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IL-A-8625F_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的军用标准-中文版

MIL-A-8625F_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的军用标准-中文版

1993年9月10日替代旧规范MIL-A-8625E1988年4月25日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镀层的军用规范本规范经国防部各部门和机构批准使用1.范围1.1范围. 本标准包括非建筑用途的铝及铝合金的 6 个类型和 2 个等级电解生成的阳极氧化镀层的要求(见6.1)。

1.2分类. 本规范涵盖的阳极镀层类型和等级如下所述(见6.2和6.21):2.引用文件2.1政府文件.2.1.1规范和标准. 在本文件规定的范围内,以下规范和标准构成本文件的一部分。

除非另有规定,这些文件的版本是国防部规范和标准索引(DODISS)及其补充中所列的版本,并在招标书中引用。

军用规范MIL-P-23377 -底漆涂层,环氧聚酰胺,耐化学和溶剂MIL-C-81706 -铝及铝合金涂层用化学转化材料MIL-P-85582 -底漆:环氧树脂,水性MIL-STD-105 -检验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联邦标准QQ-A-250/4 - 2024铝合金板材FED-STD-141 -油漆、清漆和相关材料:取样和试验方法FED-STD-151 -金属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联邦和军用规范和标准的副本可从DODSP客户服务处获得,标准化文件订购处,地址: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罗宾斯大道700号40号楼,19111-5094)2.2非政府出版物. 在本文件规定的范围内,以下文件构成本文件的一部分。

国防部采用招标书中引用的文件版本。

除非DODISS中未列出的文件为招标文件(见6.2)。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ASTM B117 -盐雾试验方法ASTM B137 -铝上阳极镀层重量的测量ASTM B244 -用涡流仪测量铝和其他非磁性基体金属的阳极镀层厚度ASTM D822 -涂料、清漆和相关产品试验用光和水暴露装置(碳弧型),操作标准实施规程ASTM D2244 -不透明材料的色差,仪器评价ASTM G23 -非金属材料曝光用曝光装置(碳弧型)的操作规程ASTM G26 -非金属材料曝光用有水和无水的操作曝光装置(氙弧型)(副本的申请应寄往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地址:1916 Race Street,Philadelphia,PA 19103。

)2.3优先次序. 如果本规范文本与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本规范文本为准。

但是,除非获得特定豁免,否则本规范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得取代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3.要求3.1原材料. 所用材料应能生成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镀层。

3.1.1基材. 基材应无因机械加工、切割、刮伤、抛光、粗化、弯曲、拉伸、变形、轧制、喷砂、蒸汽喷砂、蚀刻、热处理条件、合金化学不平衡和杂质等引起的表面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按本规范操作得到的镀层不符合要求。

基底金属应进行必要的清洗、蚀刻、阳极氧化和封闭程序,以形成符合本规范所有要求的镀层。

3.2设备与工艺. 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应能生产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镀层。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另有规定(见6.2),工艺操作条件应由供应商选择。

3.3常规的3.3.1零件和组件的样机氧化3.3.1.1零件阳极氧化.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另有规定(见6.2),零件应在完成所有热处理、机加工、焊接、成形和钻孔后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3.3.1.2组件的阳极氧化.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另有规定,否则阳极镀层不得应用于将电解液滞留在接头或凹槽中的组件(组件应在组装前单独阳极化)。

当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授权对组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时,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得因电解液截留对组件造成后续损坏(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使用Type I型镀层)。

含有非铝零件(如钢、黄铜或有机物质)的组件,如果会受到预处理或阳极氧化溶液的侵蚀,或会阻止阳极镀层的均匀形成,则不得将其作为组件进行阳极氧化,除非非铝表面被遮蔽或电绝缘,以生成满足本规范要求的阳极氧化镀层。

3.3.1.3复杂形状的样机氧化. 当对复杂形状的阳极氧化将电解液截留在凹槽中时,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不得导致随后因电解液截留而损坏零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使用Type I型镀层)。

3.3.2搬运和清洗. 应在所有预处理、阳极氧化和后处理过程中小心处理零件,以避免机械损伤或污染。

零件应无任何异物、氧化物和灰尘,如油脂、油、油漆和助焊剂。

零件应采用适当的清洗程序去除氧化物和其他干扰膜,以使其干净并具有连续水膜的表面。

在阳极氧化之前,禁止使用含有铁的磨料,如钢丝绒、氧化铁胭脂和钢丝,这些磨料可能嵌入金属中,加速铝和铝合金的腐蚀。

如果需要特殊清洗要求,应在合同或采购订单中规定(见6.2)。

3.3.3光亮表面. 当承包商采购订单(见6.2)中有规定时,为产生高反射表面而制造的零件应在阳极氧化(见6.9)之前进行化学或电化学抛光处理。

3.3.4修补(机械损伤或挂位). 除非另有规定(见6.2),否则可使用QPL-81706中批准的化学转化材料(适用于1A级镀层)和适用的应用方法修补去除阳极镀层而不损坏零件的机械损坏区域。

修补仅适用于意外的机械损伤,如划痕。

对于Type III型镀层,仅允许在不会受到磨损的区域进行修补(见6.1.1)。

机械损坏面积不得超过项目阳极氧化总面积的5%,否则不允许修补。

当合同或采购订单中有规定时(见6.2),应使用上述机械损坏所需的方法修补挂位损伤。

3.4镀层. 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见6.2)中规定的常规阳极镀层应通过任何工艺或操作制备,以在铝和铝合金上形成规定的镀层。

3.4.1Type I, IB, IC镀层. Type I型和IB型镀层应是在含有铬酸的槽中电解处理铝和铝合金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阳极镀层的结果。

IC型镀层应是在含有矿物或混合矿物/有机酸(非铬酸)的槽中电解处理铝和铝合金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阳极镀层的结果。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中另有规定,TypeI类镀层不得应用于标称铜含量超过5.0%的铝合金,标称硅含量超过7.0%的铝合金,或当额定合金元素超过7.5%的总合金含量。

Type I型、IB型或IC镀层的基材铝合金在阳极氧化前可以进行热处理进,如-T4、-T6或T73。

3.4.1.1Type IC镀层. IC型镀层是I型和IB型镀层的非铬酸盐替代品。

除非采购机构批准,否则禁止在规定了I型或IB型的地方替换IC型镀层。

3.4.2Type II和IIB镀层. II型和IIB型镀层应是在含有硫酸的槽中电解处理铝和铝合金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阳极镀层的结果。

在阳极氧化之前,热处理合金应处于通过热处理获得的所需状态,如-T4、-T6或T73。

3.4.2.1Type IIB 镀层. IIB型镀层是I型和IB型镀层的非铬酸盐替代品。

除非获得采购活动的批准,否则禁止在规定了I型或IB型的地方替换IIB型镀层。

3.4.3Type III 镀层. III型镀层应是电解处理铝和铝合金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阳极镀层的结果。

应通过任何工艺操作制备III型镀层,以在铝合金上形成规定厚度的致密镀层(见3.7.2.1)。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另有规定,否则III型镀层不得应用于标称铜含量超过5%或标称硅含量超过8.0%的铝合金。

标称硅含量高于8.0%的铝合金可经采购批准进行阳极氧化。

在阳极氧化之前,热处理合金应处于通过热处理获得的状态,如-T4、-T6或T73。

3.5Class 1 等级. 当合同或采购订单中规定了Class 1级时(见6.2),阳极镀层不得染色或着色。

用各种合金成分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产生的任何自然颜色不应视为着色。

封闭工艺赋予的特征颜色也应视为未染色。

3.6Class 2 等级. 当合同或采购订单中规定为Class 2级时(见6.2),阳极镀层应通过暴露在适当类型染料或染色剂溶液中均匀染色或着色。

锻造合金的颜色应均匀,铸造合金可能会出现与铸件固有多孔性相关的染料渗出或颜色缺乏(或颜色均匀性)。

使用的染料和颜料不得损坏阳极镀层。

3.6.1染色. 当需要染色或着色镀层时,颜色和颜色均匀性要求应符合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的规定(见6.2)。

3.6.1.1压铸铝. 染色压铸铝合金可能显示出轻微的颜色不均匀性。

可接受的不均匀度应由采购活动确定(见6.2)。

3.7详细要求3.7.1Type I, IB, IC, II和IIB镀层3.7.1.1膜重. 在染色或密封之前,应当按照4.5.2(见6.10.6)进行测试时,Type I、IB、IC、II和IIB类镀层应满足表I的镀层重量要求。

6.1.2和6.2)。

3.7.1.2耐腐蚀性. 在4.5.3规定的盐雾试验后,应目视检查样品,以确定满足下列所有条件:a.在由5个或更多试样组成的总面积为150平方英寸的试样上,应显示总共不超过15个独立腐蚀凹坑(见6.19),直径不超过0.031英寸(0.787mm)。

不包括加工后与识别标记、边缘和挂位相距0.062英寸(1.57mm)的区域。

b.试样与一个或多个试样的总面积不得超过30平方英寸,且应显示不超过5个直径不超过0.031英寸(0.787mm)的孤立腐蚀凹坑。

不包括加工后与识别标记、边缘和挂位相距0.062英寸(1.57mm)的区域。

c.除上述(a)和(b)中的要求外,Type I型和IB型试样不得出现斑片状深灰色区域(斑点、条纹或标记)。

3.7.1.3耐光性. 除非合同或采购订单另有规定(见6.2),否则染色阳极镀层的褪色或变色程度不得超过进行耐光性试验时的Delta(E)值3(见4.5.4)。

只有在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见6.2)中规定时,才应确定耐光性。

3.7.1.4漆层附着力. 当按照4.5.6进行试验时,油漆体系与阳极镀层或阳极镀层与基材之间不得出现涂层间分离。

只有在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见6.2)中有规定时,才能确定油漆的附着性。

3.7.2Type III镀层3.7.2.1膜厚. 除非合同、采购订单或适用图纸另有规定(见6.2),镀层的标称厚度应为0.002英寸(50.8μm)(见6.16、6.17和6.10至6.10.5)。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根据4.5.1进行试验时,厚度不超过0.002英寸(50.8μm)的±20%。

膜厚超过0.002英寸(50.8μm)时,测量厚度变化不得超过±0.0004英寸(10.2μm)。

典型的Type III型镀层厚度范围如表四所示。

3.7.2.1.1膜重. 镀层重量可代替镀层厚度的测定(见3.7.2.1),由采购活动选择。

按照4.5.2(见6.2)进行试验时,未封闭的Type III型镀层的最小镀层重量应为每0.001英寸4320毫克/平方英尺。

3.7.2.2耐磨性. 当按照4.5.5进行试验时,未密封的Type III型镀层应提供本文规定的耐磨表面(见6.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