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热学第讲分子动理论内能优秀课件

选修热学第讲分子动理论内能优秀课件


知识点 3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原理 利用油酸酒精溶液 在平静的水面上形 成单分子油膜,将 油酸分子看作球形, 测出一定体积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 d V 计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为一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为 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2.实验器材 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 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 (1)取1 mL(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 mL的油酸酒 精溶液。 (2)往边长约为30~40 cm的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将 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3)相互关系:
①一个分子的质量:m0
M NA
Vm NA

②一个分子的体积:V0 占空间体积)
(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 2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1.温度 一切达到_热__平__衡__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关系:T=_t_+_2_7_3_._1_5_K。
3.分子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_分__子__热__运__动__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 平均值,_温__度__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 _总__和__。
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
膜的面积。
(7)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据一滴油酸的体积V和薄膜的面积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 V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
S
量级(单位为m)是否为10-10,若不是10-10需重做实验。
(7)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 (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时,痱子粉在水面上不均匀不 会影响实验结果。( )
分析: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 kg,氢分子质量的数 量级为10-27 kg,(1)错;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2)对;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错; 由T=t+273 K,知(4)对;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 运动而具有的能,(5)错;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 距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6)对;内能相同 的物体,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相同, 而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却不一定相同,(7)错;痱子粉在水 面上不均匀会影响油酸在水面上散开,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8)错。
选修热学第讲分子 动理论内能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 依据 阿伏伽德罗常数 Ⅰ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很小: ①直径数量级为_1_0_-1_0_m。 ②质量数量级为_1_0_-_27_~__1_0_-_26_kg。 (2)分子数目特别大: 阿伏伽德罗常数NA=__6_._0_2_×__1_0_23 mol-1。
考点 1 微观量的估算
解题
技巧
【考点解读】
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
(1)把分子看作球形, d 3 6 V 0 ;
(2)把分子看作小立方体, d 3 V0 。 对于气体,按上述思路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
的平均距离。
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
(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 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
2.分子的热运动 (1)布朗运动: ①永不停息、_无__规__则__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_明__显__。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_激__烈__。 ④运动轨迹不确定,只能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线确定_微__粒__做 无规则运动。 ⑤不能直接观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悬浮的_固__体__小__颗__粒__ 的无规则运动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热运动:物体分子永不停息地_无__规__则__运动,这种运动跟 温度_A_(A.有关 B.无关)。
(3)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n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
液,使这些溶液的体积恰好为1 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
体积 V 0
1 n
mL。
(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
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5)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一块较大的玻璃板盖在浅盘
【思考辨析】 (1)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定为10-26 kg。( ) (2)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 (3)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 (4)-33 ℃=240 K。( ) (5)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移动具有的能。( ) (6)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而增大。(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减__小__,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_增__大__,_斥__力__比引力变化更快。
(2)分子力的特点:
①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 m),F引=F斥,分子力F=0; 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_斥__力__; ③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_引__力__; ④r>10r0时,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_0_。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 它们的_相__对__位__置__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_分__子__间__距__离__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_体__积__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_动__能__与_分__子__势__能__的总 和,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_温__度__和_体__积__决 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_B_ (A.有关 B.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