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备课教案-1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例: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例:VFP就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配置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计算机。
2)数据库系统特点:
(1)基本操作。(2)简单应用。(3)综合应用。
3、上机要求:机房上课必须穿鞋套,不能带任何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西、打游戏、睡觉、卫生情况安排、不能迟到早退
二、新授
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介绍数据库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例如在学校里有《校长办公室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展示做好的作品-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教学重点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投影仪
设计意图
第一次课,要让学生明白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一、导入
1、了解学生以前学过哪些计算机方面的相关教程。熟悉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2、本课程的要求:通过全国二级VFP考试(就业、求职)
2、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在于媒体且能识别的物理符号.例:音乐,电影,动画,声音,文档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为信息的过程.例:由"出生年月"得到"年龄"的过程.
(2)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情况
人工管理:卡片、纸带、磁带……
文件系统:计算机开始应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管理外存数据的主要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从最初的数据文件的简单集合发展到今天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借助数据库的帮助,许多简单的工作将变得冗长乏味,甚至难以实现。尤其是像银行、院校和图书馆这样的大型组织更加依靠数据库系统实现其正常的运作。在Internet上,从搜索引擎到在线商场,从网上聊天到邮件列表,都离不开数据库。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工商行政、物流会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二级VFP
授课教师赵晓凤
授课班级09网教工商行政、物流会计
学科
计算机
授课班级
09网教
日期
2009.9.11
课题
数据库基础知识
授课类型
讲授
课时
2
教材
全国计算机二级VFP
任课教师
赵晓凤
课序
数据库系统:实现计算机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例:图书店售书系统、超市售货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例:售票系统、银行ATM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分析前三种阶段的特点
思考: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区别?
(3)、数据库系统
1)基本概念
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例如:工资数据库、银行存款数据库和商品销售数据库等。
三、归纳总结: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作业布置:补充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上课要求强调
提问
演示
讲解
举例法
分析
对比
归纳法
讲解法
分析
知识
拓展
归纳
总结
听讲
思考
回答
理解
记忆
思考
举例法
记忆
理解
巩固
强化
教学后记
网教班的学生,来自四个不同的专业,在教学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体现差异性教学。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是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是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DBMS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控制中心,一般有4大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库操作功能、控制和管理功能、建立和维护功能。
1、学生成绩考核计划
加强平时成绩考核评定。平时(含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成绩占总评的40%,期末考试(采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模拟环境)占总评的60%。
2、终结评价(期末考试)
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的考试方式:
1、笔试: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30分。
2、上机操作:90分钟,满分100分。
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2、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及其与文件系统的区别
3、熟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
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的讲授.演示和辅导,使学生在操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对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数据库的发展状况的了解,激发同学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知识的热情
A.数据库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B.特点: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特定数据模型、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补充:我们用从图书馆借书实例来理解数据库。
在图书馆借书处有一些图书的检索卡片箱,借书前要在这里找到所需书籍的号码,然后告诉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从书库中找到所借的书。检索卡片有书名、作者、提要、分类、定价等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每张卡片是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它记录着一本特定书的书名、作者、提要、分类和定价等等资料。所有这样的卡片就形成了一个数据"表",包含了图书馆内所有书的资料。记录对应卡片,表对应着相同性质的卡片的集合。数据库里的所有表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各式各样的有关联的表放在一起就组成了数据库,例如书籍索引表、工作人员通信表、借阅人员情况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