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志纲的故事

王志纲的故事

中国著名策划人王志纲的故事
以策划"碧桂圆神话"等系统工程而闻名的王志纲,是当代中国策划的创始人.由于他在南方企业界中屡屡制造一些轰动效应和策划奇迹,以致他本人的背景与经历也被蒙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人说他是世家子弟:有人说他有外资背景:有人说他是年薪百万的工作皇帝国................... 其实,王志纲的家庭,身世都很平凡,早年的经历也颇为坎坷,正如他多次声明:"命运之神从来就没有垂青过我,也从来没有垂手可得的名誉,地位和官衔,我这一生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靠自己的奋斗闯出来的."这句响当当的话,出了反映出他对自己的经历,才华,能力有足够的自信外,更加说明困难的煎熬对起成功的重要性.王志纲11岁那年,父亲被打成"三反"分子,作为"牛鬼蛇神"被押到乡下去"劳改",家里7空人的吃饭问题仅靠母亲37元的工资维持,生活艰难.正读小学四年级的王志纲毅然离开学校,去割马草赚钱,以减轻妈妈的负担.每天早上5点起床,辛苦一天只挣5毛钱.王志纲就这样熬了半年.
半年后,他又去挑煤炭,每晚9时动身,急行军一般赶到40里外的煤场,挑80斤的煤给1元钱.11岁的王志纲勉强能挑60斤,沉重的煤筐使他有困又乏,常常是一边挑一边打磕睡.为了生存,他的体力发挥到了极限.1968年,13岁的王志纲为了自己养活自己,到40里外的一个工地学泥瓦匠,由于个子太小,只能当下手,搅拌灰浆,搬运砖头.一
次他太累了,竟从楼上铁了下来.他非但没有哭,反而要周围的人不要告诉他妈妈.14岁时,王志纲才有资格跟师傅练刀功,抹"清水墙",即在土墙上摸一层泥,在均匀地涂上灰浆.由于白灰有腐蚀性,时间一长,他的手指,他的手指全烂了.拼命干一天活挣8角钱,工头扣四角.到春节,王志纲兴冲冲地拿着赚来的12元血汗钱回家过年.母亲看着不成人样的儿子伤心的直流泪.王志纲反而笑着说,我已经长大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王志纲仍然没有忘记学习.当泥瓦工,遇到下雨天不出工,别人打扑克,他就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尽管累了一天,浑身酸痛,骨头架子都要散了.但都没有放弃学习计划.到15岁的时候.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王志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大学.当时学校的条件很艰苦,吃的是用红高梁面做的"钢丝面"直吃的人乏酸水,西北的沙尘暴很大.下的雨都是泥雨.这一切困难,都没有阻挡王志纲奋发向上的决心.
兰大很封闭.王志纲重新寻找了自我,确定了自我,他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当时他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1:自己读书,不跟老师后头走,不进前三名,是为了不跟老师走:但要进前十名,否则就会没有发言权.
2:坚持锻炼身体.王志纲体育活动,文娱活动都参加,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他的体育成绩好,不是因为有兴趣,而是为了生存.早上6点钟环城跑,蛙跳几千次,练冲刺:练蓝球,经常一个人对付好多人.当时能喝上一杯水就是一种享受.
在王志纲老家对面,住着他母亲一个世仇,说王家最怕的老三,现在分析起来,就是王志纲的这种惊人的毅力使他们感到可
怕.
王志纲说:"苦难出人才"不管他本人取得多大的成就,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卓越的才华,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为天下文人探索出一条出路"的强烈使命感,都离不开困难的铸造.后来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才华正是得益于一般人所没有"困难".因为他没有把这种苦难当作是一种折磨,而是把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甚至去享受这种苦难.如今,王志纲正在海上拼搏,不畏风浪,不为暗礁.作为一个文化之身的领航员,他正在迎接海上文化的绚丽曙光.
赠言1:扭转乾坤
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多么的"恶劣",也不管你的担子有多么重.你绝对有能力和潜力"扭转乾坤"!你所做过的没梦终会有所成真的一天!坚定地,快乐的熬下去.
赠言2:耐心点最好的事物总的费些时间!
轻松得到的东西一定不是好东西!酒是:越酿越香"!人的经历是越丰富越有魅力!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是达成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我们无法一下子就达到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相关主题