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医学课件中医药膳专题讲座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医学课件中医药膳专题讲座主题讲座课件

药膳既称为“膳”,膳,具食也。——《说文》;膳, 肉也。——《广雅》 烹调,煎和 应以中国式的传统烹饪工艺为主,因为配入了“药”, 就必须涉及中医药知识。所以,目前药膳的研究不 仅是中医药界的任务也是营养师应涉足的领域。因 此,从事药膳配剂制作的人员,不仅应掌握中国传 统烹饪知识和技法,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学 知识。
前言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人最宝贵的 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健康。纵 有万贯家财,如果身体垮了,财富 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要想健康长寿,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 云: “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 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倶,而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
遗憾的是,不少人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 所云:“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 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一个口号:“千 万不要死于无知。”但许多人往往死 于无知,往往因为小病熬成大病,最 终发展成为不治之症。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养 生保健,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 治疗。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健康知识人人需要。 第二个特点是,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个特点,健康不能一蹴而就。
《黄帝内经》曰:“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养精益气。”《内经》共有13首方剂,其中8首属于药 食并用的方剂。
扁鹊的名言
“安身之命,必资于食; 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扁鹊,战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生于公元前5世纪左 右,原姓秦,名越人,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尤其长于脉诊。)
盛行于意大利的“大黄酒”由10多味 中药调配而成,饭前服之开胃,饭后 饮之消食,次日还可通大便。在罗马、 巴黎、旧金山等世界名城,可以见到 菊花酒、竹叶酒、人参酒、木瓜酒、 枸杞酒、五加皮酒等。
中医药膳绪论
概念 发展源流 药膳学相关内容 中国药膳特点 药膳的分类 药膳的原料选择 药膳注意事项 药膳适用对象
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 精益气。” --有营养 孔子--纳化适度、不饥不饱、不厌食、不 暴饮暴食、不食无定时、食应季食物、 五谷为主、失饪不食、色味恶不食
现代--膳食平衡;卫生;养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中国营养学会权威专家在199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础上重新修订 而成,堪称指导中国人科学合理饮食的“教科书”。
发展源流
《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成书)集前人的研究,载药 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 列为上品,。如大枣、人参、枸杞、五味子、地黄、薏 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杏仁、乌梅、 核桃、莲子、桂圆、百合等,都是具有药性的食物。
发展源流
概念
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中国传统饮 食文化和烹饪学相结合并以研究药与 食的配剂规特殊制作工艺,及在保健、 预防、康复治疗等方面和规律为重要 内容的一门交叉科学。
与食疗的区别
中国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 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叁者精 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 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食疗:养生保健-纯食品-保健为主 药膳:保健防病治病-防病治疗为主
合膳理食平的衡饮食结构
蛋白质占15-20%
脂肪占25-30%
控制总热能 饮食均衡 合理搭配
碳水化合物占50-60%
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
药膳是很合适的一种选择
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中 药与食物相配伍,运用传统的饮食烹 调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结合现代营 养学元素,制成的色、香、味、形、意、 养俱佳,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品。
我国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和膳字,而将 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形成药膳这个词,则最早见 于《后汉书·烈女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 的文字。这证明至少在1000多年前,我国已经出现 药膳之名。
而在药膳一词出现之前,我国古代典籍中已出现了 药膳制作和应用的记载。《周礼·天官》把宫廷医生分 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记载了“食医”; 疾医则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这已经是 很成熟的食疗原则。
药膳的意义和作用
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 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 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 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 抗衰。
中国药膳在海外
中国药膳除了国内普及外,还享誉世界。 特别是在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倍受青睐, 即使在欧美各国,也有中国药膳在飘香。 如法国的“哈姆茶”就是由中药紫苏叶 薰制而成.具有解毒作用;
人们想获得健康也有三个特点:
第一:方便 第二:人人能用 第三:无副作用
中医学对பைடு நூலகம்医学目的的认识
【黄 帝

而 铸譬 锥犹

,不 亦 晚
而 穿 井

乱 已 成 而 后 治 之
夫 病 已 成 而 后 药 之
此 之 谓 也
不 治 已 乱 治 未 乱



治 已 病
是 故





素 问 】
˙
吃出健康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 之说。 人们对食物需求的三个层次
1、吃饱。满足人体对基本营养素的需求。 2、满足“口腹之欲”。吃得美味可口,将 吃饭作为一种享受。 3、从食物中取得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有 益于健康的物质,使体质增强,寿命延长。
具有第三种功能的食品就叫做“功能 食品”
那怎么样的吃法才最合理?
《素问·脏气法时论》早就提出: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
发展源流
“药食同源”之说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 十毒”。
“伊尹汤液”之说
传说商汤有一位名叫伊尹的大臣,精于 烹调,又通晓药性,常亲手调剂汤液医 治病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流传下“伊 尹汤液”的说法。--《汤液醪醴论》
发展源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