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夏天的体育课
时间已经来到了夏天,对于其他科任教师来讲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想要上好一节体育课真的是困难重重。
一般来讲,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大都在每天上午的最后两节和下午的前两节,即上午9点到11点30之间和下午1点到3点之间,这段时间是学生在校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也是人最困乏的时间,由于天热,学生行为上难于组织和管理,心理上的烦躁阴影更是难于挥之而去。
体育课作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主要活动,在保证学生正常锻炼的基础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课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
由于夏季气候干燥,学生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内心比较浮躁,行为举止多半比较随意。
所以,课堂的安全教育比其他季节显得更加艰巨。
一方面要加强课堂常规与纪律性教育,做到练习讲秩序、守规则,不争抢,不推拉。
另一方面,特别要预防中暑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防范中暑的能力。
要利用室内课,让每一位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应急救护措施以及预防中暑的卫生知识,消除他们的顾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第一。
二、注意严格要求学生着装
学生着装能否适合体育课要求,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
春、秋两季,学生大多数喜爱着校服或休闲类服装及运动鞋;冬季则爱穿羽绒服、旅游鞋,学生的课堂着装问题就不是那么让人担心。
而夏季有的学生着装随意,这就给体育课带来了安全隐患。
因此,夏季体育课上的着装问题尤为重要,应严格要求。
要严禁穿凉鞋、穿裙子等不适合体育课的着装,防止由此导致运动不便所带来的跌伤、摔伤。
另外还要讲清课堂的注意事项,对于不安全的问题,要重点提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不带尖锐物品上课,不私自离开本班活动区(洗手洗脸、喝水、回教室、上厕所)等。
三、注意避免日晒过久
由于夏季日光强烈,长时间在阳光下停留,会灼伤皮肤,会使学生气喘、胸闷、头晕、头痛,身体软弱无力,动作不协调,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中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双重伤害。
因此,夏季上室外体育课时最好选择在树荫下、屋荫下进行,尽量避开日光直接照射,减少日光照射时间,以确保学生安全第一。
四、注意合理安排内容
夏季体育课的内容安排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夏季学生容易疲劳,因此,我们可以在运动形式上多思考,力争做到运动量适中。
多上一些适宜的运动项目,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
五、注意强调卫生保健
夏季炎热的天气加上体育课上的运动,会使人的体温升高,大量出汗,使人感到口干舌燥。
下课后,很多学生会立刻喝冷水来解渴。
这些做法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运动后胃肠的温度会升高,如果立即喝冷水,胃肠受到冷刺激会造成血管突然收缩,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另外,大量饮水还会增加胃肠、心脏的负担。
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科学补充水分,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健康。
我想,只要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做到以上几点,夏季体育课一定能上得既安全又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