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目录1.概况及适用围 (2)2.编制依据 (2)3.知识拓展 (2)3.1常识 (2)3.2名词解释 (5)3.3仪器使用 (6)4.作业流程 (9)5.作业准备 (11)5.1人员准备 (11)5.2设备准备 (11)5.3安全准备 (12)5.4危险点辨识 (12)6.作业方法 (13)7.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15)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1.概况及适用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承接项目变配电站低压配电屏、保护屏、通信屏、控制屏及场地端子箱、检修电源箱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

2. 编制依据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 2.3、中国建工《实用电气安装技术大全》2.4、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通用教材《电气识绘图》3. 知识拓展3.1标号规则3.1.1二次回路的标号是按用途分组,每组给以一定的数字围。

回路标号一般由三位以下数字组成,当需要注明回路的相别或其它特征时,可在数字的前面或后面增注文字符号。

回路标号等电位原则进行,即回路连于同一点的所有导线用一数字,由线圈、电阻、电容、连接片、触点、电流试验端子等元件所间隔的线段要看为不同电位线段,标以不同的数字标号。

以下按直流和交流回路分别叙述标号的规则。

直流回路标号直流正极回路的线段按奇数顺序标号,负极回路按偶数标号。

见下表回路分组及数字标号:交流回路数字标号组为了便于运行和安装,对某些主回路常给以固定的数字。

例如:断路器跳闸回路用33、133,合闸回路用3、103.3.1.2交流回路标号交流回路的标号除用三位数字外,前面还有相别安母A、B、C、N(中性)、L(零序)等;交流电流回路使用数字围是400~599,交流电压回路使用数字围600~799,它们的十位数字表示不同的组,个位数字表示不同的回路。

回路使用的标号组尽量与互感器文字符号的“数字序号”相对应。

例如:3IH电流互感器A相回路标号应为A431~439,2YH 电压互感器回路标号为A621~A629。

见下表回路分组及数字标号:直流回路数字标号组3.2二次回路配线3.2.1 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电缆的一般要求3.2.2测量、控制、保护回路除断路器电磁合闸线圈外,应采用铜芯的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

在其他情况下,当所有室设备,仪表和端子上装有专用于连接铝芯的接头时,可采用铝芯的电缆和绝缘导线。

3.2.3按机械强度要求,采用的电缆芯或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为:连接于强电端子的铜线不应小于1.5mm2;铝线不应小于2.5mm2;连接于弱电端子的,运动装置使用的铜芯电缆直径不应小于0.5mm。

绝缘导线和电缆芯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流回路电流测量回路保证表计工作在规定的准确度围;保护回路应保证电流互感器工作在10%误差围。

2)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到计费用电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5%额定电压;在正常负荷下,电压互感器在测量仪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电压的1%~3%;当全部保护装置和仪表工作(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到保护和自动装置屏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3)控制回路在正常最大负荷时,控制母线至各设备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4)在绝缘导线和电缆可能受到油浸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和电缆。

3.3名词解释3.3.1 二次回路(secondary circuit)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全部低压回路。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是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

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3.3.2按电源性质分3.3.2.1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

3.3.2.2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及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信号电源等。

3.3.2.4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源。

3.3.2.5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3.3.3.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3.3.3.1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接线端子等。

3.3.3.2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

4 作业流程1) 作业(工序)流程图2)角色分工表每块屏、端子箱接线完毕,对照端子排接线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使用兆欧表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每一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小母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

5.作业准备5.1人员准备在二次接线工作中应由至少3人组成合作小组,组长应为调试主管工程师或其它技能纯熟者,组员可以安排接线工或电工。

5.2设备准备5.3安全准备严禁用手腿托住电缆进行开剥。

电缆下方应垫木板,手不应在刀子前方应在刀子后方5.3.1接线位置及周围的孔洞应先堵塞,防止踏空摔伤。

5.3.2 开剥电缆时,注意防止刀锯伤手,且不得损伤电缆绝缘和芯线。

5.3.3在盘工作时要精力集中,防止盘架和设备碰头及挂伤脸部。

5.3.4电缆皮和电缆填充物分别堆放。

5.3.5危险点分析及相应控制措施。

5.4危险点辨识6.作业方法6.1 整理《二次接线表》接线组长根据《电气二次接线表》制作接线用表并注明工程及装置名称,组织接线人员,安排好工作进度。

6.2 打线号管接线人在拿到《电气二次接线表》后应根据表中容进行打号。

打号应按一根多芯电缆为一个单位。

线管号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相配,线管号裁切长度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号的容应包括回路编号和电缆编号。

具体参考格式如下:GRII(电缆号)P109(原理号)TX2:3(端子号)6.3 准备工器具主要工器具、材料有:斜口钳、尖嘴钳、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电缆勾刀、电烙铁、万用表、500V摇表、试灯、对讲机或、号头机、号头管、绑线、扎带、塑料带、粘胶带、电缆牌。

6.4 安全及技术交底组长对组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对危害人身设备安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讲解。

同时设立安全警示牌、悬挂安全警界线,根据现场条件构筑现场安健环设施。

特别注意对接线员宣讲5.4节中的危险点及危害。

6.5 剥电缆外层并捆扎剥电缆时应戴手套以防划伤,剥线时必须避免划坏二次线绝缘。

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

在引入二次设备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绑扎,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然后根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绑扎。

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绑扎高度一致,方向一致。

在剥除电缆外层护套时,屏蔽层应留有一定的长度,以使与屏蔽接地线进行连接。

6.6 挂设电缆号牌在电缆接线时应按照电缆的接线顺序再次进行固定,然后挂设电缆牌。

电缆牌采用专用的打印机进行打印,电缆牌打印排版合理,标识齐全,打印清晰。

电缆牌的型号、打印的样式、挂设的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策划的要求进行电缆牌的固定可以采取前后交叠或并排,上下高低错位等方式进行挂设,但要求高低一致,间距一致,保证电缆牌挂设整齐,牢固。

电缆牌的绑扎可以采用扎带,尼龙线,细PVC铜芯线等材料。

6.7 套线号管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

两名组员从电缆的两端通过对讲机勾通和万用表核对后对芯线套上线号管。

线帽管长度要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帽的容包括回路编号和端子号,易于辨认。

6.8 二次接线、二次线排布芯线两端标识必须核对正确。

盘、柜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电缆的芯线接入端子排应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当芯线引至接端子的对应位置时,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弯90度,以保证芯线的水平。

对于在线槽外固定接线的芯线,在靠近端子排附近宜向外折成S弯,在端子排接入剪断的芯线、接入端子的间距较大、不在同一平面时宜折成S弯;S弯要求弧度自然,大小一致。

用剥线钳剥除芯线护套,长度和接入端子排所需要的长度一致,不宜过长,剥线钳的规格要和芯线截面一致,不得损伤芯线。

对于螺栓式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和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螺栓的平垫不能压住弯圈的芯线。

对于插入式接线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

对于多股芯的芯线,应采用线鼻子进行压接方可接入端子,采用的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一致。

不得剪除芯线的铜丝,接线孔不得比螺栓规格大。

多股芯剥除外层护套时,其长度要和线鼻子相符,不宜将芯线露出。

每个接线端子不得超过两根接线,不同截面芯线不容许接在同一个接线端子上。

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帽管,线帽管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一致。

电缆的备用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可以剪成统一长度,每根电缆单独垂直布置,也可以将备用芯线按照每一根同时弯圈布置,可以单层或多层布置。

6.9 根据《接线表》检查核对每块屏、端子箱接线完毕,对照《接线表》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使用兆欧表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每一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小母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6.10 对屏蔽层接地电缆的屏蔽线宜在电缆背面成束引出,编织在一起引至接地排,单束的电缆屏蔽线根数不宜过多,引至接地排时应排列自然美观。

屏蔽线接至接地排时,可以采用单根压接或多根压接的方式,但多根压接时根数不宜过多,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

屏蔽线接至接地排的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6.11 收拾工具,清扫现场接完线后,应全面清扫干净线头杂物,屏柜及端子箱下部电缆孔洞均应该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

7.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7.1 二次回路结线要求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7.1.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7.1.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7.1.3盘、柜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7.1.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7.1.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7.1.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