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 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 (1931年4月出版)。此文即节选自《一些印
3、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自然段中最后 一句是对济南的冬天的总赞。这是贯穿全 文的主线。(记本句处)下文描绘的济南 的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说到描写景物,在本课中除了用比喻外, 更多的是用拟人。关于拟人是本课语言上 要求同学们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它归属 “比拟”修辞手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比拟”的修辞格。
三、6节:分写济 南冬天的水色。
从上面的分的段层,可以看出第一部分 总写,而第二、三部分分写山、水。我们 把这种结构叫做总分结构。 记练习一 总写---分写山---分写水:总分结构 理解这种结构可帮助我们把握课文的思 路。比如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就看分 写了哪几个内容。关于这个概念,我们 可来做一下练习一。 山、水两方面 着重讲“山”方面:阳光下的山景;小雪 后的山景;城外远山之景
品读· 赏析
1、你读了课文,是不是觉得济南的冬天 如作者所说“暖和安适”的?为什么? 析:是,从第一自然段“能有温睛的天气” 可以看出 2、那么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济南冬 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记P67下) 北平刮风--济南没有风声 好处:突出了 对 伦敦没日光 -济南响睛 济南冬天“温 比 热带日光毒--济南温睛 睛”的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 体裁:写景散文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
猜 下面图片及诗歌所指是什么地方的风景? 一 济南的大明湖 猜
一 城 山 色 半 城 湖 。 四 面 荷 花 三 面 柳 ,
—— ·
清 刘 凤 诰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老舍笔下的写 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去感受 一下济南这块“宝地”,是一个怎样 “理想的境界”。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脉。(重 点,涉及练一) 2.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掌握 拟人的修辞手法。(重点,涉及练三) 3. 写作上,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要做 到“情景交融”,同时能写一点欣赏 的文字。(难点,涉及练二、四)
字词扫描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 一物体的周边 响晴xiǎngqíng:(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wēnqíng: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 温和。 安适ānshì:安闲舒适。 肌肤jīfū∶肌肉皮肤。比喻男女之间亲密 的关系。 秀气xiùqi∶清秀。言谈文雅,举止优美.小 巧灵便。
象(四、五、六、七)》
整体感悟:以读带理课文思路
标注6个自然段。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听读课 文一遍,再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一遍,把课文分成三部 分,其中第二部分再分为三层,并写出段意、层意南的冬天“温 晴”的特点。 2-3节:阳光下的山景 二、2-5节: 分写济南冬天 4节:小雪后的山景 的山景。 5节:城外远山之景
比 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 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例如: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 《春》)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 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 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 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 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 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 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小说的代表 作还有《四世同堂》。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 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 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 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 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 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 的劳动模范。戏剧的代表作有《茶馆》、 《龙须沟》等。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 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
正确运用比拟,不仅可以使读者对事物产 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 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我 们以练习三为例来体会拟人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 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它们唤醒„„2节[ ] “暖和安适地睡着”“把它唤醒”运用了 拟人手法,让山水具有人一样的状态,增 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 一种舒适、温馨的意境。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 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 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 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 《故乡》)例1、把宏儿写成鸟,能“飞” 2.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 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例2、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 起来,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接上去: 都用了拟物的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