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指纹鉴定

第八讲 指纹鉴定


特征的推测与判断--行线追迹法
两头数线法:在模糊区域的两头 查对纹线的数量
抢劫储蓄所案件现场手印,在案犯抢 劫时所使用的吉普车方向盘上所提取。
确定残缺手印的部位,准确确定残 缺手印的指位和部位是检验残缺手印的 突破口
定基点 残缺手印特征的寻找与确定 可以从印痕中心到外围,也可以从 边缘到中心,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从一边 的纹线查到另一边的纹线,把所有的纹 线逐一查清楚。
若没有中心,只反映一个三角和 部分根基线,则要看三角内侧边的纹 线弯曲度的大小和根基线的形态,如 弯曲度较大,根基线又有弧形向上的 倾向,则斗型纹可能性较大;否则箕 型纹。
3.参考细节特征的出现率判断
根据观察与统计:
箕型纹和弓型纹中眼形线、桥形 线、勾形线、点特征的出现率较低, 而分歧、结合、起点、终点较多;
未现出中心与三角部位时,则应以 纹线流向,褶皱纹的组合或局部区域细 节特征组或综合性的特征组作为种类特 征。
比对检验中选用的细节特征
手印的细节特征: (1)乳突线细节特征 (2)褶纹的细节特征 (3)皱纹的细节特征 (4)伤疤的细节特征 (5)汗孔的细节特征 (6)细点线的细节特征等
(三)比对检验的内容
文字部分 鉴定书的标题,应明确写上“手印 鉴定书”。标题下行右侧是发文号, 由发文机关的代号、年号、顺序号组 成。
正文是鉴定书的主体部分,应写得 明确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检验、论证、 结论。
图片部分 是对正文部分的印证和补充。
四、综合评断并作出结论
手印相同:相同点是本质的,是 主要方面,而差异点是非本质的,是 可以解释的。
手印不同:差异点是本质的,相 同点是非本质的。
综合评断的任务就是判断相同 点、差异点谁起决定作用。查明相 同点和差异点的来源及特征的变化 规律,把握特征的特定性,准确的 判断相似与相同。
统计发现,所利用的细节特征数量
荷兰和法国采用12个细节特征点的 标准;
西班牙采用10~12个特征标准; 奥地利采用12个特征点的标准;
德国采用12个细节特征点的标准, 但附加条件是如果手印纹型是箕型纹、 斗型纹,并且手印清晰时,就可以采用 8个细节特征点的标准;
瑞士的日内瓦采用8个细节特征点为 标准。
认定结论
种类特征相同,细节特征组合相同, 少数差异点经过评断与实验有充分理由 说明是受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否定结论:
二、分别检验
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对纹线的观察效果 (一)确定现场手印的方位 (二)分清现场手印的痕迹种类 (三)观察手印是否重叠和变形 (四)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其不同形态 (五)发现并确定细节特征
(一)确定现场手印的方位
1.根据手印遗留情况,结合作案 动作判断
2.根据手印纹线的形态、弧度、 流向判断
与相似率成反比。细节特征越多,相似 率就越低;所确定的特征数量越少,相 似率就越高。一般具有3个特征相同的 达5%~10%。
特征的质量也与相似率有很大的关 系,特征的质量越高,相似率就越低。
欧洲国家指纹鉴定特征数量标准
英国2001年6月之前规定出示于法 庭的手印证据至少必须具有16个细节特 征点;
第八讲 指纹鉴定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分别检验 三、比对检验 四、综合评断并作出结论 五、制作手印鉴定书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送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2.了解案件基本情况 3.查验送检材料和样本材料 4.对于补充鉴定、复核鉴定、重
新鉴定,还必须查验过去的鉴定材料 及全部检材
5.受理,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
一个特殊细节特征加一个普通细节特征,即一个 勾、眼、桥、棒、点类的特征加一个起、终点或分歧、 结合类的特征。
伤疤加两个普通细节特征 三个普通细节特征
皱纹和褶纹结构作为基点特征组
基点的选择
特征的推测与判断
如该现场手印中心 模糊,但从纹线流向 可判断为斗型纹,在 中心左下侧发现一对 顶特征,内侧一结合 点,以此为基点特征 组扩展检验。
细节特征的变形
对表现异常的现场手印要分析是否 手印重叠造成,如果是重叠手印的话, 进一步分析是几次重叠形成、重叠的顺 序以及是同指重叠还是异指重叠。
固定所发现特征的方法
绘制示意图 把现场手印观察所见纹线、特征、 特征组及位置关系正确地描绘在纸上, 然后将各个特征做出标记,使之显而易 见。 在手印照片上作标记 在手印的放大照片上用色笔将特征 注示出来。有时亦采用大头针类的工具 在特征上刺一点作标记。
三、比对检验
(一)比对检验的任务 通过比对,确定现场手印与样本手 印之间的符合点和差异点,为下一阶段 的综合评断作出结论提供依据。 (二)比对检验选用的特征 先比对种类特征;后比对细节特征。
完整手印检验中所使用的种类特征: 花纹类型特征,即指印的纹型、三 角的形态、纹线的流向、中心与三角的 关系等。 不完整手印: 只有中心或三角时,则以该部位的 花纹类型和三角结构类型为种类特征。
一般利用以下部位确定基点特征组:
出现中心花纹时,应在中心附近确 定;
出现三角时,应在三角处选定;
若中心花纹和三角部位均未出现, 可在其它易确定部位处确定基点。
也可以几个特殊细节特征构成。
基点特征组一般应至少有3个细节 特征,特殊性强的可以用2个细节特征。
三角点加起、终点、分歧、结合
三角点加两个普通细节特征
重叠表现
手印轮廓扩大,出现两个以上边 沿;
纹线交叉或衔接不自然; 出现多个花纹中心,或同一侧出 现多个三角; 同一部位的纹线疏密明显不均; 各次印痕和纹线色调不一致。
(四)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其不同形态
花纹类型: (1)纹型特征; (2)中心与三角,三角的结构以 及三角与三角相互关系; (3)花纹中心与三角间的纹线数 目、三角与其它三角追迹线的对应关 系。
(五)发现并确定细节特征
1.从点到面,逐步扩展的方法 2.先易后难的方法 3.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 4.顺纹线的流向追迹的方法 5.相互对照、互为补充的方法
由点到面:即选定基点,再不断扩 大。所谓基点,就是检验的起点。基点 特征组就是最先确定的作为检验起点的 一组特征。
基点特征组的选择,原则为部位易 确定、特征清晰、特征间距离较近、关 系稳定的特征。
斗型纹中眼形线、桥形线、勾形 线、点的出现率较箕型、弓型纹高, 而分歧、结合则相对少。
指尖部位:应以相对关系较好的 特征组作为种类特征
指边部位:可用纹线的流向和特 征组作为种类特征
确定花纹类型之后,还需进一步确 定手印具体形状。
如是斗型纹,还应区分是螺、环等, 总体形态是宽大的、瘦窄的,倾斜方向 左倾、右倾或无倾;中心与三角的直线 距离,间隔线数,两个三角点与中心点 之间连线构成的角度,中心和三角的结 构类型等。
(三) 观察手印是否重叠和变形
1.变形原因 斜向力作用和滑动或拧动。 2.变形表现 (1)整个手印或局部的纹线伸长 或缩短; (2)纹线各部位间隙宽窄不均, 纹线粗细悬殊;
(3)心花纹畸形、或中心与三角 相对位置不对称;
(4)纹线流向混乱,形态不规矩, 有不正常的衔接。
重叠原因:多次移动、挪动、重复
3.多方向,多角度观察 4.试验 5.综合评断得出结论
1999年2月 22日,×××被 杀害案现场勘验 中,在汽车门上 发现一枚灰尘手 印。
以遗留动作 和位置分析,按 上图方向定位;
以纹线的形 态结构分析,则 按下图方向定位。
(二)分清现场手印的痕迹种类
立体的 平面的
有色的 无色的
加层的 减层的
2.特征连线比对法
利用特征连线构成几何图形,该 种方法对纹线不多、特征较少,但纹 线清晰、变形不大的手印,能较好的 表明特征的相互位置关系。
现场手印严重变形,则不适宜应 用。
3.特征重叠法
将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按其相同 部位重合起来比较特征异同的方法。
重叠比对是对纹线的弧度,特征 的形态、大小位置,纹线流向,距离、 密度等进行总体比对的一种有效方法。
种类特征不同;或种类特征虽相同, 但细节特征组合不同;少数特征的相似 有充分理由证明是偶合形成的。 不能得出结论:
五、制作手印鉴定书
要求: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客观描述,准确简练; 有理有据,论证全面; 令人信服,直观明了; 整洁美观,符合规定。
手印鉴定书由文字部分和照片部分 组成,两者互为印证,互为补充,缺 一不可。
从种类特征的比对检验,到细节 特征的比对检验,既要比对单个特征, 更要比对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类特征的比较
细节特征的比较
逐个比对每个特征的具体形状、面 积大小、构成形状、方向、位置、角度, 以及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
白 线
黑线
(四) 比对检验的方法
1.特征形态比对法(特征对照法) 以基点特征组为起点,逐渐向四 周扩展,一一比对,对找出的特征一 一观察对照,并将符合点和差异点分 别标记。
褶纹与皱纹总体形态 (1)屈肌褶纹类型、数量; (2)屈肌褶纹端点的结构; (3)皱纹的分布及排列方向等。
1.根据纹线的弧度大小和分布情况、数量和位置都 与一定形态的纹型相联系。
一枚手印虽看不清中心花纹,但若 在不同方向有两个以上三角,又若无重 叠的可能,则斗型纹的可能性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