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知识点整理

毛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4)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4-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方面,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选择)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四)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P27-2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方法来”。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18-23)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六)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反例: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第二章(简答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P38-3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1、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对象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主要内容(P47-49依据:1、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通过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其统主要内容:实现途径是工农武装割据,以根据地建设为依托,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P43 新旧革命的特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49-5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选择)第三章(简答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主要经济成分(P56-5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949-195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经济成分:经济形态上,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

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58)“一化三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66-68)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四章(简答题)(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86)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86-90)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第五章(论述题,概率小)(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内涵及重大意义(P98-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涵第一层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P98-9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的正确路3、历史实践表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只讲(二)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00-101)新世纪以来,新的阶段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P104-107)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六章(论述题、材料题)(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3-1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P115-11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联系实际:改革开放前后,公共卫生的发展(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P121-122)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内涵、实现途径)(P123-12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论述题、材料题)(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35-137)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2.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二)全面深化改革(P137-138)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2.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3.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八章(论述题、材料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P145-146)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起决定性作用。

1、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而市场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