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拜师》公开课ppt课件

《孔子拜师》公开课ppt课件

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 风餐露宿:在大风里吃饭,露天睡觉。表明 途中生活艰难。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赶路,表明 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 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 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烈日炎炎的夏天,孔子不停向 洛阳走去。 凉风习习的秋天,孔子 大雨瓢泼而下,孔子 天蒙蒙亮,孔子 夜晚,天很黑,孔子 ; ; ;
孔子:“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老子:“你是——”
孔子:“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 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 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 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 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 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学而不厌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诲人不倦
人们佩服孔子和 老子的学问,也敬重 他们的品行。
综合谈谈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
• 孔子:谦虚好学、勤奋刻苦、彬彬有礼 • 老子:博学多才、谦和大度、诲人不倦
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 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 的品德,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彬彬有礼
孔子连忙说:“学 生孔丘,特地来拜见 老师,请收下我这个 学生。” 谦逊有礼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 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 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 )。 孔子之所以( ),是因为 ( )。

渴了他就________ ; 饿了就 ______;累了就____;他不分白 天黑夜地赶路。日复一日,他的 衣服______,鞋子______,脚 _____,脸上_____,经过几个月 的长途跋涉,孔子终于风尘仆仆 地走到了洛阳。
求知若渴, 意志坚定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 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 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 家,您就是老聃(dān)先 生吧?”
名垂千古
老 子 授 徒 诲 人 不 倦 孔 子 拜 师 学 无 止 境
对联
你身边有具 有这样品质的人 吗?请举例说说。
1、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和课
外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孔子或 老子的印象。下节课,召开“我 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 读书汇报会。 2、收集对联的有子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 走到了洛阳。
济宁
曲阜
兖州
偃师
郑州
开封
洛阳
商丘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 才走到了洛阳。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 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 阳。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至 圣 先 师 孔 子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他拜谁为师? 他去哪里拜师? 为什么要拜师?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 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 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曲阜(fù),去洛阳拜 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