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签呈】公文写作

【签呈】公文写作

签呈: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文书格式。

请示1一、请示的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的答复,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二、请示的特点(一)报送单位的针对性必须按照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如确需越级请示,应同时抄送直接主管部门。

(二)行文的单向性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三)问题的特殊性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四)时间性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较强,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五)事项的对应性应一事一请示,做到一一对应。

(六)报送单位的唯一性请示一般情况下主送一个机关,不多头主送,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是在请示的同时不应该抄送下级机关。

三、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可以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批转的请示三种。

(一)请求指示的请示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请示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的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于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时作出明确的指示等请示。

(二)请求批准的请示这一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其目的是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三)请求批转的请示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要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是按照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要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于此类。

四、请示的写作格式请示的写作格式一般是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请示的标题应该包括主送单位、事由和文种三个因素,应该表述清楚是哪个单位关于什么事情的请示。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主要由请示的原因、内容、要求三部分组成,请示的理由必须充分,解决措施必须可行。

(三)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即发出请示的单位名称。

(四)日期请示的日期应该在文尾靠右。

五、请示的注意事项(一)请示的写作应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千万不能用报告代替请示;(二)请求的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时,应该事先进行协商,必要时得联合写请示;(三)如有关方面意见不一致,在请示中应该如实地表达出分歧;(四)请求拨款的应附预算表;(五)请示处理问题的,本单位应先明确表态;(六)请求批准规章制度的,应附规章制度的内容;(七)正式印发请示送上级机关时,应在文头注明签发人的姓名。

六、请示的发布机关或单位请示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所写——《办公室公文写作一本全》,苏豫编著请示2【请示的特征】“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频率极高的一个上行文种。

它虽与“意见”(上行的)、“报告”同属上行文,但三者之间“同轨不同迹”。

“请示”与上行的“意见”非常近似,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它们都是要求上级对自己所提的事项或问题,或给予批准,或给予指示,或予以认可,即这两个文种的行文方向与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同一性。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离散性,主要表现在所提的事项与内容不尽相同。

“请示”的内容较多涉及的是“人、财、物、机构、编制、出境出国”,以及工作中遇到需上级作出决定的重大问题或应由上级加以审批的事项等具体问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硬件”;而上行“意见”的内容则多是对工作中一些重大问题提岀见解和处理办法以及所遇到的困难,要求上级给予指示或支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件”。

“请示”按其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基本分为两类:一是请批性的请示,即直接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或指导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二是呈转性的请示,即把有关某一方面工作的意见,以“请示”上报给上级机关,要求批转给有关单位予以办理。

例如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1月27日上报给国务院的《关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载《国务院公报》1992年第9号)就是这样一份文件。

例文1、例文2:请批性请示:以上这是一份有关外出参观学习的请示,全文虽只写两句话,但道理充分、要求明确,先写“为什么要请示”(即“为……活动”),后写“请示什么问题”(即“我们……参观学习”)。

上面这篇请示写得好,好就好在了“缓调”的理由讲的充足(即“但当初决定……不利于工程建设”),请示的态度十分明确,毫无含糊不清之处。

这两点很值得我们写请示时效仿。

例文3:呈转性请示:【请示的写法】请示文种的适用范围较广。

凡涉及有关方针政策界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要上级机关予以审核批准的事项(如财政支出、资产购置、人员定编、机构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时,均应以“请示”行文。

各机关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对属超出职权范围的事项,即应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获准后方可执行和办理。

请示文种的分类比较复杂。

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种类。

为方便起见,我们从请示的内容、性质和功用的角度切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请批性请示。

即下级机关就某项工作或某一问题直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二是呈转性请示。

此类请示通常是下级机关就某一方面的工作制定出办法或措施以后,因职权范围所限,无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予以贯彻落实,遂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要求批转给有关单位办理,这类请示被批转后,实质上即已成为上级机关的决策性意见。

请示文种的内容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写法如下:1.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例如《中央气象局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请示》、《X X市交通局关于扩建长途客运站所需费用的请示》。

拟写请示标题,必须着力写好“事由”,要明确、简括地表述出请示的中心意向,以便上级机关准确地了解和把握。

2.正文正文部分是请示的核心内容,它要载明以下两方面事项:一是请示缘由。

这是请示写作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请示目的能否得以顺利实现。

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请示的原因和背景情况或者请示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及思想基础交代清楚。

在写法上,一般采取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叙事要精练,说理要透彻,力戒繁冗累赘。

这部分写得好,就为下文进一步提出请示事项作了充分铺垫,请示的目的就容易实现。

例如X X镇人民政府写给县人民政府《关于要求核减棠棣村耕地计税面积的请示》,开头占用一段文字对“请示缘由”是这样写的:“农村税费改革后,我镇棠棣村群众因耕地计税面积不实一事,多次上访到省、市有关部门。

遵照县政府领导关于如实核减耕地计税面积的意见,我们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对该村耕地面积进行了认真的核实。

”这段只有80多个字的“缘由”开宗明义,简明透彻,干净利落,势必为下一步的“请示事项”打好铺垫。

二是请示事项。

即请示的具体内容,要将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或批转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和盘托岀,请求上级机关作出答复。

要写好请示事项,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明确,即要直截了当,明白显露。

是请求上级机关对某项工作作出指示,还是对处理某一问题作出批准,还是请求批拨资金或物资,等等,必须明确无误地予以表述,令人一目了然。

切忌含混晦涩,隐约其辞,让人不知所指;更不可拐弯抹角,言此意彼,让人难以捉摸。

那样,不符合请示的行文要求,也难以实现请示的目的。

其二是具体,即指对于请示事项的表述,一定要细致入微,清晰可鉴。

请求批拨资金,则应写明总计需用资金数额多少、已筹集几何、尚需领导解决多少,切忌笼统空泛和运用一些诸如“大概”、“左右”、“或许”等模糊度强的词语表述;请求批拨物资,则应将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等项目要素交代清楚。

视具体情况,也可提出本单位对解决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方案,供领导参考,但应表明本单位的倾向性意见。

仍以上述那份关于核减耕地计税面积的请示为例,在讲明“缘由、背景”之后,先用一段文字讲明这个村真实的计税面积,随即提出请示的具体意见:“在减少的314.02亩水田中,新建横路公路占用的103亩已在税改时核减。

这次尚须核减的耕地计税面积为211. 02亩,计税产量162063. 36公斤,应核减农业税及附加税费14982元(其中农业税12479元,农业税附加2503元)。

”最后以“可否,请批示”作结。

这段文字,事实清楚,数据充分,态度明确,写作规范。

要写好请示的正文,应注意这样两点:首先,要选准角度。

即请示理由的切入点,它的写作至关重要。

从根本上讲,请示目的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取决于“请示理由”是否充分、有力,令人信服。

而要写好请示理由,其要害又在于角度的选择。

同样的理由,角度选择失准,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因而也就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例如X X汽车修配厂所写的请示,拟将本厂院内黄土地改为水泥地面,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拨款数万元。

在陈述请示缘由时,列举出诸如刮风时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等方面的事实,结果请示呈送以后未获批复。

那么,问题症结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角度”选得不准,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如果变换角度,着重突出“尘土飞扬”及“道路泥泞”等对该厂生产的影响,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就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角度”选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一篇请示的行文目的能否得以顺利实现。

其次,要注意行文的逻辑性。

即指对于请示理由的陈述,必须注意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后说,都要缜密考虑,精心措辞,不可信笔挥洒。

例如有一篇题为《X X厂关于扩建浴室的请示》,其“请示缘由”部分写道:“我厂原是街道厂,厂区狭窄,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而且近年来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原65平方米的男女浴室,现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职工洗澡的需要。

为此,我们拟将原浴室改建成二层楼……”此段请示缘由写得含糊笼统,不合逻辑,令人难得要领。

实质上,这篇请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扩建,二是改建成二层楼。

这是前后相继的两道“工序”,亦即应是先行扩建,然后方可涉及改建成二层楼的问题。

没有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无从谈起。

这样,在阐述请示缘由时,应先列明扩建的理由,而后再讲改建成二层楼的理由。

但“我厂原是街道,厂区狭窄,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不是改成二层楼的理由,而“近年来职工人数不断增加”才是扩建的理由。

很显然这篇请示的缘由部分属于事理倒置,有悖逻辑,是不合规范的。

3.尾部请示的结尾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结语,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

通常写法是“妥否(可否、是否可行),请批示”,或是“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要特别注意请示的结语中绝不能出现“报告”字样,以免造成混乱,甚至延时误事,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麻烦。

——《公文写作规范指南》,张保忠主编签呈书写规范标准一、受文者:应填写此事件能够有最终决定权者(注明职务)二、受文部门:填写受文者所在部门(或办公室名称)三、呈文者:填写呈文者本人四、呈文部门:填写呈文人所在部门五、日期:填写书写签呈具体日期六、主旨:填写本次签呈申请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七、签呈书写规范标准必须函盖以下以项内容:(1)事由应填写如下内容:1、事件2、时间:事件操作的起、止时间3、地点:在什么地点进行4、人物:若为市场申请费用或其它东西必须在市场后边注经销商的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