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课件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课件

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专题之
经济全球化问题
什么叫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即世界各国、 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强,阻碍生 产要素(商品、劳务、技术、资本等)在全球自由 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削弱,从而使全球经济逐渐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自学检测
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世界市场的作用
线索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萌芽阶段 (15C—18C)
发展阶段
(19C初—19C中期)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列强扩张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萌芽
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进一步发展阶段
(19C晚期—20C初)
D、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不包括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
9、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问题探究
问题二:
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抓住“双刃剑"的比喻,对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都需从利与弊两方面理解。
问题探究
问题二: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你是如何理解的?
1、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 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 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 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 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经济全球化历程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至今未停止。回答1—3题。
1、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其主要积极意义是 A、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 B、使世界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C、使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D、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困 境 阶 段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设关税壁垒
(一战后一二战中) 世界大战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不利 生产要素在全球 自由流通的因素
线索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制度化阶段
(二战后期至 20C80年代)
问题探究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4、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结束) 美日等列强为争夺中国市场等矛盾激化,30年代日本大举侵 华,美国趁机扩大在华经济实力。美援利于中国抗战。
5、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未能抓住机遇。之后,实行改 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6、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A、“手工工场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转标志着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 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该体制的特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自学检测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全球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回答4—6题。
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中国在对外开放战略方面进行的 全面部署,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和策略,应引起重视。
课后思考与练习
江泽民指出:我们需要世界共赢的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 济全球化。回答1-3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设关税壁垒
世界大战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不利生产要素 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制度化阶段 (二战后期至 20C80年代)
迅速发展阶段 (20C90年代以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联合国成立 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欧共体”成立与发展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世界经济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规则和国际惯 例”“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原因。
问题探究
问题三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1、萌芽阶段(15—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遭到早期殖民侵略(葡、荷)。中国 实行闭关政策,导致逐渐落伍于世界。出现西学东渐。
2、发展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两次鸦片战 争),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开始。同时,中国的近代化也开始起步。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深渊。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运 动兴起和发展。
扩大开放,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持续发展。但也面临挑战。
课堂练习(三)
6、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 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A、东方落后于西方 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C、东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东方国家被迫按西方的制度来改造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D、国际垄断集团的形成
3、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 A、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B、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C、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1、要达到上述材料中所提出的目标,最关键的是
A、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反对强权政治
D、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赢家也有输家,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自身包含着几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应当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 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 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 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 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 求发展。
问题探究
问题四 :
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提示: 应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经济全 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来思考中国应抱 的态度和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课 堂 练 习(四)
9、2002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对部分进口钢材征收8%至30%的
附加税,以保护美国钢铁工业的利益。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对
美国此举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2003年,
进一步发展阶段 (19C晚期—20C初)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列强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萌芽
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困境阶段 (一战后一二战中)
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败诉,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取消进口
钢材高额关税。对此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的贸易壁垒政策遭到了打击
②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作用
③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扩大
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A、②③④ C、①②③
B、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世 界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出现了一些利于各国各地区 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 制度化
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问题探究
问题一 :
推动经济全球化出现及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工业(科技)革命的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4、国际组织的建立 ……
课堂练习(一)
1、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准确含义是
A、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C、经济区域化加强
D、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自学检测
“市场”与经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回答7—9题。
7、下列现象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
A、葡萄牙、西班牙在亚、非、拉美的殖民活动
B、工业革命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的扩展
C、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7、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主要是因为 A、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起决定作用 B、可使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C、可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 D、可促使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
课堂练习
8、《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中写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 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 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 生机的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提示:要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分析,即不仅要分析主要原因 (内因、主观原因),也要分析其它原因(外因、客观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