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答案: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相对于基准方向的水平角度。
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竖直角:某一方向与一指标线(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真子午线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四、简答题答案:
1答:
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2答: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2)等高线为连续的闭合曲线,有可能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可能穿越诺干图幅而闭合。
凡不在本附图闭合的等高线,应绘到图廓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间曲线和助曲线只在需要的地方绘出。
(3)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重叠和相交,也不能分岔;非河
流、房屋或数字注记处,等高线不能中断。
(4)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成反比。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6)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逐渐折向上游,正交于河岸线,中断后再从彼岸折向下游。
3答: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4答:
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5答: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
6答:
圆水准器轴——
',竖轴——VV,管水准器轴——LL,视准轴——CC。
L'
L
7答:基本要素为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两个参数:x、y)和该点的高程H(一个参数)。
8答:
1) 已知距离的放样 2) 已知水平角的放样 3) 已知高程的放样4) 已知坡度的放样 5)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的方法
9答: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测量转折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