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_郭宁
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_郭宁
从整体上看 ,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开 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 、举办各种创业竞赛与活动、 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 定差距。 纵观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
郭 宁 汪 涛
【摘 要】 创业教育的实质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变为 创业者 , 使他们愿 意创业 、敢于创业 , 并且 能够创业 。 通过树立创业意识 , 培养创业品质和学习创业知 识 , 形成 创业能力 。 当前 , 我国 创业教育虽 然发展很 快 , 但 是 由于基础比较薄弱 , 社会力量给予的支持还远远 不够 , 创业教育内容和方式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 需要我们对 此进行改革 。 对我国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需要从创业课程体系设置 、创业实践体系完善和创业社会环境等 多个方面着手 , 全方位地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体 系 。 【关 键 词】 创业教育 模式 创新 【作者简介】 郭宁 、汪涛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讲师 。
1.创业教育目标不清晰 。 创业教育不应该仅是一种就业教育, 很大程 度上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 一个切入口。 然而, 在我国就业压力的冲击下 , 创 业教育目标定位并不是很清晰, 一直被简单地理 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 如何通过创业教育 减轻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 。 因而各高校的创业教 育主要局限于创办创业园 , 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 自主设计、创办 、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 , 从事 商务活动 、技术发明 、成果转让 、技术服务等。 这 与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真实目标有很大的差距 。 创 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想创业、敢创业和能创业 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简单地解决就业问题。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 陆续被介绍到中国 , 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尝试开 设创业类课程 。 然而 , 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业教 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照 搬国外课程, 本土化程度不高 ;二是受师资等因素 的制约, 创业教育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学 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创 业教 育体系而言, 中国的创 业教育才刚刚起步。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即开创
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看作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 的一个部分, 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 视。 教学内容因学校 、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 没有 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 。 开展创
业教育的专业人士较少 , 很多学校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育的师 资大多数是学院派, 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乏创业的 实践经验, 缺乏有针对性、本土化的课程体系 , 支 撑教学的创业学术研究有待系统化和深化。
3.创业能力的培养 。 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 , 也是创业 成功的重要因素 。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 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 其中 ,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 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能力包括独立生存、独立学 习、独立思维判断的能力 ;社会能力包括社会交 往、公关、组织 、管理和竞争能力 。 学生具备了上 述三种能力, 才能敏锐地捕捉创业机会 , 坚决地进 行创业实践, 才能有效地施展才干或实现创业。 二、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 其 背景在于知识经济需要大批的创新性人才 , 而国 外创业 教育的 发展也 起到 非常好 的示范 效应。 1997 年清华大学作为第一所将创业计划竞赛从
三、 创新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创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 , 人们的认识 也在不断深化 。 创业教育的价值, 不仅是解决学 生就业难题、破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教育 形式 , 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 从某 种意义上讲, 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因为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人才 , 必须具有
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 , 这种模式在重视知识传授 的同时, 往往忽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 具体表 现在 :专业课内容相互重叠现象严重;授课形式多 为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教学组织、管理与考核形式 单一 等, 忽略了帮助学生完 成知识构建的过程。 创业教育与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针对的是创业 , 即一个企业从无到有的发展 过程 ;而后者侧重于守业 , 即规范化的大公司管 理, 以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为主线展 开。 因此 , 创业教育必须克服传统工商管理教学 模式的局限性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培 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体验
或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是创业教育课程 体系的有益补充, 是创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 , 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我们应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增加商业实践。 与课堂教学截然不同 , 学生参加创业商业实践 , 一 切都要自己亲历亲为。 项目确立前的市场调查, 然后确定项 目, 写出商业计划书 , 向学校递交申 请, 学校组织有企业运作经验的教师进行评估 ;批
际, 紧紧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而展开;全面开 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 重在培养学生 创业意识 ,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 完善学生综合 素质 。
此外 , 还应该增加创业挫折教育的内容。 要 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创业必有风险, 创业实践一 开始 , 风险便不期而至。 在经营中 , 各种各样的事 情都有可能发生 。 困难 、挫折 , 甚至失败, 会增加 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 从而在更 高层次上把握创业本质。
准后 , 学生按照工商 、税务管理规定办理注册登 记, 领取执照, 所有的程序全部需要自己去完成。
在实践教育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积极推进创 业实践市场 化, 鼓励学生组建团队 、开展创业实 践, 学校和教师给予积极的介入和帮助 。 从长远 来看 , 学生创业还需接受市场的考验, 依赖学院和 教师 , 会影响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 , 不利于创 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 因此 , 在未来 的创业教育中 , 我们应积极推进创业实践市场化 的强度, 加大经济效益的考虑 ,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 事, 以此促进学生提高掌握市场规律的能力 , 增强 面对市场竞争的勇气和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识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 2.健康的心理品质 。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 现
实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个人能否创业成功, 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 者是否具备健 康的心理品
质。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长期享受长 辈的宠爱 , 习惯于在长辈的安排下生活 , 以自我为 中心 , 唯我独尊 , 自立自强精神不足 , 对竞争 、创业 没有足够的准备或缺乏坚强的意志 , 甚至对竞争、 创业有恐惧感 。 因此 , 要以自主、自立、自强 、自信 的精神教育学生, 使他们真正懂得创业必须能承 受委屈和压力 , 使他们学会克服不良心理品质和 人格缺陷 , 逐步养成创业所需的坚韧自信、诚实守 信的健康心理品质。
从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 , 我们应该 从如下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1.科学地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 , 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构建实用、有效的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结 合密切的创业课程体系 , 使创业课程与实践活动 有机结合 ,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效果 。 只 有这样, 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实施才有章可循 , 才 能从抽象 、宏观走向具体 、微观 , 从而取得实效 。 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 应积极借鉴国 外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
— 66 —
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
美国引入中国的高校 , 掀起了国内创业教育的热 潮。 随着“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的开展和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骤增 , 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就 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国各类高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 动。 2002 年, 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9 所院校作为创业教育 试点高校 , 并且随后组织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骨 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 为创业教育发展储备师资力 量。
一、 创业教育及其内涵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和冒险精神的个
人, 让他们的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 社交和管理技能都得到很高的提升 。 创业教育的 实质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变为创业者 , 使他们愿 意创业、敢于创业, 并且能够创业。 通过树立创业 意识 , 培养创业品质和学习创业知识, 形成创业能 力。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 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及 技能的学习, 尤其要注重渗透创业意识 。 创业意 识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是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强大驱动力, 主要包括正确 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创业意识的培 养不仅仅限于自我创业意识的培养, 更要培养创 业的社会意识,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 要使学生学会 将自己的需要、兴趣 、理想同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 起, 要把创业意识教育与人生价值观教育、健康的 心理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过程中 , 开展创业 计划大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国外及我国的 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计划大赛 。 实践证 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生在创业作品的 设计过程中, 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 查阅大量的资 料, 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 。 有条件的 高校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街或创业园 , 这也是 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 策、提供平台、提供环境。 大学生在创业园中创业 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 通过解决实际 的创业问题, 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 协调能力 。
具体说来, 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 。
1 .人生价 值观 的教 育 。 一个人对人生的前途充满希望 , 抱有积极乐 观的态度 , 这样的人生必然是积极进取 、努力向上 的人生。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氛围的熏陶下 , 不 少学生把人生成功的目标定为收入高、工作稳定, 最好能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确保旱涝保收, 更谈 不上有什么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 这些思想的存 在与跨世纪人才成长 的客观要求相 差甚远。 因 此,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非常有必要 , 是创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