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年干部应具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

青年干部应具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

青年干部应具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青年干部应具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中国唐山市丰润区委党校王爱军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第三,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

一、什么是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一)什么是领导者的素质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这种先天特点是人们在后天获得知识、才能,形成品质、个性等生理和心理基础。

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是素质的一方面,后天的学习和锻炼也非常重要。

因此,素质的含义被拓宽到了人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和能力等诸多方面。

今天所谓领导者的素质,就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对一个人素质的判断,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在领导工作中十分重要。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谈到用人时,曾将手下的军官分为四类:聪明的、愚蠢的、勤快的、懒惰的,每个军官至少具备上述两种品质。

他认为应该这样来使用,聪明而又勤快的人适宜担任高级参谋;愚蠢而又懒惰的人可以被支配着使用;聪明而又懒惰的人适合担任最高指挥;至于愚蠢而又勤快的人,应立即予以开除。

同样,对自身素质的判断,然后选择适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实际上对于自己的成功,或者幸福也非常重要。

心理学上把这种素质称为气质类型。

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通常在心理学上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特征:直率热情、好动、脾气急等。

适合职业:医生、律师、记者、演员、军人、公安干警等。

多血质的特征:热情、敏感、适应性强,喜欢交际,反应快、情绪不稳等。

合适的职业: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演员等等。

粘液质的特征:安静稳重、反应慢、沉默寡言等。

适合职业:法官、管理人员、会计、播音员、教师、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

抑郁质的特征:孤独、反应迟缓、多愁善感等。

适合职业:校对、打字、排版、刺绣、保管、机要秘书、艺术工作者、哲学家、科学家。

心理学上设计了许多心理测量的方法,借助于一些量表,可以测量出自己究竟属于哪种气质类型,就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表现出介于两者之间的许多特征,也就是说多数人属于一些混合类型。

如何认识先天的素质与后天发展的关系呢,心理学上有许多流派,我们国家主流的观点是所谓的环境说,也就是后天的发展是一个人素质的主因,这很乐观地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以希望,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具有一定的素质。

我觉得这有些过分乐观。

先天的素质还是一个基础,那么最好的情况就是,弄清自己到底属于哪个气质类型,具备哪些天然素质,后天在哪些方面发展具有优势,这样来考虑自己的职业,或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些,不要勉为其难地去做事,那会很吃力,而且不讨好。

(二)什么是领导者的能力领导者的能力,概括地说,它就是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它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把内在综合素质外化为有效行动的能力。

领导者的素质是内在的,只有把这种内在性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行动的力量,才能形成有效的领导力,成功地实施领导。

第二,它是一种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我不喜欢,作为一个小兵子,我可以表现出我的好恶,可以敬而远之,但作为领导这样情绪化的反应则不行。

因为你的很多下属并不是你能选择的,特别是在现行的体制下,你必须去适应。

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是领导者的首要能力。

第三,它是一种获得被领导者认同的能力。

好的领导不一定是业务上的尖子,好的领导是善于与人相处、互动的人。

过去我们都说外行领导内行,是一种对不合格领导的说法,其实这事也不绝对,外行也可以领导内行,因为双方关注点是不同的,领导主要是对人的领导,能够团结带领大家去完成一个目标。

他对业务不一定非常专业、精通,但他特别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大家围着他干,这个领导就是非常有能力的,适合做领导工作。

所以,从根本上说,真正的领导能力就是充分发挥下属和群众力量的能力。

反之,如果只是领导者在忙,而下属和群众只是被驱使的对象或者索性只是看客而已,那么,不管这个领导者是多么能干,他都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导者。

(三)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第一,领导者的素质是其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领导者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素质基础上的。

比如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必然会受到自己知识、学识、见识和价值判断乃至自信心、意志力和决断力等心理状态的深刻影响。

领导者的知人善任能力也会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深刻影响。

比如,能不能识得真正的人才,有没有胸怀容纳人才,这些就与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领导者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外化过程。

领导者的能力就是其综合素质的外化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上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修己—安人”。

作为领导要想领导别人、管理别人,必须先学会管理好自己,你才能管理好别人。

中国古代的说法叫做“修己安人”,“修己”在前,“安人”在后。

“修己”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安人”就是发挥自己的领导能力。

二是“适应—互动”。

就是使领导者的综合素质适应于环境、适应于被领导者,然后在适应的基础上产生良性互动。

适应在前,互动在后。

先适应、回应,然后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认同、互相激发、互相鼓舞、良性互动。

三是“改造—创新”。

先改造,在适应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改造环境,改变被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乃至其价值观,提升团队合作力,共同创新发展,共创辉煌事业和美好未来。

第三,领导者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领导者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创新的动态的过程。

二、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一)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社会里,领导干部应具备“五种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在领导实践中的体现,重点表现为“四观”,即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发展观。

一是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检验标准如邓小平所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权力的本质就是责任,应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

在行使职权时,不能夹带私心杂念,勤政、廉政,保证权力干净运行。

二是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如何体现?首先要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事业”,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待遇上向低标准看齐”。

古人云“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祸莫大于心不知足”。

有的人不与他人比工作、比贡献,只是比职位、比待遇,越比越不知足,越比越感觉“心理不平衡”。

价值观出了问题,人生就容易迷失了方向。

三是正确的政绩观。

工作业绩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方面,所以领导干部追求政绩是自然的。

应该注意的是,不可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政绩,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去盲目追求政绩。

四是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是完全一致的,能否正确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

2、知识素质。

领导者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综合性知识。

就是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

二是领导学知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

三是专业知识。

每位领导者都要努力成为所领导领域的内行。

3、道德素质。

要做“官”,先做“人”。

所谓道德,是指成文和不成文的非法律公共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约束机制和个人信守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正直诚实。

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能以诚相待、表里如一,讲真话,办实事。

有的人在上级面前说空话、大话、假话,有的人在下级面前为笼络人心、怕得罪人,就不坚持原则,乱许愿、乱承诺,最终都会上下不得好,得不偿失。

二是严于律己。

《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自己要求严,才能去要求别人。

自己都做不到,再去要求别人,还有什么说服力呢。

三是廉洁奉公。

领导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公而忘私。

总之,领导者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官”也要清清白白。

四是谦虚谨慎。

作为领导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包括向下级、向群众学习),谦虚把头低下来。

五是豁达大度。

当领导,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经得起误会、委屈、冤枉的考验,要有容人的雅量,这样才能团结和领导他人。

4、身体素质。

毛泽东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领导者往往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负担,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胜任的。

5、心理素质。

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它包括:一是情绪稳定。

无论工作顺利与否,应始终沉着应对,情绪饱满,持之以恒;不能在工作顺利时就喜形于色,而工作不顺利时就垂头丧气,甚至“撂挑子”。

要正确对待升迁荣辱,坦然面对进退去留。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若能练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功夫,则心态始终如常,情绪怎会波动?许多领导者在平时尚能做到情绪稳定,但在“升迁荣辱”、“进退去留”的关键时刻,却往往是患得患失、不能坦然处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私”字在作怪。

二是性格宜人。

性格宜人的领导者,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被领导者,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

好的领导者应做到性情随和,善解人意、善于沟通。

性格不宜人的领导,热的时候像火一样,把人能融化;冷的时候像冰一样,能把人冻死。

跟你呆着应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感觉就是那么爽,爱受你领导,屁股后跟你干活。

三是乐观自信。

做一件事,你自己都没信心,精神萎靡不振,怎么可能把它做好呢。

四是意志坚定。

作为领导干部,做什么事情都有意志坚定。

不做就不做,决定了就坚决执行到底。

不能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时间长了,就像见狗猫腰一样,不好使了,领导也就没什么威信和威严可言了。

此外,意志坚定的又一层意思就是要有临危不惧、临阵不乱的坚定意志,在危机来临等关键时刻,要起到作为群众主心骨的作用。

带着拆迁去,不能人家一轮镐柄,你先跑了,那还什么主心骨啊。

五是心胸开阔。

领导者应具有博大胸怀,能容人、容事。

最近看到一则花边新闻。

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新奥尔良市,在召开公众会议时,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给了一个正读小学4年级的九岁男孩泰伦·斯科特,他差点被这个男孩的问题难倒。

斯科特说:“我必须得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你?”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而且它出自一个小男孩之口,没有任何玩笑之意,奥巴马对此毫无准备,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半天接不上来话。

好在斯科特又接着说道:“他们应当爱你才对。

要知道,上帝是仁爱的!”奥巴马思考了一会儿,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我是一位由民众投票选举产生的总统,我赢得了大多数选票,并不是每个人都讨厌我或者恨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