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作业工初级理论复习题

井下作业工初级理论复习题

井下作业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1分,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39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满分839分。

)1.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在()条件下,石油密度与 4C条件下纯水密度的比值。

A、10C B 、自然 C 、常温 D 、标准2.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之间。

3A、0.80 〜0.90 g/cmB、0.75 〜0.90 g/cm 33C、0.75 〜1.00 g/cm3D、0.85 〜1.10 g/cm3.石油的粘度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咼粘度越大。

A、石蜡 B 、油质 C 、胶质和沥青质 D 、碳质4.石油的凝固点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咼凝固点越咼。

A、胶质和沥青质 B 、油质 C 、碳质 D 、石蜡5.构成石油的主要化学兀素是()。

A、碳和氧 B 、氮、氧和氢 C 、氢和氧 D 、碳和氢6.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由()构成的。

A、碳质 B 、油质 C 、沥青质 D 、胶质7.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所占比例约()。

A、70%^上 B 、80%^上 C 、90%以下 D 、100%8.普通稠油的粘度为()。

A、50〜500mPa・ sB、50〜1000mPa sC、50〜3000mPa sD、50〜10000mPa s9.超稠油的粘度大于()。

A、30000mPa s B 、50000mPa s C 、80000mPa s D 、100000mPa s10.天然气是()气体。

A、易燃易爆 B 、易燃不易爆 C 、易爆不易燃 D 、不易爆不易燃11.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之间。

A、0.3 〜0.4 B 、0.5 〜0.6 C 、0.6 〜1.0 D 、1.0 〜1.512.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温度的升高而(C )。

、不变D 、无规则变化A、升冋 B 、下降13.天然气的成分是以()为主。

A、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14.天然气是气态的()°A、碳氢化合物 B 、碳氢混合物 C 、氢氧化合物 D 、碳氧化合物15.构成天然气的主要化学兀素是()。

A、碳和氧 B 、甲烷 C 、碳和氢 D 、芳香烃16.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是( )。

A、泥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碎屑岩17.在卜列四种岩石中,()是油气藏良好的储油层。

A、花岗岩 B 、页岩 C 、泥岩 D 、砂岩18.能够储存和()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A、渗透率 B 、渗滤流体 C 、保存流体 D 、达西19.储集空间不包括()。

A、井底 B 、孔隙 C 、裂缝 D 、溶洞20.背斜油藏、断层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A、地层 B 、构造 C 、岩性 D 、混合21.断块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

A、断块的大小 B 、断块的封闭性C、断块的裂隙大小 D 、断块的错断距离22.透镜体油气臧属于()油气藏。

A、地层 B 、岩性 C 、构造 D 、混合23. 一个油气藏具有()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A、一个 B 、两个 C 、几个 D 、一个或几个24.在一个油气藏有()圈闭构造。

A、一个 B 、两个 C 、几个 D 、一个或几个25. 一个油田范围内的不同油气藏其地质时代和类型()。

A、相同 BC、前者不同,后者相同 D26. 碳酸盐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油页岩 BC、砂质泥岩、石灰岩 D27. 粘土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页岩、粘土岩 B C、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D 、前者相同,后者不同、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泥岩、粉砂岩、生物灰岩、泥质灰岩、石灰岩、细砂岩、中砂岩、生物灰岩、泥灰岩28.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称为生油岩。

A、花岗岩 B 、岩石C、火成岩 D 、碳酸岩29. 沉积岩环境安静乏氧,浮游生物和(A、深海无机胶体BC、淡水与海水无机胶体D30. 生油层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是()。

A、含有大量无机质和还原环境B、含有大量有机质,具备还原环境C、含有大量的碳质、氢和高温、高压环境)能够伴随粘土矿物质大量堆积、保存并向油气转化。

、陆上胶体、陆源有机胶体31.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约 1000〜4000m 地温达到()时,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物质成熟生成大量石油。

32.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目前分成 ( )学派。

A 、两种B 、三种C、四种D、多种 33.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学派,即无机生成学派和 ()。

35.流体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 )。

43.含油饱和度指的是( )。

A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有效孔隙体积的比B 、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C 、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面积的比D 、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厚度的比 44. 如果用Q 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流量, A 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横截面积, L 表示流体通过岩石所经过的距离, △ p 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前后压差,卩表示流体的粘度,则根据达西定律其渗透率计算公式为()。

A 、小于60C B60 〜150C C160 〜200C D 、大于 200CA 、自然生成学派B 、有机生成学派C 、上帝赐给学派 D、有机与上帝学派34.充满岩石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油、气运移是()作用。

A 、压力B 、重力C 、水动力D、弹性力A 、压力 B、重力C、弹性力 、水动力36. 地下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总是使得各方面的浓度趋于一致,这种分子力产生的油气运移称为( )。

A 、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 C37. 地下油气运移是()。

A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BC 、在高浓度区内部 D38. 油、气、水三者在油气藏内的分布关系是按照A 、密度B、浓度C 39. 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分布是 ( )。

A 、油在上,水在中,气在下 B C 、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 D40. 地壳上油气分布受()的控制。

A 、勘探、开发技术条件B 、弹性作用D、离散作用、在低浓度区内部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 ()分布。

、粘度 D、温度、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 、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 、生油、运移和聚集条件、自然环境41. 一般油气藏中均存在游离气,如果油气藏中没有游离气体,则圈闭中最凸起的地带为 A 、油水所占据 B C 、水所占据 D 42. 岩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称为A 、有效孔隙度B、绝对孔隙度、油所占据 、重油和气所占据 ( )。

C 、无效孔隙度D 、相对孔隙度A、K 10Q L A PB、K QL10A pQ L 10A p 10 L p QA压力系数是指()。

、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 B 、原始地层压力与静压之比 、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比 D 、静压与静水柱压力之比含水率是指()。

、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B 、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液量之比、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之比 D 、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水量之比 目前在我国,凡是( )的油、气藏,属于工业油气藏。

、有油气显示 B 、有自溢能力 、有产油气能力 D 、投资费用低于采出价值对于孔隙砂岩油、气田计算储量的方法一般采用 ( )。

、物质平衡法 B 、压降法C 、产量递减法 :D 、体积法从理论上讲,若油、气藏绝对均质, 则 ( )。

、采收率与井距大小无关 B 、井距越大, 采收率越小 、井距越小,采收率越大D 、合理井距, 采收率最高一级储量可靠程度要求达到 ( )。

、90%^上B、80%左右 C、小于10% D 、30%- 50%当产量的偏差分析认为是渗透性不好而引起的,可采用)等措施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酸化、压裂 B 、注水 C 、增大压差 D 、缩小井距 达西定律可作为估算油井( ) 、分析油井产量影响因素的基本定律。

、储量 B 、产量 C 、生产压差 D 、地层压力在孔隙砂岩中,油、气、水低速渗流服从于一个共同的基本规律,即 ()。

、勾股定理B、韦达定理C、牛顿第二定律D 、达西定律),与流体的粘度成反比。

B、渗透性、流动的压力差成正比CD45. A C 46.A C47. A C48.A49.AC 50.A 51. A 52.A 53. A 54. A C 55.A 56. A C 57.A C 58. A 59. A孔隙性砂岩层的产量与岩层的 (、渗透率、静压成反比D、渗透性、流动压成正比当油井投入生产以后,油气从油层中流向井底是靠()。

、油层中溶解气B 、储量大小C 、油层压力D 、油层深度油藏水压驱动方式主要依靠( )而将油气排出。

、油层中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性作用B 、边水、底水和注入水的侵入、岩层和原油本身的弹性能量 D 、油藏顶部天然气油藏主要依靠边水、( )的侵入而将油气排出,这种驱动方式叫水压驱动。

、注汽和注入水 B 、上层水和注入水 、注汽和底水 D 、底水和注入水F列不属于油藏驱动方式的是()。

、溶解驱动 B 、弹性驱动 C 、水力驱动群是()的岩石地层单位。

、最小 B 、组内的次一级 C 、中级、气顶驱动、最大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系、统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

、纪、世、期 B 、代、纪、世 C 、世、期、时 D 、代、世、时段是组内的()岩石地层单位。

77. 试油现场地面油、气、水取样的方法有原油取样方法、 、地面与地层水取样方法C 、地层水取样方法 D、地层水与油取样方法78.井下高压物性取样前,要求井内无脏物,油井生产正常,油中含水小于 ()以下进行取样。

A 、3% B、2% C 、1% D 、 5%79.油层套管的作用( )。

A 、保护井口附近地表层B 、封隔松软地层和水C 、封隔油、气、水层D、封隔复杂地层A 、次一级B 、次二级C 62. 组是划分岩层的( )。

A 、最小单位B、最大单位C63. 地质年代的中生代包括( )。

A 、第四纪和古近纪、新近纪BC 、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 D64. 界是( )的年代地层单位。

A 、最大 B、第二级 C65. 寒武纪距今()。

A 、4.90亿〜5.43亿年 B、中级 D 、最小 、基本单位D、中级单位、第三纪和白垩纪 、二叠纪和石炭纪 、第三级D、第四级、4.38亿〜4.90亿年 、3.55亿〜4.10亿年 66. 统是年代地层单位的一个部分,是 A 、第一级 B 、第二级67. 油、气田开发生产所部署的井统称为A 、开发井B、预探井68. 为挽回死油区储量损失,改善注水效果, A 、探井 B 、资料井 )的地层单位。

、第三级)。

、详探井、第四级 ( C调整平面矛盾而补钻的井称为 C69. 详探井试油层位的选择以目的层为主,兼探其他 A 、老层和可疑层 B 70. 不属于开发井的是( A 、预探井、资料井C 、观察井、注水井、新层和可疑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