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 项目概况修

煤矿 项目概况修

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概述顾北矿井位于淮南潘谢矿区中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规划中规划新建的矿井之一。

2004年1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4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2007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689号文核准了该项目。

根据该项目核准批复及淮南矿业集团的委托,我院编制了本初步设计。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于2007年9月27日至28日在淮南召开会议,对我院编制的《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

此次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顾北矿井初步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二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设计指导思想以现代化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对本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资源特征的深入研究,对矿井地面各生产系统、井下开拓、开采布臵等进行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及工艺,以及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力争把顾北矿井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矿井中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二、设计依据1.煤炭工业部地质局煤地审字第8101号文《安徽省淮南煤田顾桥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批准书》;2.1995年完成的顾桥井田高分辨地震补充勘探地质资料;3.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煤地发[1996]060号文“关于印发《〈淮南矿务局顾桥矿井地震补充勘探报告〉批准书》的通知;4.顾桥井田电子版精查地质报告汇编及其审查、验收意见书;5.《安徽省淮南煤田顾北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5.);6.《淮南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及其批复;7.国家发改委《关于安徽省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设计审查意见的报告》;8.顾北矿井井筒检查钻地质资料;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审[2005]682号文《关于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10.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7]6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1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编制《顾北矿井初步设计》的工程设计委托书。

第三节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一、井田概况(一)位臵与交通顾北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西北约23km处,行政区划隶属顾桥镇管辖。

淮(南)~阜(阳)铁路从井田南部经过;井田所在地及其外围尚有多条公路可通往淮南、凤台、阜阳、蒙城和利辛等地;而井田内的永幸河与西南外缘的西淝河均可通航民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

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与河流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m,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永幸河由西北至东南流经井田中部;而与永幸河流向相同的西淝河则流经井田西南缘外侧,在鲁台孜入淮,是地表水集中排放的主渠道。

此外,井田内尚有纵横交错的人工沟渠。

(三)井田范围顾北井田北起F86断层,南止F211断层;西自1煤层隐伏露头,东至经线39458300(北段)、F93断层(中段)和8煤层-650m底板等高线的地面垂直投影线(南段)。

全井田南北走向长约7.5km,东西倾斜宽4.5km左右,面积为34.0139km2(四)构造本井田位于淮南煤田潘谢矿区顾桥井田的西部,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北东东、倾向东~南南东、倾角多为5°~15°的单斜构造。

全井田共发现断层52条,其中正断层48条,逆断层4条。

大于等于100m的3条,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的5条,小于50m而大于等于20m的20条,小于20m而大于等于10m的13条,小于10m的11条。

断层的延展方向以北西向为主,其它方向次之。

根据次级褶曲和断层的特点,井田大致可分为北、中、南3部分;其中中部(F92~F100)间构造较复杂,北部(F92以北)构造简单;南部(F104)构造较简单。

本井田未见岩浆岩和陷落柱。

(五)煤系与煤层本井田的含煤岩系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其中二叠系的山西组与上、下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层段。

井田内二叠系共有8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2.56m,其中13-1、11-2、8、6-2和1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0.25m;13-1下、7-2和4-1为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31m。

(六)资源/储量本矿井地质资源量共有681054.4kt,工业资源/储量646146.8kt,设计可采储量286228.3kt,其中-648m以浅设计可采储量148344.1kt。

(七)煤质本井田可采煤层煤质稳定,煤种单一,属低灰~高灰、特低硫、特低磷~低磷、富油~高油、高熔~难熔灰分的气煤和1/3焦煤,可作良好的配焦用煤、动力用煤和炼油用煤。

(八)水文地质本井田基岩被厚度介于390.35~509.10m之间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

新生界松散层大致分为4个含水组、4个隔水组。

其中四含在七线以北与基岩直接接触,是基岩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

二叠纪煤系砂岩裂隙水和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水是矿井开采的主要充水因素。

矿井先期开采13-1~4-1煤层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后期开采1煤层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偏复杂。

本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22m3/h,最大涌水量为1048m3/h,后期开采1煤层时,F86~F100间和F100~F110间灰岩的安全降压涌水量均为140m3/h。

(九)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砂页岩互层和细砂岩;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据物理力学测试成果,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层位、深度、容重的关系不明显,主要与岩性有关,泥岩强度最低,砂质泥岩和粉砂岩次之,中、细砂岩强度最高。

2.瓦斯原顾桥勘探区共采集13-1、11-2、8、7-2、6-2和1煤层瓦斯样125个。

根据瓦斯样测试成果,原顾桥勘探区瓦斯风化带底界大致位于基岩顶界面下垂深160m处。

本井田为原顾桥勘探区的中浅部,相对而言,煤层瓦斯含量要比深部的顾桥煤矿低。

其中1煤层瓦斯含量较高,8和6-2煤层次之,11-2和13-1煤层较低。

本矿井目前尚无瓦斯鉴定资料。

本矿井的东邻顾桥矿井也无瓦斯鉴定资料,仅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所做的《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矿井瓦斯危险程度评价》的结论:顾桥矿井中央区北一采区13-1、11-2煤层均为非突出危险煤层。

顾北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3.煤尘与煤的自燃本井田13-1、8、6-2和1煤层为不自燃~很易自燃煤层,11-2煤层为可能自燃~很易自燃煤层,17-2煤层为自燃~很易自燃煤层,13-1下和7-2煤层为很易自燃煤层。

主要可采煤层均有爆炸危险。

4.地温根据九龙岗矿长观孔资料,本井田所在地的恒温带深度为自地表向下垂深30m,恒温带温度为16.8℃。

本井田平均地温梯度为3.08℃/100m,属地温异常区。

各可采煤层在一水平(-648m)已经进入一、二级热害状态。

二、建设条件(一)资源条件顾北井田为原顾桥井田的一部分。

顾北井田共有8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达22.56m,其中13-1、11-2、8、6-2和1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0.25m,地质资源量共有681054.4kt,设计可采储量有286228.3kt。

井田采用了钻探、测井和地震等方法进行了综合精查勘查,查明了井田总体构造形态及边界断点,查明了可采煤层层数、厚度、结构和主要可采煤层范围,以及煤质、主要水文地质条件等,井田总体勘查程度是比较高的,资源是可靠的。

(二)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1.交通优势淮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地理位臵优越,紧靠经济发达但能源相对缺乏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运距近,交通便捷,运费低。

从淮南到南京仅250km,到上海、杭州也只有500多公里;阜(阳)淮(南)线横贯矿区,矿区的煤炭向东可进入京沪线,或经淮南线至芜湖裕溪口煤码头转长江水运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可经芜湖长江大桥沿宣杭线、皖赣线抵达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向西可进京九线、合九线南下江西、广东等地。

因此,淮南煤炭外运具有极为便利的条件和充足的运力。

2.供电电源的可靠性矿区内共建有3座220kV区域变电所。

即位于顾北矿井东约19km处的芦集220kV区域变电所、位于顾北矿井东南的张集220kV 区域变电所和位于张北矿井东北约13公里处的丁集220kV区域变电所。

矿井地面设110kV变电所1座。

矿井两回110kV电源分别引自芦集220kV变电所和丁集220kV变电所,故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3.供水水源的可靠性矿井及选煤厂日用水量10165.9m3。

本井田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矿井新生界第二含水层水质优良,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该组含水砂层一般厚30~50m,水质为重碳酸钠钙型淡水,消毒后能够满足矿井生活用水对水质及水量的要求,因此矿井生活饮用水水源可靠。

矿井井下正常涌水量分别为522m3/h。

井下排水经净化处理后,可作为矿井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

4.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矿井建设经验本矿井由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520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安徽省17家重点企业之一,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7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

现有生产矿井9对,核定生产能力31.5Mt/a;选煤厂8座,入洗能力19.9Mt/a。

在建和已试生产矿井5对(顾桥、丁集、顾北、谢一矿望峰岗井及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1.40Mt/a。

截止2005年底,公司总资产219.46亿元,职工约84800人,其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008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40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

近年来,集团公司进行了体制和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大幅度提高。

公司全面推进“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已形成了以煤为本、煤电化结合、工商贸并举的产业格局,煤炭主业形成了以大型现代化矿井开采为主的规模化经营优势,生产规模大,发展势头好。

2005年集团公司原煤产量达到30.95Mt。

总销售收入106.0亿元,拥有资产总额219.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81亿元。

由此可看出,淮南矿业集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要求,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具备建设和管理大型、特大型矿井的能力。

集团公司具有的丰富的建井经验及技术储备,为顾北矿井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及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本矿井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外部建设条件。

第四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原则一、工作制度矿井年工作日330天,每日3班作业,其中2班生产,1班准备。

日净提升时间16h。

二、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通过对矿井外部建设条件、资源条件、开采条件以及目前采、掘工作面设备装备水平、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矿井煤炭的供应对象等因素的认真分析,本设计对矿井生产能力着重提出了 3.0Mt/a、4.0Mt/a和6.0Mt/a三个井型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