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第一章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2.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

3.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政府还是各行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包括教育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交通运输信息化等诸多方面,大体上包括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

4.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量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社会信息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5.社会信息化包括哪几个层次?(课后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二是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三是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化。

6.经济信息化(2009年名词)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有赖于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有赖于信息力量的推动。

7.信息资源的概念,什么是信息资源?(2004年名词)(课后题)⑴狭义的理解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要素。

⑵广义的理解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包括4个部分:I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II为某种目的而产生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III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d其他信息活动要素(如信息设备、设施、信息活动经费等)的集合)综合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可以这样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这里的信息活动包括围绕信息的搜集、整理、提供和利用而开展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

8.信息资源的类型⑴记录型信息资源,包括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络等。

记录型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资源的主体。

⑵实物型信息资源(实物本身来存贮和表现的知识信息)。

⑶智力型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隐性知识)。

⑷零次信息资源,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

9.记录型信息资源(2007年名词)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络等。

记录型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资源的主体。

10.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某种样品、样机,它本身就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这类信息资源不能直接进入信息系统,要对其进行管理,必需先将它转换成记录信息。

11.智力型信息资源(2006年名词)这类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为隐形知识。

它有人的活劳动携带,根据社会需求提供各类咨询服务。

12.零次信息资源(2005年名词)这类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

零次信息的存在形式、传播渠道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难于存储和系统积累,给这类信息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贮。

13.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2005年简答)(课后题)⑴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包括:①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各种形式的信息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生产使之增殖,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促进剂”,可以通过这些非信息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其价值倍增。

②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信息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

③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⑵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包括:①共享性。

是信息资源的天然特性②时效性。

③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首先,在生产中是不可分的,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和为一组用户生产同一信息所花费的努力几乎没有差别;其次,在使用中不可分,它不能像使用多少吨煤那样任意计算。

④不同一性。

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必定是完全不相同一的。

对于信息资源而言,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信息时,是指需要更多更详细的不同的信息,对原来信息的拷贝不能满足上述需要。

⑤驾驭性。

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能源资源,其开发利用都有赖于信息的支持。

人类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受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影响。

科技越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人类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越强。

14.信息资源的功能(2006年论述)(课后题)⑴经济功能。

①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具有经济功能。

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作用功能。

使各生产要素状态较佳、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提高生产力系统的质量与效率。

②信息资源还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的功能。

⑵管理与协调功能。

信息流反映物质和能源的运动,社会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的运动,左右其运动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在企业活动中体现在:a传递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5M”资源;b调节控制物质流与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c传递外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企业系统的内部环境稳定。

⑶选择与决策功能。

信息的选择与决策功能广泛的作用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选择与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

信息的这种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

一个典型的选择(或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方案中做出一种选择。

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

而当一次选择成功之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

信息在人类的选择和决策活动中还发挥预见性功能。

人类的选择与决策活动实际上就处在不断利用信息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之中的。

⑷研究与开发功能。

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活化知识、生产新知识的功能。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在前任已经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生产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

发挥这一功能的信息基本上是科学技术信息。

15.信息资源的选择与决策功能(2009年简答)信息的选择与决策功能广泛的作用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选择与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

信息的这种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

(3分)一个典型的选择(或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方案中做出一种选择。

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

而当一次选择成功之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

(3分)信息在人类的选择和决策活动中还发挥预见性功能。

人类的选择与决策活动实际上就处在不断利用信息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之中的。

(2分)16.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是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功能,及时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并努力开拓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广阔的用途。

17.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信息资源利用部门根据信息资源开发部门所开发的信息资源情况,结合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分配与使用方案,使现实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过程。

18.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注重几个方面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信息资源优越的功能,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要注重观念的更新。

⑵要注重信息资源开发规模性和利用的综合性。

⑶要重视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因素。

19.信息资源管理(IRM)(样题名词)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20.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2004年简答)⑴管理的对象:信息资源。

⑵实施的领域:国际、国家和社会组织。

⑶实施的方法:综合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人文手段等。

⑷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它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活动。

21.试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课后题)⑴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知识信息的保存与管理是在图书馆出现之后才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各类书籍和专业领域中的文献呈爆炸性增长外,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的行政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也大量增加。

文献记录管理成为信息源原理关注的重要领域。

人们普遍认为,IRM实际上是美国文书工作委员会的成果。

⑵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该阶段着眼于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技术因素占主导地位,技术专家唱主角。

这一阶段围绕计算机应用创造了许多信息加工处理方法、系统设计开发理论。

人们希望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克服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利用方面的困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

⑶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是信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有效控制和利用;二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在第一种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从古代到当代的必然延伸,是对信息管理单纯依赖技术的否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