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
2、项目法人单位:***,项目法定代表人:****。
3、项目建设容及规模:***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拟建于***,总建设占地面积15074平方米(22.6亩),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500套,套均建筑面积40平方米,配套建设道路、绿化和其它附属设施。
4、建设地点:***。
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6、项目建设期:一年。
7、工程总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投资补助及省补助,其余资金由***财政配套。
8、项目单位简介***经“***”批准成立于2003年12月8日,为非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住所***文化路28号,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金伍拾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2人。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公司以独立法人身份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筹资、建设、经营、开发和还贷,多渠道、全方位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公司经营围为:城市市政工程开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市政科技开发、城市道路开发、房屋租赁。
二、编制依据1、《***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5年);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4、《廉租/公共租赁房住房保障办法》、《***住房建设规划》(2010-2015);5、***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提供的设计方案;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7、《***人民政府关于廉租/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用地征用的会议纪要》(第十二期)。
三、项目研究围本可研报告通过对***困难居民住房的现状及综合其发展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需要分析确定建设规模,项目的选址,建筑方案的选择,项目实施管理措施、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措施,分析项目的主要能耗提出节约能源的措施,通过建筑方案对投资进行了估算,分析社会效益,研究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及建议,供决策参考。
四、项目预期目标通过***度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基本满足最困难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要求,完善配套功能和基础设施,改善最困难居民居住条件,为***实施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创造一个较好保障平台,使之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目标:(1)改善最困难居民住房条件,解决城镇最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保障基本居住要求。
(2)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五、研究结论:公共租赁住房是2011年***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将解决500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项目的建设条件具备,建设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政策,社会效益显著,建议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发挥其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项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背景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
但城市公共租赁房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
据调查,截至2006年底,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有400万户,如果扩大到低收入家庭,总共有近10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 5.5%。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把住房问题列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
公共租赁房房建设要符合以下要求: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困难家庭的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明确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民政府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根本目的,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从2009年到2011年,采取新建、配建、收购等方式筹集公共租赁房住房房源31.5万套,以实物方式,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好全省38万户左右城市低收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相关行业、系统等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2、项目宏观经济背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经济复苏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对我国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增长同样在降低。
为应对这场危机,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
广义货币供应量将同比增17%左右。
国家投入扩大需资金 1.18万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及社会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给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3、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当地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三农”政策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思路和要求,认真分析研究目前面临的困难,结合实际,强化和提高思想认识,开拓思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特别是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问题上下功夫,把项目建设和管理列入工作的重点。
要在项目争取上多做努力,并做到领导分工明确,有专人开展项目建设管理。
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认真抓好各项工作。
4、项目实施的技术层面要求***有多年投资管理建设项目的成熟经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当地建筑技术水平较高,地方建材供应充分,外购建材运输方便快捷,加之该项目建设技术难度不算很大,且有一批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项目实施的优势,本项目方案符合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十七大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和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针,符合***政府财政资金非常有限的实际,符合国家关于公租房建设的方针,符合当前中央扩大需的投资导向,且从技术方面而言,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实施的技术层面要求。
5、***自然、社会、经济状况***位于***东南部,隶属***市,地处东经103°42′~104°34′、北纬24°20′~ 25°00′之间。
全县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区面积占90%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409.7米,最底海拔737米。
年平均降雨量1246毫米,年平均气温13.8℃,群山叠翠、沟壑纵横,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一山有四季、谷坡两个天”的立体气候。
县城距省会180公里,距市府***130公里,南昆铁路和“三大通道”(国道324线、省道以马线、师弥线)交汇***,并辐射连接三省、广西、)五地州市(***、红河、、、)。
且有南盘江水运航线通达广西,素有“滇东锁喉”之称。
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约7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人。
共辖5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竹基)、3乡(龙庆彝族自治乡、五龙壮族自治乡、高良瑶族苗族自治乡)、5个社区、104个村民委员会767个村民小组。
***境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农业资源丰富。
有耕地109.6亩,草山草场246万亩、林业用地237万亩,森林覆盖率36.4%,水源蕴藏量32万千瓦;以优质著称的煤炭保有可采储量2.41亿吨;石灰岩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易开采,仅白马山矿点探明储量达2.7亿吨;独具特色的五彩石达1.2亿立方米。
有70多种珍禽、野生动物;30多种名贵中药材;200多种可食野菜;850余中野花;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有10余万亩人工杉木林等。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走煤化工为龙头、建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两翼、旅游等服务业为补充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县域经济不断夯实,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据统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县财政总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0%,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一次跨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全国烤烟生产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生态示区建设试点县和***柑桔生产基地县、速生杉木林基地县。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1、城镇公租房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实施公租房建设,有利于加快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实施公租房建设,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公租房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公租房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施公租房建设,既可以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又可以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是扩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4、历史上***地方财政困难,对***保障性住房投入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难于适应形势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需要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有效破解居民住房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
我县自2007年启动廉租/公共租赁房房建设工程以来,截止目前,已累计建设廉租/公共租赁房住房776套,解决了776户城镇低收入家庭无房户的住房困难。
根据2010年底的调查,预计我县“十二五”规划期限,需新增廉租/公共租赁房房保障对象3000户,廉租/公共租赁房房租赁补贴保障对象在487户的基础上将新增3500户;公共租赁住房需新增1000套需求;棚户区改造需求2771户;城中村改造需求2330户。
***住房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加快推进2011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势在必行。
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公共租赁房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