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防裂智能监控系统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监控系统 研发与应用
院
2016年11月
汇报内容
1 研究背景 2 系统构成 3 分析模型-仿真大坝 4 工程应用
1 背景
(1)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外早期裂缝
德沃夏克—美国,混凝土重力
坝,1973年建成,坝高219米,9 个坝段劈头,深达40——50m。
裂缝范 围
朱院士:
(a)20℃温差(深度 230mm)
(b)17℃温差(深度 226mm)
(c)15℃温差(深度 46mm)
建议:中冷及二冷不宜大于15℃
1 背景-‘九三一’
(2)‘九三一’温控模式—九字方针—缓慢冷却
规范规定:降温速率小于1℃/天 拉长降温时间,减小降温速率, 0.5℃/天 温差减小,冷却时间增长,徐变得以充分发挥
预警信息: 未来5天, 仓面增加
保温
天气预报
未来5 天寒潮 降温
实时输入
侧面保温 上游保温 仓面保温 仓面温度
智能监控中心
全过程控温优化
保温预警
雪层保温效果图
人工造雪保温
2 总体构成-控制
(4)控制之四智能保温
高寒区人工降雪的保温新方法,可节省保温材料,有效确保保 温质量。
人
工 降
降雪时机
雪
评
降雪厚度
混凝土通水
智
流量
能
通 流向
水
水温
全过程关联模型
混凝土保温
智
时机
能
保
效果
温
部位
2 总体构成-控制
(4)控制之一智能拌和
以最高温度为目标,以自机口到温峰的控温措施、热量进出为条件, 优化骨料预冷和拌和参数,对拌合楼进行智能控制及预警
入仓、浇筑温度
实时输入
外界气温 运输时长
砼入仓
砼运输
实时输入
机口温度 局部气温 砂温水温 水泥温度 骨料温度
研发智能监控分析模型
开发智能监控成套硬件
开发智能监控成套软件
2 总体构成
感知:
1)温度感知:22种温度监控指标
2 总体构成-感知设备
(1)机口、入仓、浇筑温度半自动感知
① 便携式温度采集设备:基于GPS和蓝牙技术,实现了机口、入 仓及浇筑温度的实时测量、定位、传输及入库
入仓浇筑温 度测量流程
智能监控中心
全过程控温优化 控机 目口 标温 度 调
智能拌合
拌合参数预报模型
智能风冷 风冷次数 风冷时长 风冷风温
智能指令
现场无线 通讯设备
2 总体构成-控制
(4)控制之二智能仓面
高温时段施工,仓面环节(入仓、平仓、振捣、碾压)是温控的关
键点之一,智能仓面根据仓面气候仪采集的仓面环境量和控温要求
,采用智能喷雾的方式,自动控制仓面温湿度
2 总体构成
互联物联:将人、信息、仪器、设备、车通过互联物联技 术全部与系统相连
仪器:除观测量外,仪器自身的特征、位置、埋设人员等 设备:位置、状态 人:轨迹、操作记录,如安装仪器—二维码
人工测量 自动观测
操作人员 仪器编码 位置 观测量等
观测量 位置 观测量等
2 总体构成
互联物联:将人、信息、仪器、设备、车通 过互联物联技术全部与系统相连
温度(℃)
30
1048.5高程典型点温度过程线
降幅过大
25
降速过快
20
15
10
C4-A15-T-16-上游冷区
C4-A15-T-17-中游冷区
5
C4-A15-T-18-下游冷区
0 2007-3-1 2007-4-30 2007-6-29 2007-8-28 2007-10-27 2007-12-26 2008-2-24 2008-4-24
视频智能监控
视频信号 无人干预 智能识别 判断行为 预警控制
工业4.0 中国制 造2025
1 背景
智能监控研究历程
仿 真 分 析
2002年,水利部创新项目—混凝土温度与应力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2005-2007年,周公宅应用,获大禹科技进步奖 2007年,朱伯芳院士提出‘数字监控’ 2008-09年,开发数字监控软件及监控设备(数字温度计及梯度仪) 2009年始,‘智能化建设’‘智能监控’,溪洛渡、锦屏、鲁地拉
信息互联互通 机械设备
仪器
人员
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 设计
信息 应用服务器
2 总体构成
控制—四个控制环节的关联控制
可以实现原材料预冷、混凝土拌合、运输、入仓、平仓、振捣、 养护、通水冷却全环节的智能控制,且四大系统相互关联
混凝土生产
智能拌合楼
智智 能能 配机 合口 比温
度
混凝土浇筑
智能仓面
智智 能能 小养 环护 境
东北某坝-95年建成,各类裂缝326条,上游面53条
1 背景
(1)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裂缝
碾压混凝土坝
1 背景
(1)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裂缝
1 背景
(1)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裂缝
LC-190
1.背景--裂缝成因
(2)裂缝成因
抗拉强度
拉应力
半
机口红外测温设备
自
动
入仓温度采集仪
采
集
浇筑温度采集仪
2 总体构成-感知硬件
(2)仓面小气候、太阳辐射热、气温的自动感知
太
阳
辐
射
仓
热
面
小
气
候
2 总体构成-感知硬件
(3)温度信息智能感知
开发了适应大坝施工恶劣环境的数字式温度计(耐低温),实现 内部温度、温度梯度数据的自动采集。
温度梯度仪
2 总体构成-感知硬件
降温幅度大 降温速率快
裂缝
冷却时间 应力
60天
4.82
120天 0.97
水温 1档 6档
1 背景-‘九三一’
(2)‘九三一’温控模式—三期冷却
一期冷却 控制温度峰值
胡
二期冷却
有接缝灌浆:实现灌浆温度 无接缝灌浆:控制入冬内外温差
佛
“中期冷却” 规范:入冬前高温季节浇筑中期冷却
三期冷却:把中期冷却作为一个重要、不可缺少的冷却阶段,三期 冷却连续
中期冷却目的:防止温度回升,减小后期二期冷却幅度,实现小 温差,缓慢冷却。
结论:通过中期冷却可以优化温度过程、控制温 度梯度,减小温度应力。
1 背景-‘九三一’
(2)‘九三一’温控模式—三期冷却 温度过程控制—无中冷
二冷降温幅度大
1 背景-‘九三一’
(2)‘九三一’温控模式—三期冷却 温度过程控制
(4)通水信息的智能感知
开发了与智能通水配套的通水信息自动采集设备,实现水压、流 量、流向、水温等信息的自动感知。
测控单元
2 总体构成
感知:施工期变形
2)变形感知:把握施工期工作性态,为仿真大坝提供数据
传统:垂线—安装与观测之后:大坝浇筑2/3之上,蓄水前 目前:高精度测斜仪、激光、数字测量等
2 总体构成
(1)总体构成
智能监控:针对温控施工管控存在的问题,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手段对温控质量进行全环节监控,确保监测与控制信息的及时、准确、真 实、系统,以温控施工监控的智能化促进温控施工的精细化。
全 全全 要 环过 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程
2 系统构成
(1)总体构成
智能监控包括四部分,分别 为感知、互联、分析及控制; 感知:温控全要素的自动或 人工采集。 互联:互联网、物联网、云 技术 分析:系统的核心,实时分 析 控制:自动控制、预警控制
规范控制温差
1 背景-‘九三一’
(2)‘九’—九字方针—小温差
基础温差 内外温差 上下层温差
温控设 计的任
务
冷却水与混凝土温差: 低温入仓与下层硬化混凝土温差: 存在冷激开裂风险
温度梯度
1 背景-‘九三一’
(2)‘九’—九字方针—小温差
二冷冷却水与混凝土温差:
规范规定:不宜超过20-25℃
1 背景-‘九三一’
(3)‘九三一’温控模式—基本理念-2013年
早保护
九
9字方针
小温差
三
慢冷却
一
一期
温
33期期冷冷却却
中期
控
二期
温差大 降温幅度大 温度梯度大 降温速率大
模
针对四大致裂机理,
式
1个监控
智能监控
确保控制精准到位
通过‘九三一’,解决“四不”,控制“四大”。有效控制 :温差、降温幅度、降温速率、温度梯度等产生应力的温度 要素,达到防裂目的。
价
模
除雪时机
型
2 总体构成-软件系统
开发了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监控软件系统由11个子系统 组成,以混凝土全过程温度应力最优为目标,全环节优化关联, 实现了温控信息的自动获取和高效管理、开裂风险的实时评估 和预警报警、温控施工的决策支持与干预反馈
大体积混凝土动态防裂智能监控系统
温 控 信 息 采 集 子 系 统
时间/年.月.日
冷却高度小 温度应力大
1.背景--裂缝成因
(2)裂缝成因
3)施工管理的原因—‘四不’
重要原因:信息不畅导致措施与管理不到位
信息获取‘四不’
不及时—手动的测量方式,信息滞后—如闷温测温法 不准确—现场人员的素质有限,导致测量结果失真 不真实—施工中经常产生虚假数据 不系统—各环节测量独立,无法形成数据的系统性
3 分析决策模型
“分析决策”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9个在线实时分析模型 和SAPTIS离线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实现各类控制参数及 温度应力的自动计算,最终形成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