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7高考散文复习专题

(完整版)2017高考散文复习专题


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
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
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
满的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
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
(2)抒情散文
这类散文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
2、可能出现在篇首。
3、可能出现在篇末。
4、可能有时出现在篇中。
5、有的文眼本身就是中心句。
2、读散文要读懂“意境”?
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 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 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 的景、物、事就是“境”。
“意境”是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 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 受,引起心灵的共鸣。 “意境” 必须是情景 交融的,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 应该是外在的境界的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的 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 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标题;文后注释;开头句、结尾句、总领句、总结句、 过渡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修辞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拟 人句等)、抒情议论句,即体现文章层次、表现文章艺术特 色、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反映作者立场观点的句子。
知识储备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开门见山,呼应标 开头句子 题;开门不见山,荡开一笔,设置悬念;
三是“文法”散。兼用多种表现手法,时而抒情, 时而议论,时而描写,时而叙述,或夹叙夹议,或诗 文交叉,甚至亦骈亦散,亦刚亦柔,变化多端而又运 用自如。 所谓“神”不散,是指任何一篇文章题旨 是鲜明的,意气是贯通的,无论怎样的“散”,都有 一条线索,一个焦点。就线索而言,或以时间顺序为 线索,或以空间方位为序,或以事理规律为线,或以 情感流动为脉,总之是散得开又收得拢。
(4)哲理散文
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
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
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赏析散文的方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 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 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 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 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3、读散文要抓住线索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 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 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 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 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 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 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 路,分析文章的立意。散文线索通常有以下几 种:
2017高考散文复习专题
了解散文
散文,是专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 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一种篇幅较小、 笔调灵活、形式多样的文学形式。
散文特点
1.形散神不散。这是散文的基本特点。 2.意境深邃。散文意境深邃,注重表现
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鉴赏评价 E 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理解
现 代 文 阅 分析 读 能 力
鉴赏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把握文意,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如何快速阅读散文并做题
⑴ 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⑵ 以感情的发 展为线索,⑶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⑷ 以空间 顺序为线索,⑸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⑹以事 理为线索。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学 类
分析综合 C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
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
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
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 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 情于景。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 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 好的表现主题。
1.先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再做题。 ⑴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规律。 ⑵能较快地进入作品情境,为做题打下良好基础。
2.整体理解,以文解文,词、句、段、篇互释。 3.精读全文至少一遍。
在此过程中力求有意识地完成以下任务 ⑴理解句意,体会句间关系,进而把握段落的中心句。 ⑵把握段意; ⑶分析段间关系,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⑷注意以下细节: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了解形散神不散
所谓的“形散”,并不是散乱,而是灵活自由。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章法”散。行文从容自如,意到随笔,不 受音韵、格律、句行、字数的限制。
二是描写的题材十分灵活自由。一篇散文,时而 天上,时而地下,时而是历史的回顾,时而是未来的 展望,信笔所至,包罗万象。
何谓“文眼”?
“文眼”就是一篇文章构思的焦点。围绕 着这个焦点,把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统一起 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见,“文 眼”既是全文的主旨,又是行文线索。在散文 中,“文眼”往往是一段深含哲理的话、或是 包含激情的言词、或是表达深刻感受的句子。
如何找文眼?
1、可能出现在标题。
故设疑问,引发思索;引出下文,或为下 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呼应开 中间句子 头,为结尾做铺垫;呼应标题,深化主旨;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 结尾句子 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
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 穷,引发读者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