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钻井队HSE监督岗位HSE应知应会试题

07钻井队HSE监督岗位HSE应知应会试题

钻井队HSE监督岗位HSE应知应会试题一、判断题1、钻井队进行防火防硫演习时要求作业班组人员必须参加,其他员工可以不参加。

✘2、井控装置试压、防喷演习、处理溢流及井下复杂等情况,值班干部应在现场组织指挥。

✔3、应建立“坐岗”制度,定专人、定点观察溢流显示和循环池液面变化,定时将观察情况记录于“坐岗记录表”中。

✔4、在特殊作业(取心、测试、完井作业等前,无需再进行防喷演习。

✘5、含硫井溢流后,若井被关住,人员就能进入井场。

✘6、钻台上下、机泵房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

✔7、钻开油气层前严禁在井场使用电焊、气焊。

✘8、在井架上、井场盛行风入口处等地应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可向下风方向疏散。

✘9、钻台上下、振动筛、循环罐等气体易聚积的场所,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使用排风扇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漫的有害、可燃气体。

✘10、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应及时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并有消防车、救护车、医护人员和技术安全人员在井场值班。

✔11、柴油机排气管无破漏和积炭,并有冷却灭火装置。

✔12、钻机设备维修完成在加盖防护罩之前应先运转直至正常。

✘13、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三种储存方式,隔离储存是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14、阈限值是指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低浓度。

✘15、危险临界浓度是指达到此体积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16、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能够造成爆炸的质量分数范围称为硫化氢的爆炸极限。

✘17、作业许可,也称工作许可,是指在从事高安全风险作业及缺乏工作程序(规程的非常规作业之前,必须取得授权许可方可实施作业的一种管理制度。

✔18、硫化氢不具有爆炸性,但具有腐蚀性,可溶于水,易驱散等特征。

✘19、硫化氢分压是指在相同温度下,一定质量天然气中所含硫化氢单独占有该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20、在不确定含硫地区进行钻井作业时,现场可以不配监测仪器。

✘21、用于油气井钻井作业的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应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并能确保整个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看见和听到。

✔22、防喷管线等允许在现场进行焊接。

✘23、硫化氢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

✘24、搬家安装过程中吊车的千斤打在坚实的地面上时可以不使用垫木。

✘25、硫化氢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警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26、用火作业就是指任何在钻井现场危险区域内可能产生火花和其它热源形式的作业。

✘27、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只需配备过滤式空气呼吸器即可。

✘2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放在作业人员能迅速取用的方便位置。

✔29、钻井队当班生产班组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即可。

✘30、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次使用后无需进行清洁和消毒。

✘31、需要修理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作好明显标记并将其从设备仓库中移出,直至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已经被及时修理和替换为止。

✔32、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之前,应确认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良好并熟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33、钻井作业中,无需对硫化氢作业区的硫化氢浓度和作业人员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34、钻前工程前,应从气象资料中了解当地季节的主要风向。

✔35、井场内的引擎、发电机、压缩机等容易产生引火源的设施及人员集中区域宜部署在井口、节流管汇、天然气火炬装置或放喷管线、液气分离器、钻井液罐、备用池和除气器等容易排出或聚集天然气的装置的下风方向。

✘36、在确定井位任一侧的临时安全区的位置时,应考虑季节风向。

当风向不变时,两边的临时安全区都能使用。

当风向发生90°变化时,则应有一个临时安全区可以使用。

✔37、申请人是指需要从批准人获得授权许可,从而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开展工作的作业人员,通常申请人是施工组织者。

✔38、吊装作业过程中可以吊装斜拉物件。

✘39、应将风向标设置在井场及周围的点上,一个风向标应挂在被正在工地上的人员以及任何临时安全区的人员都能容易地看得见的地方。

✔40、在不确定存在或集聚硫化氢的场所,当人员进入前无需检测和驱散。

✘41、在寒冷的冬季钻入含硫油气层后,必须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他类似的围布拆除。

✘42、吊装作业时,被吊重物可以从卡车驾驶室上方通过。

✘43、钻井井场应确保通信系统24h畅通。

✔44、常规原材料和工具的搬运、常规吊装等安全风险可控的作业不使用作业许可证。

✔45、在使用除硫剂时,可以不监测钻井液中除硫剂的残留量。

✘46、在含硫地区的钻井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

✔47、临时用电作业是指在易燃易爆区域的电气作业。

✘48、钻开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应取下限值,以利油气层的保护。

✘49、非“三高”含硫钻井井场无需储备足量的除硫剂。

✘50、压力窗口比较窄时,就可以采用欠平衡钻井✘51、当一项作业同时涉及到多种许可作业时,应同时申请多个作业许可证。

✔52、当作业许可证涉及到两个及以上负责人时,则被涉及到人员中的1人为申请人即可。

✘53、发生井喷后应采取措施控制井喷,若井口压力有可能超过允许关井压力,需点火放喷时,井场应先点火后放喷。

✔54、井喷失控后,在人员的生命受到巨大威胁、人员撤离无望、失控井无希望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作为最后手段应按抢险作业程序对油气井井口实施点火。

✔55、油气井点火程序的相关内容应在应急预案中明确。

油气井点火决策人宜由生产经营单位代表或其授权的现场总负责人来担任,并列人应急预案中。

✔56、含硫井只需配备手动和自动点火装置即可。

✘57、点火后应对下风方向尤其是井场生活区、周围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的二氧化硫的浓度进行监测。

✔58、储存的钻井液与某些材料(残余的或添加的之间的化学反应也会产生硫化氢。

当人员进人任何容纳有或曾经容纳过储存的钻井液的封闭的或通风不畅的地点时,应采取合适的安全预防措施。

✔59、拖拽作业时人员站位应在距绷紧绳索垂直距离大于绷紧绳索长度、拖拉机司机容易观察到的安全区域进行指挥或其他操作。

✔60、在含硫地层钻井作业期间,比如放喷、拆卸井口设备和起下管柱、循环钻井液等,应采取特别预防措施,以避免残存其中的硫化氢释放出来造成危害。

✔61、为避免无风和微风情况下硫化氢的积聚,也可以使用普通风扇将有毒气体吹往期望的方向。

✘62、应特别注意低洼的工作区域,比如井口方井,由于较重的硫化氢或二氧化硫在这些地点的沉积,可能会达到有害的浓度。

✔63、当人员在达到硫化氢危险临界浓度的大气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应有接受过救护技术培训的值班救护人员,同时应备有必要的救护设备。

✔64、在油气层中进行起钻前,应先进行短程起下钻。

✔65、作业许可证一旦被取消,禁止再次使用。

如需继续工作则须重新申请作业许可证。

✔66、2年前经硫化氢防护培训合格的人员可以参与含硫作业。

✘67、油气井测试作业时,对来自储存的测试液中的气体,可以随意地排放。

✘68、在处理怀疑有硫化氢地层的液体样品过程中,只要处理设备齐全,人员无需再防护。

✘69、处理和运输含硫化氢的样品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样品容器应使用抗硫化氢的材料制成,并附上标签。

✔70、弃井作业时用水泥将产生或可能产生危险浓度硫化氢的整个地层封死,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实施弃井作业。

✔71、液气分离器安全泄压阀出口应朝向井场内侧,不应接泄压管线。

✘72、作业人员在井架上不应横向或上下抛、传工具。

✔73、井架和底座的连接销子对号入座,缺少销子时可用同直径螺栓代替。

✘74、电气系统的安装应由持有效证电工安装。

✔75、对失效过期,已经分解、理化性质改变的危险化学品,可以自行处理。

✘76、钻井泵预压式空气包充装压力为钻井泵工作压力的1/5。

✘77、利用井内钻井液柱压力控制地层压力的方法,即无溢流产生的井控技术,称为一级井控。

✔78、溢流或井喷发生后,通过实施关井与压井,重新建立井内压力平衡的工艺技术,称为二级井控。

✔79、溢流发现越早,溢流量越小,关井套压越小,因此也越安全。

✔80、测井作业期间出现溢流时,井队应听从测井队指挥,实施井控工作。

✘81、抽吸作用是起钻发生溢流的原因之一。

✔82、钻井液气侵后未经除气可以循环入井。

✘83、下套管以前必须更换成与套管尺寸相一致的半封闸板,并且试压合格。

✔84、在操作阀门的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侧身操作,不允许正对丝杠。

✔86、压力系数小的地层不会发生溢流,钻井工作非常安全。

✘87、压井施工结束,在开井之前,应检查立压及套压是否为零。

✔88、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钥匙、硬币、手表、戒指等金属物品。

✔89、对固态的酸、碱进行处理时,可以徒手直接操作。

✘90、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

✔91、当正在进行的工作出现紧急情况或已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时,所有的许可证立即失效。

✔92、“三高”油气井、预探井和其他重点井应实行巡视监督工作制。

✘93、作业许可证的正本和副本分发后,不得再作任何修改。

作业许可证作废,必须收回所有副本,加作废标志,不能私自损毁和丢弃。

✔94、驾驶员执行任务时,应持有派车单位派车人员签发的路(运单,可以临时更改规定的路线行驶。

✘95、钻井队应成立以副队长为组长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

✘96、交叉作业或联合作业现场,应成立以井控责任主体单位为组长,业主与相关单位参加的现场井控领导小组。

✔97、行车中和车辆加油时驾驶员有急事时可以使用手机。

✘98、吊装作业时,人员不允许在狭窄空间内操作。

✔99、当正在进行的工作出现紧急情况或已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时,所有的许可证立即失效。

✔100、现场监督人员除履行工程质量监督职责外,应同时负责监督井控和HSE 工作。

✔101、钻井队应根据施工需要每周开展井控和H2S防护演习。

✘102、防硫井控演习按照程序进行,现场服务的其他专业人员可以不参加。

✘103、应明确井控设备管理机构,制定设备管理、检测查维修和定期检验制度,但无需建立设备档案。

✘104、用于“三高”油气井的井控设备,累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3年,超过13年应加密检测并监控使用。

✘105、上井前已试压合格的钻井使用的井口设备、井控装置,现场安装完毕后,不需进行密封试压。

✘106、机动车在井场内发生事故不作为交通事故处理,按车辆伤害事故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

✔107、各类H2S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大功率声响报警器等气防器具,现场安装后若数值显示正常即可使用。

✘108、钻井各次开钻(开工前,均应进行开钻检查验收。

✔109、开钻检查验收制度要求:检查验收合格后,下达“开钻批准书”同意开钻;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开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