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5、调 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 整过来,传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①请救于魏
(状语后置句)
②何功之有 (宾语后置句)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定语后置句)
6、贯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 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 贯通地译出。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 (可译为: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马来到船上。) 另:需留心“婉转(或讳饰)”的翻译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掌握六种翻译方法:
1、留 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 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 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 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 动。
例:比至南郡,琮已降,备南走,肃 经迎之,与会于当阳长坂。
2、换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 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 换作现代词
文 言 文 翻 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随意改变、增减意 思。 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 病。 雅:有文采。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举例:
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著名的下棋高手。) ②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我入关以后,财物丝毫不敢占为己有。) ③王曾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大王曾经告诉庄暴说你爱好音乐,有这回 事吗?)
1、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
2、可以:古今异义,可以拿。
3、去:离开。
4、所坐者:所字结构,所坐的竹席。
5、悉:了解。
3、请同学们翻译划线的三个句子。 ①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这东西,可以拿 一条给我。 ②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拿自己坐的那条竹席 送给他。 ③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身边没有多 余的东西。 4、 集体口译全文。
1.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 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 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 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而见逐于君,鲍 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 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 我者鲍子也。”鲍 叔既进 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 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 人也。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 不利也。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 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 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 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 能知人也。 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 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3、补 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 后的新增内容。 A、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来。 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 以成功。
B、词类发生活用用的新增内容。
如:

而相如廷叱之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4、删 文言文中有的虚词没有实在意 义,有些同义词连用,有些偏义词, 或表停顿、凑足音节等,翻译时可删 去,而不必硬译。 如:①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②昼夜勤作息
(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二)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 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 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 普遍意义。
(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
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 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 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 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 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 为一。
重点考查:句式、活用、固定格式(必为 设分点) 实词、虚词要有语境感
解题思路:
A、回归语境:字不离词,词不离篇
B、选采分点:重点对译 C、逐字对译
D、验读
朗读短文《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请同学们找出该文段划线语句的文言现象。
(1)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 对应翻译出来,或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 汉语的某些词。 如: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 成“听到”;“愈”换成“更加”; “悲” 换成“悲痛”。
(2)用本字换通假字
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 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6分)(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
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 为他与众不同。(3分)(省略部分补全1分; 倒装句式1分;“异”1分) (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 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3分)(“以”1分; “卒”1分;“至于”1分)
上海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 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 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 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 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 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 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 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 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 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 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
(3)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有的词语可以按照一定语 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 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 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 它们替换。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语段训练: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
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 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①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 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②“小人怀璧,不可以 越乡,纳此以请死也。”③子罕置诸 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 其所。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 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 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 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教你几招
(1)审 审清该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得分点) (2)切 以词为单位逐一地加以解释 (3)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缀词成句 (4)誊 不”。 誊写中要做到“三清”、“三
即: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 晰;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简化字,不 写错别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